摘要:中国古典舞《海棠依旧》是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青年组表演三等奖作品,是由中央芭蕾舞团青年编导费波创作,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卢奕佳演出。本篇论文以演员亲身经历排练及演出的角度对《海棠依旧》这个舞蹈作品的创作之源、意境之美、内容之美进行更透彻的全面赏析。
关键词:古典舞 海棠依旧 赏析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064-03
一、创作之源
古典舞《海棠依旧》是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如梦令》一词为创作原形。宋词《如梦令》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昨天红花的安宁,被一夜的“风疏雨骤”侵蚀的绿叶繁茂,花渐凋零。作者看到这般景象便不禁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词中那株经历一夜“雨疏风骤”的海棠的花魂实则就是在讲述作者自己战栗不安的灵魂。“风雨——海棠——春天——青春”,四者的内在关系让作者的心中浮现无限美好遐想:“没有风疏雨骤——海棠会永开——春天永在——青春永驻”。然而,面对现实,在大自然的客观规律面前作者主观愿望显得那么无力。一句“绿肥红瘦”,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借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来感慨红颜易老,自己的青春也遗余甚少。
舞蹈《海棠依旧》虽是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创作蓝本,但不仅仅是用另一种“语言”来阐述《如梦令》一词,编导也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诠释内容,侧重于表现出词中并没有很直观表现的“浓睡不消残酒”后沉醉于无限美好回忆和漫天遐想的景象。
二、意境之美
舞蹈家贾作光说过:“意境就是情与景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得意完全结合”。在舞蹈作品《海棠依旧》中,“意”是指作品中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怀春、向往、红颜易老、谈谈忧伤的思想和情感,“境”是指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在自家庭院的客观环境和图景。舞蹈作品中的意境,情景交融,把人们带到了一个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里。意境中的虚境,是在实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升华,体现着在实境创造出来的意向和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审美,它也是意境中最深处的灵魂,但虚境必须要以实境为承载体。在欣赏好的舞蹈作品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像一首抒情诗”“像一幅写意画”等类似的形容和赞美,“意”就是那首抒情诗,“境”就像是那幅写意画,无意中人们把对形容文学作品的“诗情画意”一词和舞蹈作品联系在一起,同时具有“虚境”和“实境”的作品才是一个有深度的好作品。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作家用丰富多彩的文字来描写事物、营造意境,但仍有很多美好的意境不是语言文字就可以直接描绘出的。就文学作品而言,舞蹈作品是利用人类自身的语音—肢体语言,再结合服装、舞台灯光等等更直观的表现意境,其表现力比文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古典舞《海棠依旧》整个舞蹈没有打过于明亮或是颜色艳丽的灯光,开头与结尾只给舞者打了一道淡色光柱,四周暗谈无光,烘托出了“实境”的孤独和凄凉。中间一大部分以粉紫色为主,营造出一种幽柔、温文尔雅的氛围,把人们带入到一个美好的诗意空间。舞者的服装造型与舞蹈是紧紧相连的,编导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修有海棠花的藕荷色长袖旗袍式和纯白色的裤子。舞蹈演员将长长的头发向右歪斜盘起,在发髻上插上三两支镶有海棠花的发簪。整个造型简单大方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三两处的海棠花饰物点缀,加上素雅的服饰,清透的滴水之音、古筝的静雅之音和大提琴的醇厚之音,将人物原型李清照的高贵、典雅之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海棠依旧》本就是以《如梦令》为蓝本,其诗意性自然是相当浓厚的。根据原词所讲述情景,加上编导创新,在情绪和动作上都有一定转变。从安安静静的在庭院借酒消愁,到后来把自己幻化成漫天飞舞的落花,再到最后梦醒时分回归真实的自我,情绪的跌荡起伏都要完全渗透到肢体的每个末梢。因为人物原型李清照是大家闺秀,举手抬足间都散发着温文尔雅的气质,舞蹈演员的动作、气息、韵律、眼神都要做到细腻、流畅且极致。这需要演员自身拥有深厚的身法功力才能表现出编导所要求的效果,才能把观众带入到编导所要描绘的图景和舞蹈作品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中,让观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三、内容之美
少年时代的李清照早已有了“才女”之称,她高超的艺术修养是无可置疑的。王灼在《碧鸡漫志》曾说道:“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逼近前辈”。同时代人的胡仔就以“此语甚奇”来赞赏词中的“绿肥红瘦”。之后又有陈郁更以“天下称之”来对此句备加推崇。此后,历代的文人、读者对该词也都一直赞赏不绝。
中国古典舞学科自创建伊始便十分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摄取养分,从而获得更容易被理解和共鸣的审美认知。《海棠依旧》以本词作者李清照为原型,将女子的幽柔又不失大气、端庄的舞蹈情志和词中的意境相吻合。整个舞蹈流动性很强,常常以失重的舞姿做连接,这就将词中“浓睡不消残酒”后的微醺状态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舞蹈通过在原词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编导的独特见解,结合音乐的转变、舞蹈动作的幅度和节凑的处理,大致可分借酒消愁、落花散漫和惜梦归真三个部分。编导的独具匠心,将词中形容的酒醉之后日曙天明与卷帘人二人之间的对话内容和李清照一人的内心情绪相结合,改编成李清照在“残酒”前晚,当此芳春,名花正好时,偏那风雨袭来,顿时心绪如潮,无奈不得入睡,只好借酒消愁。本想酒吃的多了,觉自然也睡得浓了。怎料到,吃了酒反而更加清晰了心绪,当初自己的天真烂漫、自由洒脱的样子像漫天落花般的自由景象浮现在脑海里。直到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作者看到庭院外被昨夜無情的风雨揉损的海棠花才清醒过来,原来只是一场梦。
(一)借酒消愁
舞蹈开头的滴水之声就像“风疏雨骤”后屋顶的积雨顺着瓦片淅淅沥沥的滴下,幽暗的灯光营造出凄婉的氛围。舞者下身前后脚微微屈膝,犹如坐在庭院的石凳上,右手三指拿起杯口左手两指托杯,这一形象印入眼帘时便将我们带入到暮春的雨夜里。随着滴水之声,壶中最后一杯酒被洒脱饮尽,酒杯跌落在地的同时,才意识到自己醉了。酒醉后的微醺使的头重脚轻,不得不扶首抬足,一步三晃的伴随着余音绕梁的古筝音律,慵懒放松的状态体现得恰到好处。舞者侧面搬起右后腿,头轻贴于后腿缓缓向后倒移重心翻起,紧接着旋转坐地,饮酒的眩晕之态也形象至极。从地面的一小滩积雨中倒映出稀疏的落花,不忍看到海棠艳美褪去便想伸手接来,花香怡人,不禁探头闻起,但落花终究会败,只好将它小心翼翼的撒落在地。微风四起,借着酒劲步伐变得飘忽不定,不知何时便睡去了。这一部分所有动作连接都非常的圆润、柔和、优雅、高贵,又利用旋转和一些失重的舞姿将醉酒之态表现得极为形象。
(二)落花烂漫
1.忆少时
侧卧着的背影,婀娜优雅,滴滴答答的春雨从窗户渗进屋来,凉凉的雨水滴落在手背,让“我”从睡梦中慢慢苏醒。惺忪的眼睛、慵懒的身躯在婉转流连的炫音中悠然转醒。试探脚步越发的轻盈,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自由洒脱的青春少女时代。背身仰望,漫天的落花飞舞,美不胜收。这一部分动作长而舒展、柔软优美,点与线之间的连接轻盈、优雅。头、手和身体顺势倾倒,左顾右盼转换重心的动作更说明了青春少女对大自然处处充满着好奇和热爱之情。
2.幻落花
演员左腿单腿支撑纹丝不动,就像花的根须深深地陷入土壤里,右腿从旁直控到一百八十度,然后右腿屈膝向后延伸,双臂伸展,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想要挣脱现实的束缚,幻化为自由自在的落花飞舞在天空中。此时的“我”,时而是女子,仿佛身在一片花海里,空气中香气宜人,不禁想去摘一朵,怎料手中还残留着酒香,让“我”完全沉浸其中,自由的去享受;时而是落花,被春风吹得回旋四起,久久不得落下。这一部分大量运用了旋转、跳跃和技巧等大幅度的动作,巧思的舞蹈动作,演员的深厚功底将技巧无形于舞蹈动作中。此舞段中,不管是在做旋转、跳跃还是地面技巧时演员对自身的末梢延伸意识极为强烈,大量的失重、倾倒动作对舞蹈演员是一个很大考验,在失重的状态下既体现“落花”的摇曳又要保证重心变幻莫测的流畅性。
(三)惜梦归真
一个带有淡淡忧伤背影慢步向我们渐渐走远,就像那时的青春年华已时不与我。当“浓睡不消残酒”时,才发现芳华再美好也终究逃不过现实,“我”的青春注定要封存在回忆里。这部分开始时,舞蹈演员只是慢慢的像舞台正后方走步,双手从旁边缓缓向前怀抱,然后转身右脚单腿支撑向后倾倒,右手向后涮腰,这一系列的动作就像是在最后一次拥抱青春,在饱经风霜后,潇洒的将一切抛开,对那曾经的豆蔻年华已然释怀,这简简单单的走步加转身包含了李清照的半生风霜,每一步都走的那么坚实,那么淡然,这也是这段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梦,是那么的真却又那么的遥远,无奈青春年华悄然逝世,留下的只是零星的落花。
四、创排感悟
舞蹈《海棠依旧》经历了七个月的打造与磨练,不管是编导还是演员,都将自己的全部心血灌注其中。作品从最初小样,到最后最终定稿,期间不断修改,力求达到以原词为前提的完美。在排练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剧目中角色的把握。古典舞演员在剧目中所要表演的历史人物或是文学人物往往距离当下都较为久远,所以要想表现好一个历史人物不仅是对编导创作水平的考验,也是对舞蹈演员二度创作水平的考验。在角色把控方面,刚开始只片面的对《如梦令》一词进行深入学习和解剖情感,表现出来的所有情感都是哀愁、忧伤的,经过编导的启发和提点,慢慢地以李清照自身的角度去感受《如梦令》。她的出身、写作时的年龄、外形、气质、性格、思想情感、经历等等,只有在对人物生平完全了解透彻,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后,才能感受到李清照在原词中惋惜青春逝世之余又是无限向往青春的心情。李清照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抗,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在分析寻找李清照的过程中,同时又让笔者收获到每个舞段的情感转变的把控,只有将自己化身为李清照本人,你所表现的所有情感才能感染观众,让观众和作品达到思想和心灵上的共鸣。
五、结语
古典舞《海棠依旧》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引用到舞蹈作品中,看似美好的漫天飞舞景象,实则却在怀春伤感自己失去的青春。剧中人物内心纠结的情感在虚、实意境的转换中得到充分展现,以虚境中的无限美好衬托出实境的无奈和伤感,但又经过演员独有的表现方式,将那份无奈和伤感化作充满意韵之美的舞蹈动作。《海棠依旧》从舞蹈内容、动作、服装造型、音乐、灯光等方面最后呈现出的最终效果,是一个极赋中国古典审美特性的舞蹈,客观的舞台意境效果和演员所表现出的主观内心情感与观众的心灵和思想上达到共鸣,这才是舞蹈《海棠依旧》真正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著.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創建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北京文化出版社,2007.
[4]杨君韬.杨君韬舞台设计近作[J].演艺科技,2020(10):54-59.
[5]刘琼.却道海棠依旧[J].雨花,2020(02):137-144.
[6]陈婷.李清照酒词探析[J].大观(论坛),2020(10):171-172.
[7]李洪墨.古典舞音乐在古典舞表演中的作用[A].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C].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