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登朝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主要用以解说事理或事物本质与特征的文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章,说明文没有浓郁的内心情感、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语言较直白、枯燥。所以,初中生对说明文写作普遍不感兴趣,这增加了教师的指导难度。
一、加强文体特点的指导
在初中说明文写作中,部分学生经常将文体写错,或是写成记叙文,或是写成议论文。为了杜绝这类低级错误,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文体特点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说明文以及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区别,这是学生写好说明文的基础与根本。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联系教材中的说明文给学生细致、耐心地讲解什么是说明文,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说明文就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将事物的生产功用、关系、成因、特征、性质、形状等解说清楚,或者将事物的原则、原理、变化规律、发生发展过程、概貌等表述明白,从而让人获得相关知识的一种特殊文体。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几种文体进行比较。
1.侧重点不同
记叙文:以情感人。说明文:以知授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主要是写事物发展变化以及人物的经历;说明文是为了解说实体事物,使人们对事物的功能、成因、种类、性质、构造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议论文又被称为说理文,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发表意见、论述事理。
2.写法不同
记叙文:主要写事物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想、体会与顿悟,所以经常会运用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各种写作手法。说明文:主要是为了将事物阐述清楚,所以写的时候比较有条理、有顺序,或是由局部到整体,或是由整体到局部。议论文:议论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论、本论和结论。引论部分提出论点,然后本论部分用数个事例去证明论点,结论部分则进行总结。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个例子:“以桥为对象,如果要写关于桥的故事或者为了讲述桥的美丽风貌,则应该写成记叙文。如果是写关于桥的作用,比如给行人带来的便利,则可以写成议论文。如果为了讲述造桥的科学道理以及桥的特点,则应该写成说明文,可以使用列图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让人们能够了解桥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使学生有效区别各种文体。
二、科学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在说明文写作中,观察与分析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接触实际,使学生对艺术的、社会的、自然的各种事物有确切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对各类作品有正确的评价与欣赏能力。否则,即使初中生能够对物体、作品等进行说明,也很难针对作品形象蕴含的意义做出准确判断。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着手,如文具盒、粉笔、桌子、黑板等,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说明对象,指导学生科学观察。
例如,笔者曾以“手表”为说明对象指导学生观察,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手表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学生A说:“我看到了每一块手表上都有表带、表针、表盘和表格。”“对,这些东西组成了完整的手表,你所说的是手表的外形。”学生B说:“我发现手表的类型有很多种,有的是电子表,有的是机械表。”“对,手表有好几种类型,你是依据手表的动力源对它们进行了分类。那么,还有其他分类的标准吗?”学生C回答:“还可以分成怀表与腕表。”“说的很好,你是从手表的佩戴方式对它们进行分类的,这也是一种分类的方法。”学生D继续回答:“有的手表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计时,但是有的手表功能却很丰富,除了计时外还可以看日期、计步。”在笔者的引导下,原本看似很普通、平常的手表,学生却观察到了很多的东西。有的学生关注手表的功能、动力源,有的学生关注手表的外形,有的学生关注手表的构造,還有的学生关注手表发展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是辅助学生写好说明文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学生梳理分析的框架
说明的对象是立体的、丰富的、形象的,必须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否则写出来的文字就会杂乱无章。因此,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梳理分析的框架。一般来说,写说明文时,必须要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即“说明什么”“为什么说明”以及“怎样说明”,只有认真思考并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说明性作文。说明文与议论文写作以及文学写作不同。议论文写作之前不需要做很多准备,学生可以因事说理、有感而发;而文学写作之前也不需要做过多准备,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创作;但说明文不一样,学生必须做好资料收集、信息筛选等工作,成为一名“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写好说明文。尤其是“为什么说明”这一问题,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发现,做一段说明或者写一篇说明文,肯定是因为某些人有未明之事,有未知之事物,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解答。所以,说明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回答者将确当信息传递给提问者,或者由已知者传递给未知者,由专业人士传递给非专业人士,从而满足后者的求知需求。基于此,在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说明”这一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决定“怎样说明”。
还以“手表”为例,笔者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假如你看中了一块手表,刚好你的生日也到了,你想让爸爸妈妈将这块手表买来作为礼物送给你,你会怎样去介绍这块手表呢?”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其中有个小组给出的答案非常好:“老师,我会按照功能、价格、外形这样的顺序向爸爸妈妈介绍手表。”“为什么将功能放在最前面呢?”“因为爸爸妈妈肯定最想知道我为什么需要这块手表,我要向他们说明原因,比如这块手表有打电话、看时间的功能,这样我可以控制玩耍的时间,方便学习。而且它有计步的功能,方便我运动。我说完这些后,才能说服我的爸爸妈妈给我买,也让他们有继续了解下去的欲望。”“那为什么要将价格放在外形之前呢?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道理?”“因为在我看来,父母可能会更关心价格。”其他的小组也给出了各种答案,如有的小组给出的答案是先介绍材料,再介绍功能;有的小组给出的答案是先介绍外形,再介绍质量,最后介绍功能。每个小组均针对自己的答案给出了理由,明确了写作的顺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总结说明文的技巧:第一,把握说明中心,抓住事物特征;第二,对说明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第三,讲究语言运用,不宜表达个人情绪以及个性化看法等。
综上所述,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主要用以解说事物的用处、结构、性质、大小和形状等,只要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写好作文并不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说明文特点,科学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梳理分析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进行写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