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2021-05-10 15:20:26张鑫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保乳根治术组间

张鑫山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在发病期间确诊以后,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治疗方式根治乳腺癌疾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些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步上升,对女性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影响较为严重。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常规的乳腺癌治疗手术需要大面积切除癌性病灶,对患者的形体美观影响较为严重[2]。乳腺癌保乳术的实施在保留了患者大部分乳房的情况下完成病灶的清除,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且获得了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相近的手术效果,提升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着手术创伤小、机体疼痛小、美观程度高、术后恢复好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显著[3-4]。本次研究中,基于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分析早期乳腺癌疾病的治疗中,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收录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样本收录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以此阶段收治的60例患者为样本,其中接受改良根治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区间处于30~50岁,平均年龄(40.12±1.31)岁、肿瘤直径1.12~2.58 cm,平均(1.85±0.24)cm;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区间处于32~49岁,平均年龄(40.05±1.24)岁、肿瘤直径1.09~2.51cm,平均(1.81±0.22)cm;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均知晓研究目的,且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改良根治术,根据影像学结果,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实施全身麻醉,采取仰卧位进行手术,在肿块位置皮层打开梭形纵向切口,行皮瓣游离,分离乳腺、胸大肌筋膜,清扫淋巴结。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手术清洗术野,采用负压引流、加压包扎完成术后处理[5]。

试验组接受保乳手术,术前麻醉、手术区域清洁消毒步骤均与对照组相同,沿着手术梭形切口打开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切除乳腺肿瘤的腺体,抽取7个点取组织样本冰冻送检,根据送检结果决定手术。检查结果呈阴性时进行手术干预,打开腋窝皮纹开口,清扫相关部位淋巴结。使用可吸收线缝合手术切口,沿胸大肌外缘暴露腋下静脉,打开静脉鞘,将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伴行血管等组织充分暴露,切除腋窝组织,完成创面止血,使用温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创面,留置引流管并完成固定,缝合手术切口,加压包扎[6]。

1.3 评判标准

美容优良率:优:双侧乳房位置对称,外形差异极小或无差异,乳头水平高度差距小于2 cm;良:乳房位置大体对称,外形差异基本正常,乳头水平高度差距处于2~4 cm以内。差:乳房位置不对称、外形差异较为明显、乳头水平高度差距大于4 cm。

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组间数据对比。

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的相关数据,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所得数据用作组间对比。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包含6个领域,评级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7]。

1.4 统计学意义

软件采用SPSS 20.0统计学处理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美容优良率数据分析

试验组美容优良率96.67%,较之对照组8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美容优良率数据分析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分析

表3 手术治疗数据分析 (±s)

表3 手术治疗数据分析 (±s)

?

表4 生存质量数据分析(分,±s)

表4 生存质量数据分析(分,±s)

?

表4 (续)

表4 (续)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分析

试验组共发生2例并发症,其中感染1例、水肿1例,发生率6.67%,较之对照组8例并发症,发生率26.6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手术治疗数据分析

手术治疗数据分析:对照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总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数据较之试验组患者同项数据,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生存质量数据分析

生存质量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生理状态、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表达六项数据方面较之对照组数据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 讨论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在早期乳腺癌发病的女性患者群体中,若是实施乳房切除术来实现乳腺肿瘤的根治,虽然病灶得以清除,但是受到乳房切除的影响,女性在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利于长久生存率的提升。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中,通过实施改良根治术完成病灶清除,并通过在术后辅以化疗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但是改良根治术术后创口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对患者的乳房外形的美观性影响较为严重,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乳腺癌保乳手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在乳房的保留方面进一步优化,最大限度上保证乳房不受手术影响[8-9]。保乳手术实施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控制乳腺肿瘤的复发率,故在切除范围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在医学研究中,肿瘤边缘2 cm以内的复发率较大,基于降低肿瘤复发率的手术目的,将手术切除范围定为肿瘤旁2 cm左右,并通过术后放、化疗干预进一步完善治疗。若是在手术过程连续两次组织样本冻检呈阳性,且手术切除范围已经扩大至2创面以上,应当考虑放弃保乳手术转变为改良根治术,以获得更好治疗效果[10-11]。且在手术过程中,虽然淋巴结清扫不属于必要操作,但是基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癌细胞借助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进行淋巴结清扫也需要有序执行[12-13]。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美容优良率96.67%,较之对照组8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6.67%,较之对照组8例并发症,发生率26.6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数据分析:对照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总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数据较之试验组患者同项数据,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生理状态、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表达五项数据方面较之对照组数据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有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乳腺癌病症的治疗中,采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干预,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器官完整,同时在手术治疗效果方面表现出色,有效促进术后的生存质量,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生理状态。

猜你喜欢
保乳根治术组间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6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