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欣,李佳雪,董淑珊,董予心,冯春燕,李英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1617)
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流行,其以短小精悍闻名,易造成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使人越刷越上瘾,从而沉迷其中。若长期如此,就如同吸食精神鸦片,形成类似上瘾的症状[1]。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内对于网络成瘾与手机成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2-3]。如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和人际交往是影响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4-6]。但是目前研究中关于短视频成瘾的报道较少,缺乏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护生作为护士的后备力量,大学是护生向临床护士过渡的关键时期。护理专业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本科护生由于接触临床较少,心理弹性相对较差[7],更易对某些事物形成依赖。不仅如此,已有研究表明,手机成瘾倾向在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8]。本研究关注短视频这一新生事物,从护生内部特征和外部因素(家庭、社交)两方面深层次分析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生短视频成瘾现象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019 年10 月—2020 年1 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的不同方向作为分层依据(普通护理、涉外护理、特需护理),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普通护理班2 个、特需护理班2 个、涉外护理班2 个。共发放调查问卷240 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2 份,有效回收率为84.17%。纳入标准如下:(1)本科大学生;(2)护理学院学生;(3)自愿参与本研究。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有:(1)自编短视频成瘾量表:采用自编的短视频成瘾量表评定受试者对短视频的依赖程度。该量表根据陈淑慧主编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通过专家咨询法修订而来[9],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5 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0.85。量表有35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5 个维度:强迫性看短视频、短视频戒断反应、短视频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 表示很不重要,2 表示比较不重要,3 表示一般重要,4 表示比较重要,5 表示很重要。最低为35 分,最高为175分,分数越高,短视频成瘾性越高,依赖程度越重。(2)内部特征调查表:即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等。(3)外部因素调查表:从家庭和社交两方面进行评估,具体工具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10]、交往焦虑量表(IAS)。本次调查选用的FACESⅡ-CV 是费立鹏于90 年代第二次修订的版本[11]。该量表题目要受试者回答两次,一次是对家庭现况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理想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本研究只对实际现状进行测量,因此结果只对实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进行描述与分析。该量表下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均较高(α>0.6),具有较高的信度。交往焦虑量表(IAS)由美国心理学家Leary 于20 世纪80 年代编制,在标准化测量下,个体得分越高表明交往焦虑越严重。IAS 是自评性量表,国内研究曾用于做中国大学生相关测试,结果显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重测系数为0.78[12]。
1.2.2 调查方法 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问卷。调查人员向研究对象讲解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在对方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匿名式调查。叮嘱学生如实、独立填写问卷,完成后及时收回,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逐项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1.2.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法,采用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研究对象内部特征在短视频成瘾量表中的得分差异;使用皮尔逊(Pearson)二变量相关分析,探讨短视频成瘾与外部因素(社交焦虑及实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描述。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调查的202 名护生都在观看短视频,年龄在17~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71±1.57)岁。其他特征见表1。
表1 202 名护生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量表总得分为(121.48±23.47)分,以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身、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单亲家庭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以专业、父母学历及观看短视频途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非单身的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得分高于单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本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将短视频成瘾度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如表3 所示。结果显示:(1)短视频成瘾度与实际家庭亲密度显著负相关(P<0.01);(2)短视频成瘾度与实际家庭适应性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短视频成瘾度和实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有密切关系。
将短视频成瘾度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如表4 所示。结果显示:短视频成瘾度与交往焦虑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短视频成瘾度与交往焦虑有密切关系。
表2 护生内部特征在短视频成瘾量表的得分差异
表3 实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短视频成瘾度的相关分析
表4 交往焦虑与短视频成瘾度的相关分析
以短视频成瘾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2 个变量:是否单身、家庭所在地;Pearson 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3 个变量:实际家庭亲密度、实际家庭适应性、交往焦虑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见表5。
表5 影响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多因素分析的变量赋值表
结果显示,共有3 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家庭居住地、家庭亲密度、交往焦虑,见表6。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的内部特征中,城市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度得分高于农村本科护生,这可能与农村本科护生的认知成熟度高于城市本科护生有关[13],来自农村的本科护生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易对短视频上瘾。王睿捷等[14]的研究提示,地域因素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当前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城市大学生,这可能也是造成城市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度高于农村本科护生的原因。以往曾有相关研究发现,家庭所在地(城市/农村)在护生“乐观/悲观—焦虑/抑郁—手机成瘾”间起着调节作用[15]。提示我们要重视城市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状况,可以通过提高城市本科护生的认知水平,调节其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来改善短视频成瘾状况。
表6 影响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实际家庭亲密度是护生短视频成瘾的外部因素之一,实际家庭亲密度和短视频成瘾显著负相关,说明家庭环境是护生短视频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亲密度低的护生短视频成瘾度较高。生活在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情感联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短视频,提示我们通过关注护生的家庭情感,可以有效改善护生短视频成瘾问题。以往研究结果[16-17]显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越低的人群,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高,马昀禹等[18]的研究表明情感动机对青少年短视频应用沉迷行为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
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交焦虑也是护生短视频成瘾的主要外部因素,社交焦虑与短视频成瘾之间存在正相关,即社交焦虑严重的护生更加容易短视频成瘾。贺金波等[19]的研究表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比于低现实社交焦虑者,高现实社交焦虑者参与网络社交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短视频App 属于社交软件的一种,高现实社交焦虑护生使用短视频App 时可以在比较舒适、低压的环境下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获得自我认同,但因此观看短视频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强化了自身的短视频成瘾。
郝伶、王锐烽[20-21]在护生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的护生更易形成网络成瘾;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这一因素对护生短视频成瘾度并无影响。分析原因,一是短视频成瘾和网络成瘾不同,可能是短视频的某些特征造成了该因素研究结果的差异。二是研究样本不同,是否独生子女对短视频和网络成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护生的性别因素对短视频成瘾度无显著影响,这与其他[20-21]研究结果一致。但也要考虑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如男生样本量远低于女生,代表性不强,因此在未来调查中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本研究关注护生群体与短视频这一新生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调查并分析了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所在地是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最主要的内部影响因素,城市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度高于农村本科护生;实际家庭亲密度与交往焦虑是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最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实际家庭亲密度低的护生、交往焦虑严重的护生更易形成短视频成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校与教育部门关注和了解护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后期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以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生短视频成瘾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在控制护生短视频成瘾方面,可以从护生自身特征、家庭、社交几方面进行干预。家庭方面,家长应多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家庭支持和情感联系,改善家庭环境。高校要特别关注城市护生,适当增加其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护生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兼顾其个人品格的培养,塑造其成形价值观。教育部门应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加以干预,尽快调整并纠正这种不良现象。学生自身应对短视频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即短视频是一把双刃剑,过度观看短视频会造成观看成瘾的不良后果[22]。因此需要合理掌控短视频观看时间,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