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 模式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2021-05-10 03:05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训中药高职

董 怡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始于21 世纪初,在高职不断扩招、高职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在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同时评价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漏洞,只有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明确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才能真正促进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CIPP 评价模式[1],该模式于20 世纪80 年代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实际应用,推动了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3]。其亮点在于把评价作为一个贯穿教学工作始终的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决策者的需要。CIPP 模式以决策为导向,注重发展性评价,形式灵活,使用便利,对于教育活动的改进和教育成效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4]。

1 基于CIPP 模式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个人访谈等方法,在确定其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探讨指标的选定,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得到的指标,并在专家论证后,将CIPP 模式中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对应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环境、中药专业资源配置能力、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成果4 个维度,并以此为主指标,发展相应子指标,从而基于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图1 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1.1 基于背景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

背景评价主要是对专业建设的必要性评价,描述人才培养环境的要求,具备的优势和条件[5]。人才培养环境包括外部化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国家或地方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本区域发展趋势、职业岗位群需求、学生生源状况;内部因素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专业定位、本专业建设资源等方面。选取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需求量3 个分指标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环境的合理性。依据生源状况、办学理念、专业定位、专业建设资源、国家或地方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确定专业设置与建设。按照岗位类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岗位层次——人才培养的层次位、岗位人数——人才培养的规模3 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需求量。

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方面,做到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师承等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的兼顾。并将这些特殊且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之中,并与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1.2 基于输入评价的专业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输入评价主要是评价专业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6]。因此,选取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和生源质量4 个分指标评价专业资源配置能力是否科学。

教学团队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结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是否建立促进教师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机制,如参加教学能力比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课题等方面内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等,而本专业实训基地的某些工作环节采用虚拟实训的方法,与原来的实训相比更加形象、直观、安全地达到实训目的。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建设的有力保障,而生源质量是指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状况,可观测高考分数、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

1.3 基于过程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评价指标的选取

过程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衡量专业建设方案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7]。将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作为评价专业建设方案实施情况的指标。

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通过研究工作岗位、分析职业角色,梳理出12 个学习场(行动场),确定专业课程名称;通过研究岗位职业角色行动场的典型工作环节明确教学内容,并将职业素质与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1+X 证书”相融合,形成具有中药特色的融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突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指引下,将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融入教学中。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实践教学环节为高职教育的特色部分,运用参照行业企业标准、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8]。

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对旧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坚持不懈探索与时偕行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成长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

1.4 基于成果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成果评价指标的选取

结果评价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总结性评价,从而获得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信息。选取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作为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评价指标。

人才培养质量主要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来体现。就业情况主要包括就业率、专业相关率、薪酬、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等方面。社会服务主要是指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在职人员素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为社会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等方面来实现。

2 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证分析

2.1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将CIPP 模式与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师承”等特殊人才培养)的规律有机结合,并将此类内容纳入基于CIPP 模式的背景评价指标和成果评价指标之中,深入挖掘其评价内涵,进一步把握各个评价步骤,获取并分析好整体信息与数据,达到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相统一的水平。选取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5 年前后作为评价样本,即将5 年前后人才培养模式所应对的培养质量进行对比,以期突出评价指标研究的准确性。以基于5 年前后背景评价的专业建设为前提,以基于输入评价的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费输入为保障,以基于过程评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得出5 年后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2.2 对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重视监测与评价指标的设定,通过对监测指标的统计分析及变化情况汇总,对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模型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设定上,既要紧密结合当前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如敬业精神、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创业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等,同时注重体现中药专业教育的成效价值。

目前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彰显了全局性、长远性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诉求,反映了人们对高职教育管理规律与本质认识的深化。在推进科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除了不断丰富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外,还必须充分依托和利用互联网与现代技术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实现评价的公正与高效。

猜你喜欢
实训中药高职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