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姗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科核心素养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高中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核心素养背景下,想要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时效性,需要教师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化学课程的特点和结构,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 引言
当前教育致力于对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适合其终身发展的且满足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它要求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能将化学原理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要具备推理能力、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等等,充分体现出了化学学科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容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具体化,凸显出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化学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高中生明确化学本质,使其在知识学习中创造新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化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的关键素养,反映出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水平。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宏观辨识是指从各个层面去了解物质的多样性,同时对物质进行合理分类,自然构建出分类相关标准。微观探析是相对宏观来说,对物质的微观世界进行精细化的探索,如化学元素、物质分子离子等等,都是物质微观因素;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指能够知道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并明确其变化需要具备相关的条件和规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是指能够根据证据对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进行假设,并通过分析推理对其进行验证。化学学科有着抽象性的特點,对学生也有着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多重推理分析,能够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一些验证性的内容,也只有让学生进行推理思考,才能使其将知识内化,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系统性的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是指能够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一项科学解释和应用的实践活动,能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即学生应具备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安全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出化学学科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树立健康的化学概念。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示,让教学路径删繁就简
高中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系统性,学生要面对的知识内容多且复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实现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结构化思维的优化。思维导图能够充分表达发散思维,通过图形与文字的结合,借助相关关联的层次图将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建立一个主题词之间的记忆链。学生能够从思维导图中去树立各个知识点中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全面地掌握主题内容。
例如在“二氧化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利用科技生活知识引入新课,向学生展示电脑的CPU,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核心物质——硅,同时要求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硅元素例子,如玻璃、水晶等等,通过联系实际丰富学生对含硅元素物质的认识,加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有效方式。其次在新课阅读中,指导学生写出硅元素的结构和形式,同时尝试推测硅和氧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式。如硅的含量、存在形式、结构、主要化合价等等。然后为学生提供二氧化硅的平面结构图,让学生在二氧化硅的网状结构图的观看中得出,每一个氧原子都有两个硅原子相连,而每个硅原子只与半个氧原子相连,由此得出一个硅原子拥有4×1/2的氧原子,也就是两个氧原子。学生明确二氧化硅的结构后,引导学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推测,进而得出结构稳定、硬度大、不溶于水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事实预测到基于物质预测,同时用化学
符号去描述物质。最后为学生讲解C和Si属于统一主族的元素,因此也具备相似的性质。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其化学性质相似,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反应。如二氧化硅的稳定性、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特性、弱氧化性等等。
高中化学有着抽象性的特点,借助生活案例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思维导图则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趣味性
知识是发展学生素养的手段,而情境是将知识转化成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素养。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对知识应用的能力。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实物创设情境,借助直观形象的东西,让学生在观察和触摸等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通过新旧知识的关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系统化地理解知识,使其能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或借助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历经知识形成过程,使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打开思维,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出现的知识同时又能锻炼思维能力。
例如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污染”的教学中,教师借助雾霾口罩创设情境,让学生戴上口罩感受戴与不戴对空气的感受,加强学生对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并探讨雾霾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借助这个生活情境,再一次加强生活与知识的联系。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雾霾形成的原因、成分以及防雾口罩是否有作用等,利用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愿望,使其在实际现象中分析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将知识融入生活情境当中,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明确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