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运用策略分析

2021-05-08 06:47靳向东
考试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运用策略

靳向东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强调实践性、技能性和综合应用性,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能力,以完成任务来激发兴趣、组织课堂的任务驱动法则是构建高效信息课堂的重要助力。小学信息教师要立足学情,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从设计任务、展现任务到探究任务、完成任务再到分析任务、改进任务,不断完善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信息技术课;运用策略

一、 引言

任務驱动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乃是源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信息技术课是理论与实操并重的课程且具有知识更新换代快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而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课堂教学则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我要学”的学习意识、发展自主探究能力。依据在“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怎样运用呢?

二、 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任务

科学合理地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任务是由学生执行并完成的,因此在课前准备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教师要“吃透”教材,即明确教学目标、知道学生应该学习哪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把握重点和难点知识,确保任务设计围绕着教学目标且分散于重难点知识间,呈现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习过程。以“键盘与指法”为例,认识键盘并了解键盘操作指法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此笔者设计了认识键盘和指法训练两个任务,鉴于指法操作是教学的重难点,又将指法任务分为“击键要领”和“分区练习”两个子任务,确保任务规模适中又联系紧密。

教师要“摸透”学生,即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对待学习的心理特征和具体电脑操作技能水准,确保设计出来的教学任务既具有兴趣性、可行性,使大部分学生充满兴趣地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又兼具开放性,使学生思维充分发展。以“插入表格”为例,鉴于部分学生的畏难心理,笔者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校运会奖牌数记录这个情景任务来引入新知学习,又根据学习基础设计了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此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探究欲望。

然后,做好教学环境的相关准备,如给学生按资质分好学习小组、整合好学习资源库及各种材料、搭建好网络信息交互平台等,学生也要按照预习大纲做好课前预习,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课堂任务的到来。

三、 创设教学情境,展现任务

展现任务、让学生对任务产生求知兴趣是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顺利实施的必要导引。信息技术课囊括信息获取、处理等应用技术,偏重于技能锻炼,对逻辑思维和学习意识要求很高,但小学生偏于形象思维、好奇好动,他们愿意接触计算机却对枯燥的文字理论或操作练习不感兴趣,甚至在畏难情绪的影响下厌烦学习。为此在刚上课展现任务阶段,教师一定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他们,使其了解一个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愿意去探究学习,在动力无限的实践中发展创新精神、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以“选取移动图片”教学为例,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选取移动图片并去除图片背景”,以达到使用各种工具、认识图层的教学目标,那怎样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感兴趣并沿着任务主线主动探究呢?笔者根据学生喜欢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设计了引入情境:一天,海怪又来到海边村庄干坏事,村民们想请哪吒和敖丙来降服海怪,但他们两个人正在总兵府踢毽子(给学生出示两张图片),怎样将他们送到海边村庄呢?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并给出了具体步骤,先选取再移动最后去除图片背景,就能将两张图片合成为一张图片。如此自然轻松地展示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四、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顺利实施的必经之路。主观能动性是学生积极投身学习的内驱力,想要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惯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说,4-6名学生以面对面或网络交流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对每个任务的完成路径进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互帮互学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完善思维,发展核心素养。还是以“选取移动图片”教学为例,笔者将其分化为“选框工具”“移动工具”“图层面板”等三个子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学任务单”在小组内自主探究:第一步,用选框工具将哪吒移动到海边村庄去,学生开始讨论:选框工具有哪几种?面对一个具体的图形时依据什么选择选框工具?怎样拖动图片、其实质是什么?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找到了答案,也完成了选取移动图片的小任务。这时大部分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哪吒和敖丙的图片背景与海边村庄的图片格格不入,怎样去除他们身后的背景呢?又怎样调整人物的位置呢?于是学生又开始进行第三个小任务的讨论:图层面板的各部分具体作用是哪些?想移动哪吒就要选择哪吒所属的图层、交换图层可以调整图片重叠顺序等。如此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自己确定学习步骤、小组讨论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既能掌握知识又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五、 及时指导点拨,完成任务

教师及时指导、在疑惑处点拨是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知识积累、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以他们现有的能力在面对部分任务或难点知识时常会产生无处下手之感,即不知道选择哪些有效信息或从哪里切入解决问题,如此就算给再多的时间、花费再多的精力也无济于事,还是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指导点拨。以“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教学为例,部分学生在图片素材库中选好了符合主题的图片,却对如何放到幻灯片中有点懵,从何入手呢?笔者提示他们: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回想一下是怎样操作的?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通过知识迁移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几种基本方法,顺势完成了插入剪贴画、插入自选图形等基本任务;正在学生兴高采烈地进入下一个任务时,新的“拦路虎”出现了:插入的图片和幻灯片的整体风格不搭,极不协调、缺乏美感,学生知道不好看,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去调整,笔者提示他们找不协调的原因,这里图片大了需要调小、那里图片位置需要往下调一点等等,这就涉及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的小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提示单开始操作,逐渐将幻灯片修改得越来越美观。可见教师要积极发挥“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作用,在关键处、疑惑处为学生指点迷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