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中学”的基本特征及实践价值

2021-05-08 06:15陈平蒋洪兴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践方式实践价值

陈平 蒋洪兴

【关键词】创中学;实践价值;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0-0057-03

【作者简介】1.陈平,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原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蒋洪兴,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校长,高级教师。

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自我学习的“构建者”与“创造者”,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能创造“新自我”的学习者。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创中学”的教育理念。

一、学习即创造——创中学的基本特征

1.有创意地学。

创中学,是冲破思维定势,不拘于原有学习方式,不限于原有的学习资源及传统学习工具,寻找多样的问题解决方式及途径的学习。它指向高阶思维,以高阶学习驱动低阶学习,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习热情及持续学习力的学习。

真正的学习,必须与创造相连,学生需要把教科书、工具书中的知识在不同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效的记忆,需要“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靠简化的表达方式保存在记忆里”,“这些简化的表达方式,具有一种特性,可以叫作‘再生的(regenerative)特性。”[1]“再生的”学习是经过学生思维加工过的学习,超越了简单意义上的学习,因而就是“有创意地学”。

2.在创造中学。

在创造中学,是创中学的主要学习途径。其学习是以具有情境性、创造性、挑战性的问题为基础构成的“场域”式学习。学生的学习会被学习行为产生的场域所影响。“场域充满着力量”,创中学提供的是创造性的场域,这样的场域可以是具有真实情境的、工场式的实体空间,也可以是具有浓厚创造创新氛围的问题场景。这样的场域充满了张力,澎湃着创造激情,能激起学生无穷的创造欲望。

“创中学”的过程也是“学中创”的过程,学生通过任务式、情境式学习,不断学习创新策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品质。

3.为创新而学。

创中学是为解决真实问题寻找新的解决之道,是为实现学生内心所涌动出的创造欲望、创意构想及创新思维而学。这样的学习,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创中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有精彩的观点,有创新思维,能提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创造新事物的品质及能力。

为创新而学,是创中学的学习价值所在。它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也不把培养发明家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它是为解决问题时不断迸发的创新思维而学,为内心所拥有的创新热情而学,为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而学,为创新带来的无穷乐趣而学。创中学,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了“新事物”,也创造了一个“新自我”。

二、为未来而学——创中学的实践价值

2010年经合组织发布的《OECD创新战略:从明日起抢占先机》报告指出,全球迫切需要的是依靠创造性思维不断创新和创造知识来应对各种新挑战。[2]现在看来这样的挑战已经到来,并且成为十分迫切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思考锡东高中提出的创中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实践价值。

1.学习,为未来“定义”一份工作。

以往我们总认为好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但在这个时代这一认识已不再适用。《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弗里德曼认为:现在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能“define a job”(定义一份工作)。人们的创造性想法,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品质,设计更具有人文关爱的社会环境等,都是算法、机器人、应用程序所做不到的。这些才是我们为未来而学的方向。我们需要为未来能够自主地“定义”一份并不存在的工作而学习。

创中学提出“为未来而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符合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我們未必知道将来会从事怎样的一份职业,但将来的那份工作必定需要创新品质及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包括不断认识、反省、设计、完善自我的能力。

创中学,是学生用自己的学科知识,用自己追求,用善于发现问题的眼光,用解决问题的勇气及方式去创造一个未知的世界。而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最好的方式。创中学,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重新定义未来。在这里,学生可以遇见未来的自己。

2.从做中学到创中学。

做中学的核心意义是探究式学习,国际上统称为“探究式科学教育”。做中学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原则。做中学,解放了孩子的手、脚、身体,也解放了孩子的脑,对他们学习及成长的意义是重大的。但以活动、动手为特征的做中学,其学习主要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阶段的科学教育中进行。

做中学对锡东高中创中学的提出带来了很多启示。在此基础上,创中学构建了面向全学科、全学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它强调思维、创意、合作、探究、分享及交流,通过创新实践及创新过程来培养学生包括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能力品质。

创中学除了促进学生在亲身动手、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外,还致力于团队合作,利用各种技术和材料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锻炼意志力、提高自信心及增强成就感。创中学的动手体验、创造实践不再像以往那样简单易行。它往往需要学生熟谙诸多学科,综合应用多种知识和技能,不断探究、体验、实验和检验,甚至去挑战那些在以往看来不可能的事情。[3]

3.让学生成为学习“专家”。

创中学是有策略的学习,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体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想法的学习,因为有想法,所以去创作、去学习;二是有方案的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想法,需要制订行动策略、实施步骤等;三是有过程的学习,学习需要设计制作,需要身体力行,需要反复调整,需要工匠精神;四是有产品的学习,把想法转化为现实;五是有分享的学习,学生在交流中共享智慧,在分享展示中获得信心。

创中学让学生获得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认知活动有意识的控制,是学生学习的自我指导、策略选择及自我控制,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对学习进行自我纠错及自我评价。当创中学强调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策略上升到元认知后,学生就成为了学习专家。

三、过有创意的学习生活——锡东高中创中学实践探索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国家课程需要融入每一位教师的知识体系后才能成为课堂可实施的真实课程。有效的课程学习需要有效的学习方式。锡东高中在实施国家课程时推行创中学,在具体实施中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常态课堂中,教师重视策略性知识及开放性学习内容的教学。

其次,学科教学中开发“创中学微专题”。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若干学习专题,一个专题一般需要1~3个课时,围绕核心概念及关键能力进行深度学习。比如,语文学科根据《乡土中国》教学内容,开发了“网红热词的背后”专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学习借鉴费孝通先生考察社会问题的方式,来思考当下社会出现的网红热词。

最后,开发创中学的专门学习课程。比如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围绕项目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为此我们在高一年级专门开设了“设计思维”等课程。

2.构建创中学学习生态。

学习变革发生在课堂,但根基在学校管理。课堂中任何一个变革都离不开学校系统。所以,学校重视顶层设计,制订“创中学课程改革方案”,提出情境评价、展演评价等以“有创意地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评价策略。举办“创客嘉年华”,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创客文化”,通过教师培训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创中学提供制度保障。开发学科微专题、“设计思维”课程,在校本课程中推行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创中学课程群。建设“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艺术创意及创造发明中心。这样,学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中学学习生态体系,让学生有创意地学、在创造中学、为创新而学。

3.教师创造性地教。

教师创造性地教,首先体现在教学设计上——逆向教学设计。它是对学习结果逆推的过程,通过对应的概念或者能力形成的过程进行逆向分析(知識溯源),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设计类似的学习过程。其次,重视过程的学习设计。创中学是 “在创造中学习”,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的学习体验带来的变化,是其他学习形式无法达到的。这也正是创中学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特征。再次,善于提供学习情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情境,主要是还原知识形成时的生活、社会场景或问题情境,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设计问题、语言描述或场景再造等模拟知识形成前的状态来实现。最后,开放的学习评价观。因为创中学是学生“在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或新的思维中获得经验,提高素养”的学习,这样的学习难以用标准化的答案及单一的思维方式来评价。评价的开放性是实施创中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41-42.

[2]唐科莉,张娜.PISA2021评估新领域:创造性思维[J].人民教育,2020(11):32.

[3]陈平.创中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之道[J].江苏教育研究,2019(Z2):5.

猜你喜欢
实践方式实践价值
“环境英语”的主张与实践
以微型课题推进初中英语教师的知识管理
自主性游戏角色发挥与实践方式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探析初中语文渐进式阅读实践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中职无机化学实验实践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初探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