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卫华,陶靖隆,麻然平,沈 昫,李 丹
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也是军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2],防治眼外伤是军队眼科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3-5]。遭受损伤后,易导致视力下降、失明、眼球丧失等不良后果,做好对眼外伤的救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某部近几年接诊的基层官兵眼外伤病例,为眼科外伤防护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10至2019-06武警湖南总队医院门急诊收治眼外伤患者89例(92眼)。纳入标准:(1)为团以下非机关单位;(2)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眼外伤,无合并其他相关疾病;(3)受伤前无眼部疾病史。排除患有其他可能对视力造成影响的疾病。
1.2 方法 查阅入组病例人口学信息、现病史、既往史、诊断、处置及出院记录等内容,对89例(92眼)眼外伤患者的基线资料、眼外伤伤病谱、致伤因素、预后等信息进行分析。视力恢复定义为伤者恢复到受伤前视力。
2.1 一般情况 纳入89例(92眼),年龄17~38岁,平均(23.10±4.87)岁;男86例(89眼),女3例(3眼);单眼86例(86眼);双眼3例(6眼)。
2.2 眼外伤伤病谱 外伤类型分类:眼球挫伤70眼(76.09%),眼球穿通伤3眼(3.26%),其他外伤(冲击伤、复合伤、未明确伤型损伤)19眼(20.65%)。按眼部受累组织情况分类:眼睑31眼(33.70%),角膜21眼(22.83%),合并2种以上组织受伤13眼(14.13%),球结膜11眼(11.96%),脉络膜和视网膜8眼(8.70%),晶体3眼(3.26%),前房2眼(2.17%),玻璃体2眼(2.17%),视网膜1眼(1.09%)。
2.3 致伤因素 军事训练保护不当致伤61眼(66.3%);劳动或运动受伤24眼(26.1%);执行任务过程中受伤2眼(2.2%);其他原因受伤5眼(5.4%)。
2.4 视力受损情况 92眼中治疗前视力受损60眼,损伤构成比为65.22%。视力受损眼中角膜损伤21眼(35.00%)、合并2种以上组织受伤13眼(21.67%),球结膜损伤10眼(16.67%),脉络膜和视网膜损伤8眼(13.33%),晶体损伤3眼(5.00%),前房损伤2眼(3.33%),玻璃体损伤2眼(3.33%),视网膜损伤1眼(1.67%)。治疗后视力恢复55眼,治疗后视力损伤加重1眼(表1)。
表1 武警某部医院2010-2019年收治的92眼治疗前后视力损失情况表
2.5 ROC曲线分析 89例中46例治疗后视力恢复至受伤前水平,受伤至得到专科处置时间为0.25~11.82 h,中位时间(P25,P75)为3.42(2.11,5.86)h,呈偏态分布。使用ROC曲线分析受伤至得到专科处置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曲线下面积(AUC)为73.7%(P<0.001),截断值为≤3.55 h。
有研究发现,眼外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单眼盲的重要原因之一[6]。青壮年男性官兵是军事训练、执行任务、工作劳动和运动中的主体,基层部队眼外伤以青壮年男性官兵为主。调查表明,眼外伤在致盲病因中占第2位,眼外伤是官兵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部队战斗力的削弱不可忽视[4,7,8]。
本研究发现,官兵眼部外伤类型多为眼部挫伤,受伤部位多集中于眼睑、角膜。提示基层军事活动中眼部受伤可能多为浅表部位损伤,伤及内部组织的概率较低。因此,建议在眼科卫勤保障中应重点关注浅表部位的损伤。
受伤因素分析角度,军事训练保护不当致伤、劳动或运动受伤累计占受伤因素构成比的92.4%,可认为多数眼部伤发生在军事训练、营区工作生活过程中。有研究认为培养武警战士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和降低眼外伤发生的有效措施[9]。因此,建议在训练、营区生活过程中可加强健康教育以降低眼部外伤发病率。
预后分析角度来看,眼外伤预后受受伤部位、凝血功能、初期处置、后送时效等因素影响,本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恢复状况尚可。55例视力受损的伤眼在得到处置后能够恢复视力,5例受损眼视力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另有1眼在治疗后视力出现下降,分析发现该眼初期表现为眼睑损伤,治疗过程中该患者出现了眼睑闭合不全的情况,在接受治疗后2 d出现了视力下降。综上,本研究中接近60%因外伤造成的视力受损是可以通过治疗恢复的,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眼外伤造成的其他并发症,如何积极有效地预防外伤后并发症发生是眼科处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组研究受伤至得到专科处置时间与患者预后之间关系后发现,后送时间越短,视力恢复情况越好,根据ROC结果分析提示3.55 h内接受眼科专业处理,往往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我们建议部队官兵在眼部遭遇外伤时应及时进行眼科专业处置,受伤-得到专业处置时效时间尽量在3.55 h以内[10,11],提示基层卫生队可增强自身眼部疾病诊断、处置能力。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治能把眼外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减少并发症[12]。对基层卫生官兵进行眼外伤急救培训,一旦发生严重眼外伤,能正确地处理眼外伤或决定转诊时机,遵循就近快速处理原则,以改善眼外伤的预后。
眼外伤可以造成视力的丧失或减退,甚至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这不仅造成官兵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更为以后官兵复员,退役的生活和再就业带来困扰[3]。眼外伤的武警官兵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情绪的低落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清除顾虑,增加信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武警某总队医院收治的基层眼外伤官兵,受伤类型多为眼部挫伤,受伤部位多为眼睑、角膜,受伤因素多为军事训练所致,多数视力受损伤眼经过有效治疗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受伤后应及时接受专科诊疗可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