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英语题型和内容改革研究
——以2017-2020年高考试题为例

2021-05-08 03:59勇,彭
关键词:语篇题型命题

梅 勇,彭 依

(湖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质上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各国针对这一教育基本问题掀起了一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1]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考逐步由以知识能力导向的单一测评体系,转变为以价值导向、素养导向,知识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测评体系。将高考的甄别选拔功能和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有机的创造性融合,促使高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7-2020年的英语高考全国卷试题题型和题目内容为例,分析近年来英语高考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中的改革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高考命题原则

高考是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的基础维度上,回应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中“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方面,高考考核体系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达成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考对学生的发展潜能也做出了相应的测评,以供高等学校甄别选拔学生。在此基础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命题提出了“四翼”的考察要求,即对命题设计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及创新性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则依据英语学科的发展目标以及教学过程对英语高考命题设计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英语高考命题首先要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和理念确定命题导向和原则,命题中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从而有利于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其次,命题要全面考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特别要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试题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与现实情境的结合,引入真实、地道且经典的当代英语素材,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面对试题有真实感和代入感;命题要遵循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保证信度和效度,尽可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题型既要相对稳定,又要灵活多变,全卷试题结构分配设置合理,主观题和客观题比例要适当。[3]

二、基于核心素养高考英语命题的分析框架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均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为了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新课标指出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项内容。

高考英语命题作为英语学科教育测评的重要载体,其题型与题目内容是对四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在实践中的全面考查。本文对于高考英语命题的分析框架将依据四项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为了更明确四项核心素养的具体发展目标,结合新课标以及程晓堂、赵思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解读,制定了相应的英语核心素养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

表1英语核心素养分析框架[3] [4]

三、英语高考命题文本分析

研究者依据表1所列举的各项核心素养的具体发展目标,对2017-2020年英语高考全国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命题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试卷在核心素养的考察上具有如下特点:

1.题型结构和难度保持稳定,以客观题为主,具有一定开放性

表2 2017年—2020年全国卷题型数量及百分比

表3 2017年—2020年全国卷题型分值分布及百分比

2017年至2020年全国卷题型结构保持稳定,设计上共分为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应用以及写作共四个部分。每部分的题量和分值分布均匀,差距不大。从表2可以看出试卷在主客观题题量的设置上以客观题为主,题量占99%,主观题仅设置为书面表达1道题。此外,客观题中尤以选择题题型最为突出。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均为选择题,占总题量的75%。非选择题客观题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仅占总题量的24%。在难度上,试题整体趋势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布局合理。听力和阅读理解在考察语言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上采用选择题,试题难度整体相对较低;而在语言知识运用和短文改错中则要求学生在理解语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运用,难度相对提升。[5]

写作题型设计上有所突破,为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集开放性和规定性于一体。以下是具体题型的状况:

(1)听力

2017年-2020年全国Ⅰ、Ⅱ卷的听力的题型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动;全国Ⅲ卷依据所适用地区的高考政策而有所不同,一般形式为在高考前进行单独听力测试,从两次测试中取最佳成绩,占英语高考总分20%,听力题型与全国Ⅰ、Ⅱ卷保持一致。听力部分分为两节,在第一节中,考生听取5个简短对话后从每小题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考查的是学生对简单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一般包含购物、预约等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对话。[5]在第二节中,学生听到5段长独白或对话后,回答对应的2-4道题。在第二节中题型包括主旨大意、材料细节、推理判断、态度观点,考察了学生的词汇、语音、语法、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以及简单逻辑思维能力。从整体来看,听力更多是对语言能力中语言技能的考查,其中还包含少部分文化意识逻辑判断能力的考察。听力题型的难度分布也是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日常交际情境,题型在近几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

(2)阅读理解

表4 2017年-2020年全国卷语篇阅读题型

表5 2017年—2020年全国Ⅰ卷阅读理解第一节不同考察方式出现频数

阅读理解题由两部分组成,均为客观题,难度逐步提升。第一部分的四篇语篇阅读中,第一篇均为应用文,题型基本是细节理解,可直接从原文中获取答案,难度相对简单;其他三篇语篇类型多变,多为说明文和记叙文,题型设置上更强调归纳推理能力,无法直接从原文中获取答案,难度相对提高。从语篇类型角度而言,通过阅读理解来熟悉多种类型的语篇,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语篇的特征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逻辑推理等多种阅读技巧。以全国Ⅰ卷2017—2020年阅读理解第一节共16篇阅读材料为例(全国卷ⅠⅡⅢ阅读理解命题设计基本一致)对语篇题型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考察方式包含有对语篇语段中细节的理解,根据前后文进行的推理判断,词义猜测、段落大意、主旨意图、数字计算等。推理判断题型出题的方式有很多,如文章意图、标题判断、作者态度等等。推理判断题型相较于细节理解题型,是对语篇内容的更深层次理解,不只是了解语篇的表层意义,还包括对作者隐含意义的思考与判断。这也对学生更高级的阅读技巧能力提出了要求,不仅考查学生对与题目相关内容的语篇段落的理解,还要求学生通读整篇语篇,理解全文,通晓句子内部指代关系、句式结构等,并能借助一定的思维逻辑和常识完成题目。自2009年以来,高考阅读理解对于推理判断和主旨大意推断的题型逐渐增多。[6]如表5所示,推理判断题型数量与细节理解题型数量保持持平,每年阅读理解中都包含段落理解或主旨大意的题型。可见,高考阅读理解命题中对于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考察程度在逐渐提升。第二部分“七选五”,从七个句子中选出五个句子对应到语篇中,检测了学生对于语篇全文和语段前后文大体含义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逻辑结构的分析能力,考察的同样是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能涉及一些生活常识或文化常识。从整体而言,阅读理解在题型设计上对于学生的高级阅读技巧、逻辑推理和归纳等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日趋重视。[5]

(3)语言知识应用

在完形填空中常出现的考点为前后文暗示、词语搭配、词义辨析和背景常识;在语法填空中常出现的考点为词性转换、时态和语态、不同类型从句、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等等。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在高考试卷中合称为语言知识应用,是试卷在设置中专用于考查学生词汇、语法等基础能力的题型,着重考查了语言能力中的语言知识。此外,短文改错也主要考察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它是一种综合技能,从整体上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短文改错中设置错误的方式有三种:多词、少词和错词。多词和少词两种错误一般在短文中只会出现一次。多词的考察内容多为冠词、介词、助动词、连词以及语义重复等;少词的考察内容与多词有重合部分,一般为冠词、介词、副词、助动词、不定式以及连词等;而错词除了同多词和少词类似考察冠词、介词之外,还考察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代词、连词和词形等词汇和语法知识。这两类题型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在语篇中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综合测评。

(4)写作

书面表达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对词汇、语法写作内容和写作格式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且写作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开放性的书面表达试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学生有广阔的思考、表达空间,可以从多角度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7]

如表4所示,写作题材一般多为信件、电子邮件和通知布告等,主体有限,且有套路模板规律可循。但2020年全国Ⅰ、Ⅱ卷的书面表达在题型上进行了突破,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来改变应用文写作的固化形式,创新了试题呈现形式。[8]全国Ⅰ卷中要求写关于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的短文进行英语作文比赛;全国Ⅱ卷则要求介绍参加农场采摘活动的情境。两个题目的设置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并给予了他们更为宽泛的自主表达空间。这类写作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考察了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描述生活场景的能力,加强了对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评。[5]

2. 内容日益强调时代精神,选材逐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立德树人要求

语篇承载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英语高考命题中均以语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测评。高考命题除了听力口头语篇之外,还包含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以及短文改错三部分的8篇书面语篇。本文对于高考题目内容的分析以8篇书面语篇为主。

文本分析表明,近年高考英语命题语篇内容较充分地反映了时代精神,主要围绕着“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展开,囊括了多种类型的小主题,使得语篇内容选材来源广泛,反映时代发展主题,涵盖了人的生存发展所需面临的方方面面。人与自我主题之下常见的类型有生命健康和自我人格的发展。例如2020年全国Ⅲ卷“母亲为家人制作健康饮食”,2019年全国Ⅰ卷“新鲜空气对人体的保健作用”,2018年全国Ⅰ卷中“跑步带来的多种健康益处”,2017年全国Ⅰ卷“作者对野营活动由抵触到喜欢”等等;在人与社会中凸显了人际、社会担当、职业等等,文体涵盖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等,如2020年全国Ⅰ卷“女主人公半工半读,毕业后资助弟妹完成学业”,2019年全国Ⅱ卷“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全国Ⅲ卷“作者在美国夏威夷寄宿家庭的经历”,2018年全国Ⅰ卷“大学时所选的课程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和生活的影响”等等;在人与自然中主要聚焦于自然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突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如2017年全国Ⅲ卷“黄石公园重新引入灰狼”,全国Ⅰ卷“野生动物救助”,2019年全国Ⅰ卷“保护乞力马扎罗山”等等。由此也能观察到,三大主题之下的语篇内容的设计也逐步引导着学生对体育、劳动、审美等相关理念的形成与塑造,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5]

2017年-2020年高考题目内容中中国文化元素逐渐凸显,如2018年全国Ⅱ卷“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国Ⅲ卷中的“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以及2019年全国Ⅲ卷中“中国引领国际时尚潮流”等。在2020年的高考题目中该趋势更加明显,如全国Ⅰ卷中“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全国Ⅱ卷“中国部分地区春节期间装饰家居的风俗习惯”,以及全国Ⅲ卷中“以漓江秀美风景讲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历史典故”。文化意识不只是指单向的输入外国地区文化,理解别的民族文化,更注重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文化自信。作为中国青年一代,应当有能力、有意识、有责任传播中华文化。[3]高考语篇中中国元素的增多,其实也逐步凸显着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同时也在输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国元素的增多有利于学生以不同文化视角思考问题,意识到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在文化比较中汲取文化精髓。

此外,在题目内容中涉及的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的语篇,从人物经历出发,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成长,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自身的思考与共鸣,从而可能会对学生后续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生思考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的过程中也潜在的为思维品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020年的全国卷中均涉及科普类文章,出现频次逐渐增高,如2020年全国Ⅰ卷中“竞走与跑步运动的不同之处”,2019年全国Ⅰ卷中“智能键盘身份识别技术”,全国Ⅲ卷“科技改变生活”,2018年全国Ⅰ卷中“全球语言多样性的发展和危机”“颜色在家庭装饰中的作用”等。科普类的文章不只涉及科技创新领域,还包含了社会人文现象的解读,以及生活中某些小问题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等等,着重在各领域面临的问题或发展成果,或是生活技能,实用性强,且往往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能够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发表自己的创造性思想提供了现实材料。

然而,学习能力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观,在语篇中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应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自我发展过程,高考作为一种终结性评价,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高考命题改革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近年来高考英语科目以学科素养导向,不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和完善试卷结构,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不可讳言,高考英语科目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过分强调“记忆式”学习、对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应试倾向和“哑巴英语”现象严重等问题,[9]应进一步加以改革。

1. 加强对英语语言能力考查,尤其是听说能力

语言能力是语言能力指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它是英语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在语言能力这一核心素养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其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然而,在近年的全国卷中,英语高考并没有涉及口语测试。研究表明,高考英语科目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发挥了“强指挥棒”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高考怎么考学校就怎么教,所以在使用全国卷高考的省份,由于不考察口语,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口语并不重视。有一半以上的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唯分数论”倾向明显。[9]

高考英语试题应以英语学科素养为导向,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创造条件组织英语口语考试,很显然当前的教学并未为口语测试提供相应的举措。但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试验,部分省市已将口语考试纳入英语高考计分中,如广东省听说考试主要题型为模仿朗读、角色扮演以及故事复数等等。[10]计算机的辅助难免会造成口语交际不够自然、学生单向输出的局面,新课标在命题设计中建议但不局限于采用直接面试的口语测试方法。此外,在英语听力存废上,鉴于经济水平落后地区很难接触到纯正流利英语,为了兼顾高考公平,有舆论建议应删除英语听力。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性不可否认,所以当务之急应当是加大对教育资源落后地区教育投入,让低水准地区努力跟上高水准地区的步伐。[11][12][13]

2.提升中国文化元素比重

高考英语命题应体现立德树人时代特性,强化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尽管中国文化元素在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有所涉及,但几乎是零星几处,2020年英语高考中中国文化元素才开始逐步凸显,包括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月球登陆、春节期间用竹梅等植物装饰家居的传统风俗习惯等,向考生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爱国主义情怀。[8]

文化意识除了培养我们对中外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优秀文化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的异同中培养文化自信、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家国情怀。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应当将中外文化有机融合,且比例相当,不过分偏重任何一种文化,也不过分忽视任何一种文化。在多种文化的对比中,汲取优秀文化的精髓,立足于本国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具备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但题目内容的文本材料的取材来源还需要仔细斟酌。陶百强提出高考英语命题为了追求科学性和权威,一般选材于英语母语者所发表的文章。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流通,高考题材命题的选取规律很有可能被外界所知,若有偶然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影响高考公平性。所以,题目材料固然要将各种文化因素有机融合,且中外文化比例相当的同时,还应仔细考虑命题素材的来源。[14]

3.试题应当贴合学生的生活情境

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的使用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发生的,[15]所以试题编制应当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相关联。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16]新课标中也指出试题命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尽量是学生能够依据亲身经历和体验来答题,反映了试卷命题应当考察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能力。[3]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是为了应试,最终仍要投入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英语试卷应进一步贴合学生生活场景,所体现出的实践应用范围不能仅局限于语言运用知识。例如,在书面语篇中考察的题型多为细节理解题,更多考查的是对语篇语段的理解,根据语境分析作者深层含义或意图、判断段落间的结构逻辑关系以及整合信息等逻辑思维能力考察仍然需要更高度的重视。此外,书面表达尽管是以带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命题,但绝大部分局限于某些固定题材,如美术展、体育馆、道歉信、邀请函等等都是书面表达常常出现的题材,有时会显得过于刻板生硬。书面表达设计的情境对学生而言应当是恰当的,是他们现在或将来很有可能会遇到的,让学生客观事实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最后做出自己的思考。2020年的全国Ⅰ、Ⅱ卷书面表达首次采取命题作文的创新形式,并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拓展了学生的自主表达空间,加强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这一创新将为后续的英语高考命题打开新思路,促进英语高考命题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的发展。

4. 增强题型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开放性

大规模的考试形式上存在一定限制,采用的题型仍然陈旧、单一,且多年变化不大。[16]基于上述试卷分析,不难发现在英语高考命题中学生能相对自主表达观点的题目仅仅体现在书面表达中,但书面表达对于学生的表达内容和表达的自主性仍然提出了限制。整套试卷难以体现学生思维和思考结果的输出过程。由于高考对教学存在极大的影响,命题形式的单一固化,同样会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依靠题型训练,过度训练答题技巧,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高考英语试题应改变相对固化的考查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学科素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形成思维定式,督促减少机械刷题。[8]试题设计上应打破选择题类型的客观题型禁锢,可以适当加大阅读理解、写作题等题型的开放性,不要求唯一正确答案。学生能自由自主的表达对人、事、物的观点看法,将学生认知、思维与对题目的作答结合起来。此外,学生在主观题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可以考察词汇和语法等必备的语言能力,综合性的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与素养。在新课标中对于各类试题的考察形式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且不局限于所给建议,如阅读理解还可设置判断题、句子还原题、简答题、信息匹配题等;写作类的考试可以采用故事续写、看图写报告、概要写作等,[3]以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表或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判断,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18]高考命题为了保障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多保守的使用选择题,在后续的改革试验中各省市可以依据新课标所给建议在命题形式上逐步改进,采取多样化的题型,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高考政策推出,推进了英语社会化考试,高考形式的改革意味着英语高考在英语学习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而非分数。[17]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应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将是英语在教学中发挥育人价值的关键。

基于核心素养框架,研究者对2017年至2020年的全国统一英语高考试卷的题型和题目内容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发现:1.试卷题型结构和难度保持稳定,以客观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内容日益强调时代精神,选材逐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立德树人要求。基于结果,建议命题设计上应当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考察、题材更贴合具体生活情境、增添中国文化元素,以及考试题型类别多样化。随着高考改革步伐的推进,英语高考将逐渐从终结性评价过渡到综合性评价,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语篇题型命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