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之思考

2021-05-07 03:15鄢增华
档案与建设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山陵陵园南京市

鄢增华

摘 要:文章梳理中山陵档案的保护及1980年代以来该档案的开发利用,探讨新形势下中山陵档案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山陵;档案;保护利用

一、中山陵档案是民国时期中山陵园变迁的见证

中山陵档案伴随着中山陵的建设与管理机构的诞生而产生并不断丰富,详细记录并见证了民国时期中山陵及中山陵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变迁。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定张静江、汪精卫等成立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4月18日,全面负责孙中山丧葬及中山陵建设事宜的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在上海成立。1929年春,中山陵主体工程完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孙中山安葬典礼。1929年6月30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中山陵剩余工程及整个陵园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同日撤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西迁重庆。抗战期间,伪“中山陵园办事处”和伪“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成为中山陵园的实际管理机构。1945年抗战胜利,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即派员由重庆返回南京,对陵园开展接收工作。1946年7月,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改为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陵园。

中山陵档案的时间跨度为1925年3月至1949年4月,包括了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等管理机构形成的,有关孙中山病逝、治丧及安葬,中山陵的规划、设计及建造,中山陵园内科研机关、学术团体、文体设施、官邸、别墅等建设及管理,人事安排、经费开支、会议记录,民国14位书法家手书的三民主义碑文原稿及石碑拓片等方面的檔案,有文书档案1904卷、各类石碑拓片290张及照片138张,主要内容形式有训令、指令、公函、电报、信件、会议记录、日记等。由于完整性、系统性、独特性和唯一性,中山陵档案于2002年被列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二、中山陵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计划将中山陵档案运往台湾,但因局势变化快,这批档案滞留福建。1953年,中山陵园管理处从福建将此档案运回并进行了系统整理。1954年3月9日,中山陵园管理处向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管理处报告,拟请将旧档案中失效文件、簿册及印信予以作废。市政府园林管理处接到报告后,虽然同意中山陵园管理处的意见,但认为该批文件涉及面广、关系甚大,审慎起见,他们报市政府核示。就此,南京市政府办公厅给出批示:“园林处所送拟销毁之档案清册目录中,有很多是有保存价值的,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无用,但实际上仍有参考之用,因此仍宜保存,不可销毁。”[1]批示被迅速传达到中山陵,档案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这次危机,得以完整保存。后来,工程合同、杂项档案和“拟予作废之件”由南京市档案馆保存;相关建筑的规划及施工图纸由南京市城建档案馆保管。

1986年,中山陵园管理处与南京市档案馆联合对中山陵档案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研究与整理,编辑出版了《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该书共65万字,以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主,选取330余份文件、信函和160多次会议记录及日记等档案史料,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将中山陵档案以汇编的形式出版发行。时隔30年后,南京市档案局(馆)、南京市城建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局孙中山纪念馆和南京出版社于2016年,再次对中山陵档案开展科学整理、系统开发。该项目为“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分为管理建设、文献、建筑图纸三大类,共编纂出版《葬事筹备》《陵墓及纪念工程》《陵园管理》《陵墓建筑》等12个专题15卷本,收录原始档案近千件,珍稀文献6册,中山陵墓和附属建筑的设计底图、蓝图566张。2016年版《中山陵档案》在内容上较1986年版《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更为丰富,在出版形式上采用彩色影印,完整地保留了档案信息,让一直具有神秘色彩的档案走近了普通读者。

中山陵园管理局还以中山陵档案为基础,编辑出版了《孙中山奉安大典》《钟山志》《民国名人与中山陵》等50余本200余万字的书籍。其中,《钟山志》成为全面了解紫金山历史变迁的百科全书;《中山陵园史话》因资料翔实、准确,成为了解中山陵园历史变迁的必备读物。

举办展览也是档案宣传及利用的重要途径。中山陵园管理局与南京市档案局先后合作举办“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图片展”“钟山风雨——中山陵发展变迁70年图片展”等专题展。2016年,“双城记忆——南京·广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档案史料展”在南京、广州两地同步展出,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观展人数突破20万人次。该展览还在美国夏威夷四大都会馆、明伦学校、希尔顿酒店等地进行交流展示,受到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引发强烈共鸣。

三、新形势下开发利用中山陵档案的思考

中山陵档案与一代伟人孙中山密切相关,揭示中山陵及陵园31平方千米范围内诸多建筑的建造及历史变迁。新形势下,中山陵档案收藏单位应积极合作,深化中山陵档案的研究和利用,在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打造中山陵公共文化空间、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强化中山陵档案保护,更好地服务文化遗产保护

中山陵是近代中国新民族风格建筑的开山之作。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评价中山陵在建筑领域具有“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的特殊意义。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建筑、美学价值,中山陵于2016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此外,藏经楼、音乐台、行健亭等多处都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档案既包括南京市档案馆馆藏,即已经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档案,也包括没有被列入的部分,如南京城建档案馆所藏中山陵及纪念建筑图纸等。中山陵档案保存了中山陵及陵园内多处文化遗产原始设计、建造等的第一手资料,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维修及修复提供了原始、准确的信息来源。以中山陵为例,从1960年代开始的历次维修,无一不是借助中山陵档案才得以顺利完成。藏经楼三民主义碑廊中138块碑文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其在1980年代的修复中能做到“修旧如旧”,南京市档案馆馆藏碑文原稿功不可没。

为更好地做好陵园内以中山陵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中山陵档案收藏单位应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一是建立中山陵档案库。将重点建筑的相关档案尤其是图纸进行复制,并进行妥善保管,主要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维修、修复。二是推动建立网上“中山陵档案馆”。以电子版中山陵档案为基础,建设网上档案馆,并逐步将孙中山、民国名人的档案吸纳其中,打造全球化的孙中山、中山陵档案研究和交流平台。

2.深度解读中山陵档案,构建海内外游客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1997年,中山陵被列入全國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实境课堂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目前,中山陵所在的钟山风景区也已经成为具有公益性、开放性、现代性和便利性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相得益彰。

其中,景区内8大免费公园、18个特色文博场馆,成为海内外游客观光、休闲、游览的文化空间。目前,每年到中山陵参观游览的游客超过1000万,中山陵成为展示南京城市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文化是景区的灵魂,也是景区最深层次的吸引力。大量的原始档案蕴含着鲜为人知的规划、设计及建造匠心,深藏在档案里的文化、历史及精神正是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需要我们深度挖掘并加以传承。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山陵档案的深度研究及解读。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视角开展专题研究,对中山陵等文化遗产的建筑、历史、文化内涵等进行再发掘。另一方面应探索研究成果的转化,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

3.探索中山陵档案利用新模式,更好地发挥海峡两岸重要桥梁纽带作用

中山陵档案由于其时代和内容的特殊性,也是海峡两岸重要的历史和情感联结。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融合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和共同福祉。孙中山是目前海峡两岸唯一没有历史争议的伟人,中山陵是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纽带。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在中山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上指出,中山陵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山陵作为“两岸交流基地”发挥的特殊作用是不可替代的。[2]作为对台重要窗口,中山陵在历史和政治上的独特地位,让其成为两岸交流的风向标。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破冰之旅”,让中山陵成为世界的焦点。吴伯雄、宋楚瑜、洪秀柱、郁慕明、郝柏村等台湾高层人士都曾专门拜谒中山陵。多年来,中山陵持续与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华伦理学会、中华青雁基金会等文化机构或团体开展文化交流,推动了对台民间交流及人员往来,对于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形势下,我们一方面应积极探索中山陵档案的利用途径,让其成为入岛文化交流项目的重要元素和文化入岛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大与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等机构合作,探讨双方在档案领域的合作,增进人员往来及交流,为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王璐,周健民.从“疏迁物资”到“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中山陵档案传奇[J].档案与建设,2020(8):91-92+90.

[2]中国新闻网.南京中山陵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EB/OL][2011-11-12].https://www.chinanews.com/ tw/2011/11-12/3456054.shtml.

猜你喜欢
中山陵陵园南京市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刘辉
遗产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
挖藕
试论中山陵建筑的东西方文化因素
陵园绿化配置与维护探析
南京市长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南京中山陵蜡梅资源及应用研究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