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林 高世杰
[摘 要] 文章聚焦创造价值、缓解缺员矛盾、提升服务能力等维度,突破传统意义“积分”概念,将电网企业供电所“责任承包+工作积分制”进一步深化,创新构建了一线员工“大积分”体系。“大积分”体系涵盖承包价值制、柔性用工制、工作积分制的模拟商业化积分绩效运营,实现电网企业一线组织从“大锅饭”到“自主经营”的转型升级,实现考核更精准、激励更直接、约束更有力。
[关键词] 电网企业;供电所;积分;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04-0073-02
当前,能源革命与供给侧改革给电网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改革新形势、服务新要求成为电网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供电所作为供电服务的最小最前端单元,是电网企业的前沿窗口,是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桥头堡,是深入推动国网战略目标落地见效的落脚点。一线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0%,是公司最庞大的基层组织细胞,绩效考核是盘活基层人力资源效能的重要抓手。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对于供电所等业务一线,面对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应聚焦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应对挑战,切实把经营业绩思想、创新发展思维和精益管理理念贯穿经营全流程,深化应用工作积分制、承包责任制,坚持“按绩分配”,不搞平均主义,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真正树立“业绩是干出来的、工资是挣出来的”理念;另一方面,发挥基层的主体作用,抓大放小,合理放权授权,为基层松绑减负,深挖潜、多创效,切实为基层一线“赋能”,激发一线员工工作活力和创新创效积极性[1]。
一、电网企业工作积分制概述
工作积分制考核主要基于劳动定额考核法设计而成,以劳动定定额为基础,由班组长和员工共同明确每项工作完成的积分量。它综合了全视角考核法中多角度评价、等级评级法中合理拉开考核差距、排序法中的定性评价简单易行等方面的优点,主要应用于供电企业同类班组一线员工量化考核。2012年,国家电网统一规范了各类员工绩效考核模式,一线员工采用工作积分制考核模式,建立工作积分与绩效工资挂钩的分配机制。自国家电网施行一线员工工作积分制考核模式以来,各单位积极贯彻,普遍建立了一线员工工作积分考核机制。
(一)一线人员工作积分制主要内容
工作积分制,以作业时间为基础,以工分为计量单位。电网企业实行工作积分制考核,通过优化工作量化计量方法,根据一线员工实际完成的任务量确定个人积分总量。
1.梳理标准任务项目
按照工作类别,梳理形成各标准任务项目对应的积分值,作为一线员工劳动价值的计量基础。
2.选择工作积分方法
根据各标准任务项目的特点,采用计时、计件或标准定额等积分方法,确定工时、工件、标准定额与积分的换算标准。
3.设置积分修正系数
标准任务项目对应的积分值体现了不同任务在标准环境配置下的工作量,但实际工作中还涉及任务角色、责任风险、工作环境、工作质量等影响因素,需要设置相应系数作为修正。
4.建立标准任务积分指导库
统计分析、对比各地区一线员工标准任务项目积分值,形成《一线员工标准任务积分指导库》。
(二)推行工作积分制的难点痛点
虽然工作积分制在电网企业一线员工中已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和配套措施,但实际使用中也暴露了不少弊端。
1.积分体系操作与实际不相匹配
随着“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全面推进,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及复合型员工的特点导致绩效考核难以细化和量化,且不同供电所的基础条件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不同。一是现行的“责任承包+工作积分制”绩效考核模式,过于复杂的积分考核方式和标准量化的积分库经过一段时期后,极易出现“系统性退化”,更新维护工作量大、操作使用难度大,难以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二是从供电所人员结构、员工素质来看,所长、副所长的配备较为到位,整体素质较高,一般员工整体结构学历、技能水平较低,老龄化问题突出[2]。
2.积分制停留在供电所员工层面
责任承包积分以管辖客户数、设备数为准,工作职责积分以固定的管理职责为准,这两部分积分相对固定,工作质量积分以减分为主,正向激励不足。对一线员工而言,主要开展量化工作任务,缺乏独立创造价值的劳动手段,影响一线员工的日常工作、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不利于工作开展。因此绩效体系设计既要做到有效考核,又要兼顾正向激励、正向引导。
3.积分体系缺乏统一的价值量纲
同一供电所有自己的积分标准库,依照本供电所民主讨论制定,同一类型工作内容,不同供电所衡量的尺度、角度都不同,积分标准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积分量纲,积分标准由各供电所自行確定,对难度系数、地区系数、角色系数、艰苦系数等认知天然存在偏差,相互之间难以准确横向对比,且积分无法互认和流通。在现有电网企业缺员的现状下,不利于统一协调指挥一线工作,不利于更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效益。
4.单一自主绩效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不相适应
由于受监管政策、电力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供电所成本性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渐增加,对供电所自身的经营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供电所一些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传统的供电所业务发展更加侧重被动执行,缺乏主动管理意识,影响了电网企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生产的效率,进而影响了供电所的经济效益。“责任承包+工作积分制”绩效考核体系是电网企业将考核权限下放,形成薪酬绩效自主模式,但是供电所经营管理仍是职能性管理模式,自主性不强。
二、供电所“大积分”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聚焦创造价值、缓解缺员矛盾、提升服务能力等维度,突破传统意义“积分”概念,将供电所“责任承包+工作积分制”进一步深化,创新构建一线员工“大积分”体系。“大积分”体系涵盖承包价值制、柔性用工制、工作积分制的模拟商业化积分绩效运营,采取存量积分包干、增量积分分红模式,两种积分之间按照统一价值量纲进行度量,实现“工作互通、价值互认、积分流通”,解决柔性用工带来价值互认(相对值)和工作积分带来贡献度量(绝对值)难题。同时,健全组织、职责、风险防控等措施,实现一线组织(供电所)从“大锅饭”到“自主经营”的转型升级,实现考核更精准、激励更直接、约束更有力,做到薪酬分配公平、公正、客观,提升经营管理效能。
(一)模拟商业化运营,上提“积分”价值
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供电所,引入市场化经营、商业化运作思路,让供电所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责任中心,构建价值共享机制,持续发挥经济“撬杠”作用,让供电所及员工成为公司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发挥团队的价值互补、能量聚集、资源整合、自动协同的作用,提升公司效率效益。
(二)搭建组织模式,形成“大积分”体系
按照“公司(决策层)--经营单元(管理层)--模拟合伙人(执行层)”三层架构,提出“大积分”理念,将公司与经营单元之间、经营单元与模拟合伙人之间、模拟合伙人与一线员工之间工作价值(相对价值、绝对价值)以“大积分”形式进行标准化度量,包括承包價值积分和员工工作积分两个维度,并将“柔性用工”嵌入其中。
1.构建“三层”积分管理模式
按照“自主经营、分级管理”原则,构建“公司--经营单元--模拟合伙人”三层积分管理组织架构。一是公司决策层面,成立公司“大积分”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参与。其他部门主要负责监督、决策职能(裁判员);二是公司管理层面,即经营单元(供电所、班组),其与公司之间是“刚性管理”,按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分解年度(季度)指标;三是公司执行层层面,即模拟合伙人,其与经营单元之间是“柔性管理”,通过签署“绩效合约、经营责任承包书”等形式,将年度(季度)经营指标分解到一个个小的“阿米巴”上。
2.构建“两类”积分管理机制
在积分上,将承包价值积分与员工工作积分统一起来,形成“大积分”体系。承包价值积分主要以“责任承包”形式实现,主要在于衡量经营任务的相对价值,特别是同步嵌入“柔性用工”机制及其带来的工作价值认定和兑换问题;员工工作积分主要以“正负双向”形式实现,主要在于衡量员工工作价值的绝对值,作为薪酬绩效的依据。
(三)明确价值积分,推动承包价值一体化
基于供电所缺员现实状况,建立跨供电所的“劳务内委”有偿服务激励方式。探索尝试“抢单式”成本管控规则,鼓励供电所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富有余力的人员可以承接其他供电所的抢修、报装业务,实现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从而更好地调动供电所内各个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对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增加供电业务经营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设置质量系数、地区系数、角色系数等调节系数,采用不同计分方法,对生产检修类班组计划式、团队式的工作任务,采用计划派工积分法;对供电所、城区用电服务类班组末端业务融合作业任务,采用责任区分配积分法;对风险大、技能要求高、作业复杂的工作任务,采用任务胜任积分法;针对临时性、简单的作业任务,采用任务认领积分法。
(四)深化积分应用,树立鲜明的考核导向
工作积分核心在于精准衡量员工工作价值贡献,以“业绩+贡献”为导向,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破传统“重结果、轻过程”惯性思维,兼顾过程,严控结果;以激励处罚结合、考核责任到人、操作方便实用为基本准则;绩效工资按照月(季)度预兑现、年度清算的方式进行,月(季)度根据供电所完成业务情况、财务核算情况预兑现;年度根据财务核算的利润总额进行清算,树立“多劳多得、奖勤罚懒”鲜明导向,做到考核精准化、全程化。
三、研究结论
文章突破传统意义“积分”概念,将供电所“责任承包+工作积分制”进一步深化,创新构建一线员工“大积分”体系,实现“工作互通、价值互认、积分流通”,解决柔性用工带来价值互认(相对值)和工作积分带来贡献度量(绝对值)难题。
参考文献:
[1] 陈威.电网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探究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09.
[2] 李世国.推行绩效考核积分制实现工商工作优绩高效[J].工商行政管理,2010(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