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养和医院(466232)李艳敏
分娩是一种极其痛苦的自然生理过程,特别是对初产妇,因胎儿需经子宫娩出,可造成子宫口扩张,牵拉子宫韧带,产妇通常会产生剧烈疼痛感,同时随宫颈口张开,疼痛会不断加剧,极易出现宫缩乏力现象,不利于顺利分娩[1]。会阴侧切缝合是一种常用自然分娩助产方法,可减轻会阴损伤,缓解盆底组织损伤,且可避免胎头压迫,降低分娩损伤及新生儿窒息风险[2]。现阶段会阴侧切缝合方法众多,但为减少会阴缝合用时,缓解切口疼痛,采用科学、合理的侧切、缝合方法极为关键。有研究表明,常规会阴侧切因组织切开多,延长缝合时间,增加出血风险,且缝线被机体吸收需一定时间,可能造成广泛的组织反应,严重甚至可出现组织感染,加重产妇疼痛,延缓切口愈合[3],故应用有一定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进步,孕妇对分娩质量需求逐渐上升,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与真皮血管网平行,对皮肤切口血管影响较小,可一定程度减轻会阴损伤。本研究选取我院顺产孕妇87例,旨在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对产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时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7例顺产孕妇(2019年3月~2020年2月),其中行常规会阴侧切缝合的43例为常规组,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的44例为改良组。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常规组孕周37~42周,平均(39.62±1.05)周,年龄21~33岁,平均(26.87±2.79)岁,体质量指数(BMI)24~30kg/m2,平均(26.78±1.29)kg/m2;改良组孕周38~42周,平均(39.89±0.86)周,年龄22~34岁,平均(27.65±2.75)岁,BMI 24~31kg/m2,平均(27.23±1.51)kg/m2。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术前两组均给予常规会阴消毒,5%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①改良组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垂直点选择为产妇及左侧会阴部,做1条引线(20°~30°)于垂直点左侧,子宫收缩间隔期,依照胎儿大小,行会阴壁剪开,切口长度在3~4cm左右,如果出血较多,以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娩出胎儿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皮肤、肌层、阴道黏膜,回到病房后,给予抗感染治疗。②常规组行常规会阴侧切缝合,以左侧会阴部及产妇为垂直点,垂直点左侧做1条引线(45°),其余操作同改良组。
1.3 观察指标 ①切口愈合优良率。②比较两组失血量、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产后2d疼痛情况,疼痛以VAS评分评定,总分0~10分,得分和疼痛程度成正比。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切口愈合 改良组愈合优良率95.45%(42/44)高于常规组的79.07%(34/43),差异显著(P<0.05)。
2.2 手术指标 改良组失血量少于常规组,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后2d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附表。
2.3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改良组2.27%(1/44)低于常规组的18.86%(8/43),差异显著(P<0.05)。
分娩过程中,产妇会阴部可受到较大压力,极易出现裂伤,如果未及时控制,产后可能引发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等并发症。因此临床需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以防止会阴部损伤,降低产后并发症风险,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会阴侧切缝合为现阶段临床常用助产方法,能有效保证顺产,预防会阴严重裂伤,在产妇顺产中有广泛应用,调查显示,产科手术中会阴侧切术占比约为80%[4]。其通过切开会阴壁,能显著降低会阴所受压迫,以预防会阴裂伤,缓解疼痛。但会阴位置特殊,与肛门、尿道相临,且直接连接阴道,部分产妇排泄过程、分泌物极易造成切口污染,引发创面愈合,延迟切口愈合,不利于产妇生活质量改善[5]。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适的会阴侧切方法极为重要。
附表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附表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切口愈合时间(d)改良组 44 8.76±1.45 19.34±3.87 3.61±0.96 2.58±0.79 5.18±1.31常规组 43 12.28±2.65 30.12±5.43 5.42±1.27 4.25±1.02 9.27±1.56 t 7.710 10.683 7.510 8.549 13.255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n 缝合时间(min)失血量(ml)产后2d VAS评分(分)住院时间(d)
会阴侧切缝合是一种有创治疗手段,术后产妇均需面临切口愈合问题。产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风险质量、缝合技巧关系密切,女性会阴是由筋膜、肌肉、皮肤组成,表层为皮下脂肪、皮肤,浅肌肉层为括约肌、肉层3对肌肉,即中心腱。而常规会阴侧切缝合主要沿45°引线切开会阴侧壁,切口与中心腱距离较远,切口深、张力大、肌组织厚,且该部位存在丰富血管,故术中组织损伤较大,失血量较多,不利于产后恢复[6]。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采用20°~30°引线,与常规术式比较,更接近中心腱,且肌组织层较薄,只存在部分神经纤维,故能有效减轻产后疼痛;同时其切口深度浅,能减轻血管损伤,进而可减少失血量,促进产后恢复;此外切口位置组织薄,便于切开,有助于减少缝合时间,降低切口暴露时机体刺激产生,减轻创伤,促进康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切口愈合优良率95.45%高于常规组的79.07%,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常规组的18.86%,失血量少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缝合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后2d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应用于顺产孕妇,可减轻机体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缝合时间,减轻产后疼痛,促进切口愈合,加速康复。同时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还需注意:①术前确定切口长度、扩展性,有利于防止切口过长而引发不必要损伤。②手术时机宜选择为胎头回缩期或宫缩间歇期。
综上所述,顺产孕妇应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具有失血少、缝合时间短、疼痛轻等优势,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产后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