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摘 要: 国家市场化体制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化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其次分析了目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人才培养 体系构建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形势下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从注重人才技能,到注重人才综合素质,成为各行各业对人力需求理念的重要转变。为了更好地提升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人才培育成效,高校需要加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结合市场需求及变化等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增强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目前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加强新形势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现状与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1.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协同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彼此加强沟通交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
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对推动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将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融合起来,围绕人才培养等不断优化培育模式和培育路径,对增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意义重大。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转移,通过将研究和开发成果等融合起来探究,不断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发展机制,全面提高人才成长效率,更好地推动知识和实践的有效融合。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高校和社会等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设和实施,是新形势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对高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高校人才培育机制创新,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通过加强产学研实践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资源等支持,有助于全面夯实高校人才培育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化素养,为未来成长就业等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应用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特色化水平。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不断优化产学研教学机制,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能动性,促进高校人才培育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提高人才综合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为他们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奠定更深厚基础,提高人才培育效率和未来适应岗位与社会需要的能力。此外,从国家层面看,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有助于统筹地方资源,不断结合地区发展实际等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视角进行资源整合,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新路径,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特色化水平,全面厚植发展基础。
2.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当前随着国家市场化体制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高校围绕人才培育等方面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产学研结合育人模式的应用更加普遍,通过对现行的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模式目标不够确切,存在同质性。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在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了育人方式的具体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具体分析在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整体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往往是結合高校或者企业等的需求实施,甚至很多高校为了实现相关的实习任务目标等被动开展协同工作,理论教学、课程实践等方面没有全面融合,部分高校在基地建设等方面重视度不够。有的为了完成相关的创新成果或基地申报等被动设计相关的项目组织实施,为了应用而应用,没有充分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在基地功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同质化问题,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协同共享,影响产学研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
2.2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政策落实不够精准。
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结合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和目标要求等完善相关的培育机制,加强政策的精准落实,才能更好地确保实施成效。但是目前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从培育人才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围绕复合型人才培育的目标不断探索,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高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完善产学研人才培育机制的角度配套制定制度,虽然学校和一些企业、科研院所等签订了相关的育人协议,但是很多细节考虑不到位,在合作方式、运行模式和如何加强规范化运营等方面缺乏经验,难以提升实施成效。
2.3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加强产学研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实施,需要加强组织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权责分配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建立健全相关的量化考核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还有学校内部教师等队伍建设和权责分配等方面相关制度不够明确,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成果等忽视教学,一些企业为了利用高校的资源等,在协同育人等方面存在应付等情况,没有形成专门的、权责分工明确、资源有效共享的管理育人平台,不利于解决合作等方面遇到的冲突或矛盾。
2.4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风险控制不到位。
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紧密结合市场形势的变化注重信息的整合分析,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人才培养等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但是当前由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三方在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等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合力,在人才培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另外,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需要依靠产学研三大主体进行资金支持,目前在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控制机制和风险防控举措,不利于构建产学研合作育人综合管理格局。
3.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优化对策
为了不断提升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成效,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优化:
3.1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准定位。
要围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强市场形势的分析,对高校的发展实际和战略发展规划等进行统筹安排,政府等应当围绕产学研结合培育工作的开展等完善相关的组织保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对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政府要给予大力扶持,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到高校产学研人才培育工作探索中,形成强大的资源共享和保障机制。各地区高校要围绕合作育人基地的建设等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从人才的培育、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清晰的目标导向体系,立足市场需求制定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高素质人才培育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在目标的确定方面高校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加强系统分析和统筹谋划,对以往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规划,明确产学研人才培育模式的实施专业、路径和具体要求等,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3.2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体系创新,创新政策保障机制。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等健全机制,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育的有效性。为此应当加强机制创新,结合目前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加强各个主体的关系协调,完善沟通管理平台,引导各级部门统筹优势,实现无缝衔接。产学研各个相关部门等要围绕统筹机制建设加强沟通和协调调度,对各方可能存在的利益矛盾或纠纷等提前分析,以此为基础从协同育人角度出发进行矛盾调和,共同制定相关的人才培育、利用和评价机制等,将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应用与项目评审、成果转化、学科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制度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培育的有效性。另外,要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配套实施政策的建设,各地区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深入分析地方资源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地方政策应当出台更加特色化和针对性的专项扶持政策,设置专门的经费补偿机制,为特色项目的开展、中小企业参与科研项目合作及行业公共性项目的开展与技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强大的保障支持,以政策的方式确保经费保障有序落到位。值得一提的是,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要突出特色性,避免同质化的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积极结合市场改革发展的前沿和高校改革面临的形势,对各方面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地区的资源和三方优势等,共同研究特色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法和育人体系,在高校专业课程打造、高校实践基地建设、企业与社会平台或基地建设、特色化产业发展项目的开发等方面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成果,推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程有序持续开展,全面提高项目特色化发展成效。
3.3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的完善。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组织实施,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的共享,才能更好地确保培育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为此应当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将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人员融入组织架构体系中,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引导他们明确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要求和基本原则,注重过程沟通,加强合作领域项目的开发和技术探索,完善规章机制,引入监督机制,对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和优化。另外,要围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断整合相关的信息功能,完善相关的功能模块,实现理论、实践等资源的线上线下并行开发,切实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此外,还需要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加强相关参与人员的培训,在師资力量建设、项目建设开发与运营等方面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运作模式等,更好地为人才培育工作的开展和项目成果的转化利用提供稳定强大的人力支持。
3.4加强运行模式的优化。
要围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针对项目的运行管理等从计划到实施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避免发生资金挪用等风险。同时围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等争取更多金融部门的支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持续注入等多元化合作方式为切入口,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强大的资金动力支持。此外,还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机构平台的合作模式创新探索,注重开展实体化运营模式的创新探究,推动成果向实体运营等方式转化,构建利益协同、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围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情况,依靠第三方力量加强评价,建立完善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严格实施动态考核,及时发现产学研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便于优化改进。
总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系统规划、稳步实施、特色开展和加强检验,才能更好地保证实施成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等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宏观指导,强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与系统化实施,不断优化发展机制,创新管理体系,注重风险隐患排查与规范化管理等,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才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提高人才培育成效。
参考文献:
[1]马萍萍.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19(04):42-43.
[2]洪林,夏宏奎,汪福俊,叶美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与保障机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9(04):74-76.
[3]崔欣,乔梁.产学研企协同培养视角下文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19):232-233.
[4]王洪光,郜江涛.关于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234-235.
[5]马连湘.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山东高等教育,2015(03):88-89.
[6]李永涛.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机制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0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