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达
摘 要: 隐喻是人的思维模式,非言语隐喻与言语隐喻共同架构隐喻式思维活动。本研究探讨了非言语隐喻的生成和特点,以情绪隐喻为实例探讨非言语隐喻的身体基础和解码模式,分析非言语隐喻的建构意义。目的是拓宽隐喻的研究范畴,从人的个体化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模式隐喻和情绪隐喻,为隐喻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非言语 隐喻 情绪
隐喻属于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是隐喻的载体之一,确切地说符号是隐喻的载体,因为隐喻不仅仅由单一的语言符号一种形式来体现。隐喻是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思维化过程。目前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受到关注。在交际过程中单一的语言模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非言语隐喻指除语言模态以外的其他隐喻,非言语隐喻同样是人的隐喻思维的体现,但在学界单独探讨非言语隐喻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主要研究有文巧平从事件框架下探讨情绪隐喻[1](205-208),王亿本借助视觉或听觉非言语符号探讨隐喻新闻的真实感[2](127-133);Seitz研究手势和面部隐喻信息补充语言隐喻[3](321-331);Klima从手势语言的非文字交流研究隐喻[4](105-132);Alessandroni做非语言和非书写隐喻实例化,与人类前语言和文化隐喻思想的研究[5](618-642)等。非言语隐喻更加关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隐喻行为,如情绪隐喻、手势隐喻等,尤其是儿童在前语言期的行为隐喻。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非言语隐喻的特征和意义建构,拓宽隐喻研究的二元结构,采用多空间视角看待人类的交际行为的情绪隐喻化思维过程和体验的建构机制。
1.言语隐喻与非言语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观点看,隐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行为,可以摆脱语言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思维方式。Lakoff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可以理解为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语言是第二位的,映射是第一位的”[6]。典型的隐喻研究忽视了儿童和成人对隐喻关系产生和理解的内容,认为隐喻是对已有的基于语言的概念的迁移。这一趋势导致了一种狭隘的理解,即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文字、音响的符号系统。一直以为声音或书面语言符号是唯一主要的隐喻范畴,但意义并不是语言特有的支柱。意义,包括非字面意义,继承于文化的其他符号系统,包括音乐、非文字的舞蹈动作美学。从人的个体化来看,人的行为、手势同样体现隐喻意义。中国新年除夕夜放爆竹,驱鬼辟邪。婚丧嫁娶要择日选时,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一种习俗形式,该习俗以陰阳五行和易经为基础,符合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拟人和拟物的生命隐喻意义。
Tunner, M.,& Fauconnier, G.进一步指出:“由始发域向目的域映射的双域模式,实际上只是一种更普遍的多空间概念映射模式的一部分。”[7](183-204)大脑处理隐喻关系的能力可能依赖于中枢齿形机制,这些机制将不同认知领域的感知或概念联系起来,这些感知或概念主要依赖于大脑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8]。例如,人打针会有疼痛的感觉。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形成人的生理反应。疼痛点源自打针的皮肤,疼痛和局部皮肤建立疼痛联系,心理作用相互结合。根据多空间模式理论可以进一步阐述为,打针的部位和心理作用共同投射到另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所谓的交融空间。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行为方式都体现了个体化的隐喻思维,例如,舞蹈、游戏、砍价等行为。在人类交际行为中都体现了隐喻的概念映射和非语言隐喻的印记。
2.非言语隐喻的符号文化特征
言语隐喻和非言语隐喻存在既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的关系。有时非言语表示的意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感觉符号。皮尔斯认为符号存在于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各种互相关联的事物共同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符号代表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每个符号的意义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们赋予某个符号一定意义,是约定性的。因此,符号具有两个性质,即约定性和差异性。在符号系统中,符号的意义只有在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三个关联物相互联系中才能体现出来。符号是客观事物与抽象意义之间的媒介,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
符号体现在人类交际的方方面面。一个礼堂与作为礼仪庆典活动的功能是结合在一起的。当这种联系建立起来以后,该建筑就成了一个符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文化象征意义。各种建筑和环境对人的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物和环境是符号的集合体,通过体验认知给人不同的生理感受。当这种体验形成无意识的存在,作为符号化的语言表征就会隐喻化个体感受,促使隐喻思维的产生。中国古代吉祥的图腾常出现在衣物、瓷器、家具上,隐喻吉祥如意。端午节用插艾蒿祛除病邪。从行为理论来看,艾蒿是媒介关联物,驱除疾病是对象关联物,人们自发地把二者联系起来,隐喻思维起到沟通二者的桥梁作用。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隐喻化思维不同,隐喻的运用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3.非言语情绪隐喻构成
3.1认知体验基础
隐喻是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表征方式。人们通过体验产生感知,区别于他人或者事物的不同,再通过各种感知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人们与外界接触时,大脑会储存相应的听觉、视觉或者运动相关信息,因此会有相应的记忆,可以不断回忆,从而让大脑的思考区域得到激活运用。这些过程是人们对环境活动产生的概念模拟。有心理学家指出,从儿童时期开始,人们的感觉运动系统和自身的相关经验是共通的,并且会接受大脑的神经连接,从而获得数以万计的隐喻,然后通过概念分解为分子隐喻。
通过上述阐述,思维的本质是知觉性的,生活中的一些抽象概念,比如时间、速度,都是人们在某一时刻的特定感觉或者情感的心理模拟情境再现,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人们通过视觉、动觉、感觉经验的积累,通过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外部世界相关基本感知,这是一种对隐喻模拟基础的理解。人们的身体体验如运动、听觉、触觉和压力等抽象感觉,是隐喻模拟的一部分。人们的体验会通过隐喻被模拟再现,影响生理反应,之后通过人们的外在情绪表达出来,比如高兴、伤心、哭泣都是隐喻模拟影响下人们的真实情绪。人们情绪的身体基础是隐喻的身体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情绪就是大脑运动神经经验的隐喻模拟再现。
3.2非言语情绪隐喻的生成
隐喻中存在目标域概念,是一个概念的隐喻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这些概念域是域源,它们共同组成目标域。它们都不是人们的语言隐喻中的情绪生成,本质是一个行为向一个目标域的映射反映,是人们亲身体验的隐喻源头向实践行为的映射。语言功能的不断完善,会对人们的心理建设产生相应的影响。言语交际中意义的构建存在概念合成的过程,来自两个或多个输入心理空间的结构被投射到一个新的空间,即合成空间。整合衍生一个在输入空间中并不存在的新显结构。来自各输入空间的要素使那些原本在孤立的输入空间中并不存在的关系,在整合空间中成为可能。新显结构是指经整合后而产生的合成空间框架,即对言语意义的最终构建。概念合成理论同样能解释非言语事件或行为的理解。
3.3非言语表达与情绪隐喻的建构关系
非言语表达形式可以通过多种信道手段,如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实现,体现人类对物理世界、心智世界和社交世界的隐喻化表达。人们的情绪生成和隐喻理解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以人们的身体和情绪为基础,隐喻才会被使用,可以说人们的身体和情绪是隐喻的载体,也是隐喻理解的基础。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系统感知外界,并且与外界产生相应的影响,回到外部世界。
每个人对不同的行为事件会有不同的隐喻理解,这些不同的隐喻理解会左右人们的不同情绪。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和百科知识的不同,对同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梅雨季节,情绪低落的人多,自杀率高。环境对人的生理产生反应,人们对梅雨的理解存在大量的隐喻信息,暗示阴沉、压抑等负面情绪。由此可以得知,身体体验也是情绪产生的动力,隐喻会促使不同情绪的产生,而且人们的情绪会对一些事物行为的隐喻产生相应的影响。人们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心理暗示对身体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积极心态促使人的情感趋向向上,形成正能量值,反映在情绪上是高兴、乐观、积极。相反消极的心态反映在情绪上是悲观、失望。人在高兴时的手舞足蹈、喜上眉梢等行为和肢体的表现都是情绪化隐喻的外在呈现形式。同样,人在情绪低落时、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同样是隐喻的非言语隐喻表征。由此可见,隐喻的思维表达不仅仅有语言一种表现形式,人的身体也是非言语表达载体之一,人类根据自身的体验认知积累了对隐喻的认知过程的理解。
4.言语隐喻与非言语情绪隐喻的协同表达
七情六欲是心理反应。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不同学派对七情六欲内容的描述有所不同。《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由此可见,人的情绪反应是身体的生理反应的体现,情绪反应通过人类的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化资源得以表征。在人类表达某种情绪体验时,个体根据自身对时间空间及非言语事件的理解和体验认知,表达情绪上的隐喻意义。下面根据七情的划分,阐释在言语层面和非言语的视觉层面的情绪隐喻建构。以绘本中图像行为对情绪隐喻的表达为例。
目前心理学通过EGG和相关心理实验研究已经表明,人的情绪表达在生理上具有不同的应激反应,但基本情绪间是否存在特异性,还没有论断[9](716-725)。在表达情绪的语言模態中,情绪的隐喻表达都是以身体生理反应和人的体验为基础的,人体器官承载了不同的情绪表征,如恐与胆,惊与肾,悲与肺,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体现在文字模态上往往出现与之相关联的表述,形成隐喻意义。图片模态中,往往通过背景与前景及意向复合的构图,图像中参与元素的互动及视觉参与者与制作者的关系,以及视觉模态层级概念的解读建构隐喻的意义。隐喻根植于人们的思维、文化和社会生活。语言隐喻是人类思维化的过程。非言语事件和行为同样是人类思维的表征方式,也是一个隐喻系统。非言语隐喻是以人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由源域投射到具体的事件行为即目标域的过程。在隐喻形成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反应会构成体验空间。在该空间内,人类通过体验认知,形成对隐喻的理解并产生情绪概念。情绪和隐喻的理解是互为支撑的。人们对某一种行为和事件形成自然的隐喻理解,并产生相似的情绪时,在言语隐喻和非言语隐喻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言语表达和图像中行为隐喻的呈现形式。
5.结语
如果隐喻被简单地概念化为语言的一种属性,那么在理解人类认知方面的进展将受到限制。隐喻是一种更广泛的认知机制。隐喻可能由几种“自然类型”组成,它们在一个连续体中交叉分类经验,从更感性(主动的、感知的、生理的和跨模态的)到更概念化(心理的、物理的、分类的、本体论的和空间的)。其次,这些过程在语言、图形和手势符号系统中被“捕获”。研究表明,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在各种非语言媒介中运作。因此,隐喻可能由一系列相关的认知机制组成,这些机制被带到不同的系统中。也许所有隐喻都涉及识别感官领域内部和之间的相似性,但也有一些隐喻增加了实质性的情感成分(面相学和心理、物理)或调用更高层次的类比能力(心理、物理和分类学)。因此,对非语言隐喻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层面,还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借鉴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更好地诠释非语言隐喻的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文巧平.隐喻理解与情绪生成——以事件框架下非言语隐喻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6(05).
[2]王亿本.反映、模拟与隐喻:非言语符号塑造新闻真实感的方式[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03).
[3]Seitz, J. A., & Beil in, 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on of physiognomic metaphor in photographs[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7(5).
[4]Klima, E. S., & Bellugi, and U. Wit and poetry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M]. In W. C. Stokoe(Ed.), Sign and culture. Silver Spring, MD: Linstok Press, 1980.
[5]Alessandroni Nicolás.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al Thought before Language: the Pragmatic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s in Action[J].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16, 51(4).
[6]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Turner, Mark and Gilles Fauconni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1995(10).
[8]Fordor, J. The modularity of mind: An essay on faculty psychology[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3.
[9]刘烨,王思睿,傅小兰.5种基本情绪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53(03).
项目:2019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儿童语用发展能力研究》(WY2019021-B);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英语整合视域下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研究》(JJB13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