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基于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背景,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在法律制度、法律规制、法律解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围绕预防机制建设、业务流程控制、追责机制建构三个层面,探讨了完善银行信贷风险法律防范机制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与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银行;信贷风险;法律防范
自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坚持以“支农支小”为中心加强金融供给、提供金融服务,持续推出新的信贷业务产品,由此也带来了供应链贷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装修贷款等风险,导致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亟须从法律防范机制层面入手予以完善建设,维护农村金融规范化发展。
1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法律防范的现存问题
1.1 金融法律制度缺陷
从金融法律体系层面入手,现有法律制度与规范性文件存在一定缺陷。其一,缺乏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价值,例如《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针对“无担保贷款”“借款人信用评级”所作出的规定赋予银行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相关描述具有高度概括性、缺乏实操方法的指导,易滋生道德风险[1]。其二,立法的可预见性不足,我国在金融立法上多秉持经验主义模式,以试验性政策、规范性文件代替法律先行,并且在政府外部监管的基础上缺乏内部控制法律的建设,无法维护交易成本与制度收益间的平衡关系。其三,监管法律建设存在滞后问题,以银监会为主体的监管模式与监管法律未实现完善建设,无法发挥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效用。
1.2 法律规制力度不足
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偏高,使得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环节的审查标准渐趋严格,并利用农村金融贷款保险实现信贷风险转嫁。然而在保险合同的条款设置上却无法保障银行与贷款人的平等地位,在实践环节转变为强制性合同、违背意思自治原则,究其原因主要为现有《保险法》的规制力度不足,法律制度仍有待完善。同时,当前农村金融市场普遍未能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体系,信用评级制度有待完善,在信贷风险分析环节片面关注影响借款人偿还能力的客观因素、忽视其主观还款意愿,进一步影响到对信贷风险的防控效果。
1.3 法律规范解读不足
2020年《民法典》正式出台,《担保法》与《合同法》随之一并废除,其原有内容多体现在《民法典》的物权篇,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务必引领信贷人员共同加强对《民法典》条款的梳理与深入解读,明确其中涉及的民商事规则的变化情况,全面掌握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流转、居住权对抵押权的影响、地役权对土地抵押构成的潜在风险、动产抵押规则变化所引发的合同文本修改等问题,提升对银行信贷风险的主动防范能力。
2 完善银行信贷风险法律防范机制的具体策略
2.1 重视预防机制建设
2.1.1 强化法规政策支持
基于信贷风险全过程管控理念,应通过夯实预防机制,筑牢法律防范机制的前台基础。首先,应以《民法典》为总领,结合《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文件搭建起完整的法律框架,结合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形态、农商行长远性发展规划及信贷业务实施情况,引导农商行积极探索出具有本行特色的信贷业务制度,面向信贷业务实施过程中借、贷双方的操作行为与合法权益,强化法律保障与约束,协调处理不同法律法规间的逻辑关联、避免产生冲突,推动农商行现有经营规范和信贷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法治化建设。其次,结合当前“三农贷款难”的现实问题,应当借鉴《民法典》及2019年实行的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三权分置”规定,通过将土地经营权纳入融资担保范畴内等举措,进一步扩大抵质押物的范围、加快农民资产流动,以此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融资需求,利用法律制度实现对信贷业务风险的有效分解,为农村贷款业务的多元化开展提供硬性保障[2]。
2.1.2 细化监管职责划分
一方面,应聚焦政府监管层面进行职能权限的明确细分。农商行原有监管模式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在农信社改制实施背景下使得省联社的行政化管理职能逐步被消解。2019年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淡化省联社行政管理职能、突出专业化服务功能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应当针对省联社的职能权限与责任属性作出进一步细分,针对其监管权的范围与面对风险的责任机制进行明确,既可以保障为农商行信贷业务的实施创设完善的监督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信贷风险的有效分解,构建起规范、科学的监管秩序。此外,还需注意把控好地方政府干预的尺度,着力强化中央金融监管力度,引导银监会充分发挥监管职能,规避因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引发的金融风险,维护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应面向市场化发展争取政策倾斜与扶持。考虑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性质为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在面向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资本逐利性问题的干扰,不利于营造健康的农村经济环境。基于此,要求以银监会为代表的监督机构在农商行转变发展模式、实行市场化运营的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指导,通过监事会的设立完善董事会机能、强化监督约束作用。从政府层面出发,应当面向辅助性金融服务体系进行法律法规的完善建设,由政府综合运用补贴、减税、风险补偿等专项优惠制度与政策,激发农商行开展金融扶贫的热情,依托政策扶持降低其信贷风险,更好地促进农商行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
2.2 加强业务流程控制
2.2.1 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鉴于当前农商行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上多遵循《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要求,但在实际信用评价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定与标准,易增加银行机构引发的操作风险,不利于监管部门职能的发挥,并且还易因贷款人信用不足滋生风险。基于此,应当积极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等国外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经验为借鉴,以《民法典》为基础,探索出与我国农村经济环境、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相适应的农户信貸评价标准,依托统一标准的确立实现对全国各地农商行信用等级评价的系统性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因人为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隐患。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应自觉加强过程控制,在贷前授信环节做好充分的信息调查与资料收集工作,结合农村“熟人社会”特征创设“农户互相担保”等担保模式,借此克服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信贷风险的有效转移与分摊。
2.2.2 实行信贷服务创新
考虑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多以农户、个体户等中低收入者为主体,因此农商行应当结合服务对象特征进行信贷服务模式的创新,针对贷款额度、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进行差异化编制,保障满足不同群体的贷款需求。例如,农商行可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性特征,基于“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原则创新开发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依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经营形式与产业布局,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定制化贷款服务,并拓宽抵质押物的范围,寻求真正具备实际操作价值与保障力度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以此实现对信贷风险的实时监测与科学预警,更好地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2.3 推动追责机制建构
2.3.1 内部责任界定
从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法律责任机制入手,通常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与道德素养对于信贷风险的发生与防控具有间接影响,因此要求银行自身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基于能级匹配原则进行各岗位人员的配置,重点加强对客户经理、信贷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保障实现信贷业务的合规操作,配合薪酬、职称激励措施,提升支农信贷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应当借鉴日本等国家对于银行业管理层责任机制的建构经验,建立起严谨的信贷问责机制,由省联社主导启动信贷风险案件的责任追究机制,秉持“一案四问责”等原则严格进行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依法采取惩罚措施、推动风险在组织机构内部的逐级分担,借此有效督促不同信贷业务环节的从业者与管理人员循规审慎用权履职,利用制度约束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降低农商行信贷风险发生概率[3]。
2.3.2 外部责任界定
从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监管部门与机构角度入手,当前多头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监管的重复性与空白性,影响到实际监管效能的发挥。因此应针对现行监管制度体系进行重构,由立法部门主导建立严格的信贷业务监管检查制度,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将其业务经营情况与各类分析报表进行上报,依托常态化监管机制的建设督促银行实现合规经营。同时,应针对监管机构的职能权限提供法律依据,重点强化省联社的专业化服务职能与银监会监管职能,在银监会现有市场准入控制、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权限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加快出台新的法规进行监管方式创新,并且在监管机构内部健全激励与追责机制,落实对监管工作执行过程的执法监督,督促监管人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约束自身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依托完善的追责机制维护监管执法活动的公平有序开展,借此强化对信贷风险监管末端环节的把关,更好地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3 结论
据银保监会统计,2019年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4.22%。鉴于农村商业银行持有自身财务可持续与服务三农的双重目标,因此更应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通过夯实预防机制、强化业务流程控制与完善追责机制建设,依托法律规制,最大限度地削弱信贷风险,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剑,芦凯,管德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环球市场,2018(2):23.
[2]李先龙,王光富.从法律视角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9(2):40-42.
[3]康鹏.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以楊凌农业示范区为例[J].西部财会,2018(5):42-45.
[作者简介]徐飞(1990—),男,汉族,江苏高邮人,本科,研究方向:法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