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琨
[摘 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大力推进银行理财业务,其能够丰富银行的业务运营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资金管理的首要选择。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银行的理财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想要促使银行理财业务继续高效开展,就必须要深入分析年度理财能力,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指明道路。基于此,文章针对年度理财能力展开分析,并将其视为切入点,同实际状况相连,提出银行理财未来发展的关键对策,从而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理财能力;银行;理财发展
当前,我国银行理财风险案件频发,受到了社会群众的普遍关注,给银行日常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与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由此可见,银行必须要对年度理财能力展开分析,才能够提出针对性、专业性的发展策略,在提升理财收益的同时,推动银行长远、稳健的发展。
1 年度理财能力分析
通过投资的角度来看,银行理财业务主要存在两大利好信息:其一,能够对股票直接投资。现在推行的监管政策中,规定银行的公募理财必须要通过基金的形式进入股市,能够进一步扩张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将收益的可能性增加。其二,能夠拓宽将理财的销售渠道。通常而言,投资人员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下,只能直接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投资人员还可以通过银保监会所认可的其他机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能够为银行拓宽客户广度带来一定的帮助。
通过销售的角度来看,银行同样也得到更为宽松的要求。首先,在推行公募理财产品期间,不需要再设置销售起点门槛。对于单一公募理财产品来讲,需要将销售的起点设置为10000元人民币,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银行几乎不需要再设置起售金额,这便意味着即使资金低于10000元人民币,同样也可以开展投资[1]。其次,在投资的方式方面,更是变得越发便捷,不再强制要求面签环节。以往为了对投资人员进行保护,相关政策要求投资人员在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期间,必须要前往网点柜台进行面签,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只需要通过银行内部系统的风险评估测试,便可以投资相应理财产品,能够提升投资人员购买理财产品的方便性、快捷性。最后,银行可以将不同收益、不同风险作为依据,从而对理财产品做出分级,促使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能够更具灵活性,同时,能够满足不同投资人员的风险偏好。银行现下理财业务的主要优势具体如表1所示。
另外,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发行约几百个,期限自3个月起直至两年不等,同时,正在不断扩张业务规模。伴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大力发展,银行正在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当前,在消费者群体当中,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理财品牌主要包含兴业银行的“万利宝”、中信银行的“理财宝”、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等。
通过调查发现,各银行普遍反映,在推行全新的理财产品初期,会影响到银行的存款。但是,从长远的层面看,理财产品的推行能够将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服务内容综合,丰富理财产品。同时,对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做出满足。
2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资单一,理财产品缺乏创新性
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在货币市场中投入理财资金,同时,在贷款资产中计入部分资金。但是,此种投资项目显现出一定的单一性,同时,也造成理财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银行由于受到相关规定、制度的约束,造成专业人才缺乏、营销模式阻碍等问题,对于理财产品开发的环境条件同样也受到制约,无法直接提升短期内理财产品的类型,造成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受到影响。另外,银行无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造成创新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2.2 投资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众多银行客户认为理财产品是需要在银行进行购买的,由于银行自身的性质,造成绝大多数的投资人员对于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的误解,觉得理财产品只有不断产生收益,才能够保障自身不会受到损失。而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对舆论导向做出管控,动用自身的利润,从而对投资亏损进行弥补,进而对投资人员的利益做出保障[2]。
2.3 银行内部风险管控薄弱
现如今,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客户追求高额回报的首选投资内容之一。但是,理财产品在设计产品、管理销售、客户关系建立等方面依然存在众多的风险,例如产品不成立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如果银行内部风险管控薄弱,就必须确立健全、完善的风险机制、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对风险做出防范与应对。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众多的风险,如何对理财产品风险做出防范,是必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3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做好理财业务服务的先行者
针对银行而言,其利润之源、发展之基、生存之本便是客户,西方国家银行早将以客户为主体、为中心的观念梳理,服务水平已经逐渐步入增加客户价值层面。总体而言,就是银行通过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促使客户能够增加收益、降低风险、保值资产。而对于我国的各大银行而言,其服务依然停留于第二阶段,方式不够便捷、程序不够简化,这会造成银行与客户面临风险。只有提升客户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才能够促使理财业务的服务开展更为有效。
3.2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理财人员
首先,应该分析国内的实际状况,并且将眼光放远,制订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始终遵循高标准、高起点的用人方式,在现有的理财工作人员当中选取实际工作能力强、专业理论知识素养高,同时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才,将其派送至理财业务第一线,并且建立横向人才的培训体系,强化优秀理财工作人员同证券机构以及保险机构之间的交流针对性,促使这些理财业务人员能够全面地掌握各项业务技能,能够真正成为为客户带来良好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建立理财行业标准,且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理财工作人员约束体系,对从业工作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将理财工作人员的职业道路强化,特别是要实行严格的理财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标准[3]。一是应该借鉴与参考西方国家对于考核理财工作人员等方面的经验;二是应该借鉴与参考我国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国家司法考试等较为成熟的人才选拔考试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对理财工作人员展开统一的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考试、金融理财师(AFP)考试,促使理财工作人员能够持证上岗,从根本上对低能人员进入理财工作人员团队的问题遏制。
3.3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银行想要进一步发展理财业务,最为关键的便是需要不断创新,银行需要将自身实际状况、市场需求作为依据,在与我国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将以往模式的制约、束缚打破,将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的合作强化,促使能够获取共赢的局面,并不是完全照搬或是单纯模仿其他行业的理财产品,从而达成“人无我有”“敢为人先”“胜人一筹”的目标。由此可见,银行必须要为支行提供一些创新的权利,将支行对于用户信息充足熟悉的优势最大程度发挥,从而开发出不同区域用户要求的新理财产品。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理财产品做出创新,例如将现存的理财产品起始金额、期限做出创新,促使用户能够将自身资金的流通性作为依据,从而展开科学化的选择。
3.4 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制度体系建设
将银行理财业务中,产品风险的法律保护做出完善与完备。同时,在理财产品的决策实践中充分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完善并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实现用户信息、银行、监管部门三方资源的共享。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以及流程,对理财产品自研发起,直至销售、兑付的整体环节展开风险分析、识别、测量、监管等工作,从而将风险管控的相关要求达成[4]。另外,需要确立严格的奖惩体系,将利益、权限、职责相结合,并且完善内控机制。
3.5 提升理财及相关产品的营销水平
首先,随着理财新规的颁布与发行,在其硬性的规定之下,银行的保本、保收益理财业务将会逐渐退出市场,而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存在一定代替作用的理财产品将会登上舞台。由此可见,银行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此类理财产品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促使能够将此类理财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其中主要包含引导曾经保本、保收益理财用户向其他保本类存款产品转变、大额存单的免税优势等。
其次,银行应该对各类潜在机构用户的投资需求特点做出全面梳理,并且将分类管理工作做好,针对不同机构的用户而言,与其投资的特点相结合,从而制定针对性、专业性的销售方案。
最后,建立跨银行渠道的交叉销售机制。例如绝大多数的中小型银行为了能够将获客需求实现,可以将其他银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进行积极代销,从而突破自身缺乏投研团队、产品缺乏等转型困难,通过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理财产品,加大获客的空间。
4 结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知,现如今,资本市场正在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促使金融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同样,也在改变着我国银行的金融格局。通过对年度理财能力展开分析以后可以发现,银行只有做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理财产品的创新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宽,才能够真正实现银行业务结构的优化。同时,为将来金融体系的改革带来一定的推进作用,实现银行理财业务的长远、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萬利,尹元福,冯学莲.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以商业银行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1):36-38.
[2]王峥.财富管理新时代下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展望[J].中国信用卡,2020(6):29-32.
[3]孙馨彤.吉林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4]冯廷宇,李维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