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翊
摘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正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当前,需要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国家行政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国家行政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和建议中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做为主要目标。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中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发展民主和健全法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为社会主义法治设定了发展方向、奠定了价值根基;而社会主义法治包含制度和观念两种样态,观念样态的社会主义法治承载着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制度样态的社会主义法治则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提供法治化形式。党的十八大以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程度不断提升。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才能使法律制度始终发挥着促进人民民主和维护人民权益的功效。二是要注重法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所谓系统性即要实现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法治教育各个环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所谓整体性和协同性即要整体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使其同向协作,形成法治合力。三是要推进针对重点领域和群体的依法治理工作。四是要突出问题导向和长远谋划,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而又关乎改革发展大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领域和群体开展专项依法治理。五是要加强网络空间的法治制度建设,保障网民权益、净化网络生态。六是要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依法管理和法治思维培育工作,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在法律的轨道上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体系
国家行政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国家行政体系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职能不断完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使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不断推进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体系,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横向与纵向的协调关系。国家行政体系由横向部门和纵向层级构成,各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协调配合对于国家行政体系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要秉持整体性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权责配比,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整体协调性,使各部门和层级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提升国家行政的整体效能。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体系不可避开对二者关系的正确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弥补市场失灵,从而使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相互协作、有机结合,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三是要处理好行政效率与公信力的统一关系。行政效率体现政府的执行力,关乎政府形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简化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探索提供“一站式”线下服务和“一体化”线上服务,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群众监督和绩效评估制度,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从而提升人民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
三、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社会治理是为建构和实现优良社会秩序而采取的指向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其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和协作化等特质,从而达到实现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满足公众多样需要的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征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转变,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和构建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至关重要。
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需要着手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不断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基层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关联,基层社会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探索,减轻基层组织负担,完善基层队伍建设,强化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帮扶与技术指导,将矛盾化解于基层,使基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场所。二是要依托网络技术赋能社会治理。在信息化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必须要充分考虑当下人民群众的“数字化生存”境遇,要积极开发各种网络政务软件,方便人民群众通过手机获取资讯和办理业务。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三是要探索将党的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将党建融入社会治理,是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要创新党组织建设,在精准把握党员信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网格化服务体制,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不是政府的“独奏曲”,而应是在政府搭台和指挥下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交响乐”。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完善的孵化机制和管理体制,并且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领社会组织的发展,从而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进一步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充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鼓起应对挑战的勇气、坚定树立奋发向上的志气、不断锤炼攻坚克难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在抵御重大风险挑战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进一步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要坚定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无论是抗击重大自然灾害还是处理重大灾难事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进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一调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抵御风险,这是我们的一大制度优势,应当将这一优势贯穿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全过程。二是要优化协调联动体制机制。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层级和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一方面要做好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工作,明确责任划分。另一方面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工作,根据各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专业优势,建立起包括灾害检测、风险预报、应急预案落实和监督等工作在内的体制机制。三是要健全群众动员和参与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防风险意识,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其防风险能力。与此同时,要健全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为人民群众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王维翊,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政府治理、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 张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