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药养老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基于湖北省的数据

2021-05-06 08:46李欣娅李灵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老年病康养医养

李欣娅,李灵珊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2019 年7 月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并且强调要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中。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十九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同时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布,我国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深,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在医养结合的政策鼓励下,将中医药融入养老产业不仅能够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还能为老年人提供温和有效的治疗保健方案。该文通过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将中医药融入养老产业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 研究方法

该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搜集了相关的数据和专家建议,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结果运用SWOT 分析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3]。

1.1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 年1 月对湖北省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该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共投放问卷171 份,问卷全部回收。

1.2 实地调研法

该研究对湖北省多地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各地的中医院、福利院和相关企业,对当地中医药发展状况、养老产业经营状况以及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深度调研。

1.3 专家访谈法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研究组积极地与当地各职能部门以及医院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中医药产业和养老产业医养结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共同努力推进中医药养老产业的发展[4-6]。

2 调研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可知,有88.89%的受访者愿意将中医作为预防保健手段,有52.05%的受访者生活圈内存在健康产业,并有较高的意愿接受中医药康养融合服务。另外有42.1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得知康养服务,有29.8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了解康养项目,说明在信息快速发展和传递的时代,网络和口头传播是民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而61.99%的被调查者倾向于居家养老,19.3%的受访者倾向于社区养老,14.62%的被调查者偏好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这也反映出人们对家庭的依赖心理,中医药养老服务也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同时,81.29%的受访者对养老护理人员也提出来较高的专业要求,这些要求也从侧面反映了专业人才的匮乏。此外,有63.74%的受访者希望康养项目能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关注,有超过1/2 的受访者期望可以降低康养产业的价格(57.31%),扩大其覆盖面(56.14%),而这一数据在职能部门的数据里也有所体现。高端养老服务和福利院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两极化,处于中间的老年人很难找到满意的服务机构[5]。

3 SWOT 分析

SWOT 分析是指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6]。该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度、认可度、依赖度以及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的需求和期望等多方面的问题,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作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象限图,见表1。

表1 SWOT 分析结果四象限图

4 盈利模式有待创新

4.1 优势分析

问卷调研发现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在治疗轻微病症和慢性疾病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中医药治疗。同时,多数老年人认为中医药治疗效果更加循序渐进,“一人一方”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对于老年病的治疗是更优的选择。而且由于老年人疾病通常是多种疾病合并,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更加温和的治疗方案,除了口服药物,中医药治疗还可以选择熏蒸、艾灸、推拿、敷贴、针灸等,这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治疗方案的选择。最后,中医药在治疗老年病和慢性病时效果突出,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的服务需求[7-10]。

4.2 劣势分析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很明显,但劣势也不可忽略。①虽然公众比较认可中医药的治疗,但只有19.41%的受访者认为中医药在疾病治疗时效果显著,超过60.00%的受访者认为其效果一般或比较显著。通过与专家访谈发现,这是因为中医药的治疗一般存在周期性,需要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才能看到治疗效果,而这样的长周期也成为病患不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原因之一。②由于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养老机构在引入中医药服务时,常常是以义诊的形式进入,而义诊的治疗缺乏连续性,并不能达到连续治疗的效果。③中医药养老产业的兴起扩大了对人才的需求,但由于养老服务的特殊性和老年病的复杂性,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使得中医药融入养老产业的进程难以推进。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的医疗服务产品和设备日益丰富,但市场上中医药养老产品和相关设备的供给并不多,而创新产品更少,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11]。

4.3 机会分析

①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不可避免,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政策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②对中医药的各种支持政策也不断出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③老龄化问题的深化,也预示着未来公众对养老行业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养老行业相关的服务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医药治疗老年疾病的优势也能够随之发展起来。④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开展促进了中医药认知的年轻化趋势,也让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逐渐普及,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2]。

4.4 挑战分析

虽然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但是具体的地方扶持政策并不太多,资金支持也有限,这也限制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其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周期长,很难快速适应人们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最后,养老企业的盈利模式也有待创新,很多养老企业入不敷出,企业发展的阻力很大[13]。

5 对策建议

5.1 引导构建完善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在医养结合背景下,要最大化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就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构建中医药养老服务的全产业链,保障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药材种植和产品研发到人才培养和病患看护,都要结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行配置,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构建完善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14]。

5.2 产学研联合培养所需人才

中医院校应该结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模式的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人才供给。另外,在服务老年人的行业中,思想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课程思政的思想,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品德,真正理解和认识医生的职责和使命,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群。此外,由于老年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看护和治疗老年人群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因而中医药院校要结合社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培养专业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最后,培养适合中医药康养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学校和企业要联合培养人才,学校传授理论知识,企业提供实践机会,真正从企业需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校企之间可以积极开展参观访谈活动,让学校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需求,从而精准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人才,更好地衔接学校和社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15]。

5.3 中医药养老全产业链需要整体布局

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药产业的效率,从药材的品质到市场的精准服务,每一步都要认真规划,严格把关。在养老产业中,中医药服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医养结合的背景下,中医药服务能够更好地防治老年人的慢性病和老年病。在此前提下,全产业链的规划布局能够更加明确上下产业链节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连接起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全产业链的构建要从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源头开始规划,好的药材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从实质上提高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公众可信度和可靠度;从人才培养方面要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道德素养,真正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从企业角度,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产品类型也需要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例如便携式熏艾的产品的出现与普及反映了社会对这类中医药康养类产品的需求,而对于老年人的服务,更需要细致精准。中医药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规划布局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连续性的服务目标,进而实现健康养老的目标[16-19]。

5.4 产品创新推动企业盈利

在中医药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而言,产品研发不仅要突出中医药治疗老年病和慢性病的有效性,还要方便老年人使用和携带,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老年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便捷的康养服务日益增加,中医药产品也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快节奏的社会需求,一方面,对于健康人群,“治未病”的养生防病类产品和设备使用便携化设计能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养生效率;另一方面,对于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产品的便携化设计能方便他们按时服药及时治疗,更好地保障中医药产品的药效。而便携的科技产品又能反向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促进企业的经营,提高企业的收益。因此,中医药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上应加大投入,调整改善盈利模式。

猜你喜欢
老年病康养医养
医养当兴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