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璐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颈椎病又称之为颈椎综合征,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发病机制是因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颈椎骨质出现增生,引发关节囊、韧带等随之增厚或退变,进而压迫或刺激颈椎神经所引发的一种综合征候群症。从中医视角来看,颈椎病属“痹症”“眩晕”等范畴,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外邪入侵、外伤劳损等[1]。一直以来,中医都主张辨证施护,并在众多疾病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不错成效。我院针对颈椎病患者,大力倡导中医辨证施护干预,现将护理相关效果总结汇报如下。
随机抽样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来我院治疗的80 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计算机将40 例纳入对照组,剩余40 例自动归入研究组。所有患者经CT 诊断确诊为中重度颈椎病,患者自诉常感肩颈部疼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且无外伤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其中对照组患者性别占比为(男:女)9:11,患者最大78 岁,最小27 岁,平均年龄(43.18±3.47)岁,病程最长16 年,最短6 月,平均病程(8.14±2.31)年;研究组患者性别占比为(男:女)8:12,患者最大7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1.57±4.21)岁,病程最长18 年,最短4 月,平均病程(9.17±2.54)年。80 例患者中风寒湿痹型颈椎病27 例、湿热痹阻型12 例、瘀血阻滞型22 例、肝肾不足型19 例。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8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资料存在同质性(P>0.05),临床可比性强。
80 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行科室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康复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2.1 风寒湿痹型 风寒湿痹型颈椎病患者,多感上肢及肩颈部酸中带麻,颈部僵硬活动严重受限,同时伴有畏风畏寒症状,舌像表现为舌苔薄、白中带淡红。对于这些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应尽量安排在避风温暖的房间,并根据病房情况及时做好保暖祛湿工作,叮嘱患者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夏季切记不可长期使用空调,要持续做好局部保暖。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性温的食物,禁食辛辣、生冷食物,可从中医调理角度推荐患者食用薏米粥,或每日少量饮虎骨木瓜酒。
1.2.2 湿热痹阻型 湿热痹阻型颈椎病患者,多感肩颈部灼痛,且伴有发热感,少数患者肢体出现程度不一的肿胀,患者情绪易波动,口干但不思饮水,常感里急后重,舌象表现为舌红苔黄[2]。在康复和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卧床休养,密切留意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如若患者须下床活动,应佩戴颈围,做好颈部支撑和保护工作。饮食方面选用祛湿通络功效的食材,如白果鸡肉汤、丝瓜瘦肉粥等。
1.2.3 瘀血阻滞型 瘀血阻滞型颈椎病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肩颈固定部位疼痛,同时伴有上肢麻木感,舌象呈暗紫色。针对这类颈椎病患者,总体上遵循活血升阳、止痛通络的原则,在日常护理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谨防患者发生抑郁。饮食方面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基础上,指导患者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果,可适量食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红花炖牛肉。叮嘱患者应保持日常起居环境整洁、干净、通风,还可配以中医针灸、火罐、推拿等辅助治疗。
1.2.4 肝肾不足型 肝肾不足型颈椎病患者,多感头痛、肩颈隐痛,同时伴有四肢麻木、晕眩等症状,少数患者偶感失眠、口涩。针对这类患者畏寒怕冷的情况,在病房安排上也应注意避免吹风,选择相对比较安静的房间,尽可能减少外界噪声对患者的影响。若患者失眠,可建议其在睡前以热水泡脚或饮用牛奶;对于严重失眠的患者,可行耳穴埋籽,指导患者睡前轻柔交感穴、涌泉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揉按3 ~5 min[3]。饮食方面应多食补气益血的食物,如猪肝、莲子、木耳等,同时配以活血化瘀、补肝益肾的中药。
表1 80 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颈椎疼痛评分对比[ ± s,分]
表1 80 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颈椎疼痛评分对比[ ± s,分]
组别 n 头痛 肩颈部疼痛 上肢麻木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40 6.07±1.21 1.18±0.94 7.51±1.32 1.17±0.84 4.37±0.76 0.84±0.64对照组 40 6.12±1.13 3.38±1.01 7.44±1.23 4.81±1.16 4.32±0.87 2.03±0.54 t-0.191 10.084 0.245 16.074 0.274 8.98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5 整体护理 针对颈椎病,中医治疗讲究对症,需用调和营卫,通达腠理佐以解痉止痛,日常护理中可选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以及吴茱萸四味中药混合制成中药包,热敷于患者痛处。同时做好康复训练指导,督促患者早晚分别进行康复训练,每次15 ~20 min 为宜。
1.3.1 疼痛评分 选用改良VAS 疼痛量表评价患者颈椎疼痛情况,每项最高10 分,最低0 分。0 分表示无痛感,3 分以下:轻微疼痛;4 ~6 分:患者疼痛明显,对睡眠造成一定影响,但尚可忍受;7 ~10 分: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影响睡眠、饮食等;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4]。
1.3.2 临床疗效 患者临床病症完全消失、肩颈功能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感疼痛,肩颈活动不受限则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或是伴有加重趋势则判定为无效,通过患者主诉与主治医师诊断,综合得出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 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出院前自主完成,量表总分100 分,90 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90 ~80 为满意,80 分以下为不满意。
选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对80 例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均数差表示疼痛评分,率表示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行t值检验,P<0.05 则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各部位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头痛、肩颈病疼痛及上肢麻木评分均大幅度下降,且研究组患者各项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对照组显效12 例,显效率30%;有效19 例,有效率47.5%,无效9 例,无效率22.5%,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显效19 例,显效率47.5%;有效20 例,有效率50%,无效1 例,无效率2.5%,总有效率为97.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治疗护理非常满意14 例,满意18 例,不满意8 例,总满意率为80%;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治疗护理非常满意18 例,满意20 例,不满意2 例,总满意率为9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颈椎病又称之为颈椎综合征,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发病机制是因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颈椎骨质出现增生,引发关节囊、韧带等随之增厚或退变,进而压迫或刺激颈椎神经所引发的一种综合征候群症。中医认为主要是因外邪入侵患者经络,致使患者经络不畅,进而引发疼痛。随着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传统护理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中医辨证施护遵循对症原则,是一种整体护理,旨在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多样化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情志、汤药等,且护理干预贯穿于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辅助提升治疗疗效[5]。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疗效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病情,缓解疼痛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性,从而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