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反事实”:你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2021-05-04 09:12冯渊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笨人聪明人巫师

冯渊

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进入一种思维的“陷阱”——面对一个观点时,不由自主地被对方所列举的“事实”牵着走,进而一叶障目,来不及细想自己看到的“事实”是否就是真正的“事实”,或者说,是否就是全貌?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反事实”的存在?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在思考的过程中关注“反事实”,以此来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

现象:为什么有人相信巫师?

我们知道,古时候人们生病可能会请巫师来治病,即使在现代,仍然有人相信一些“神秘的力量”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一名患者在经过巫师处理后,要么病情改善,乃至痊愈,要么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死亡。对于相信巫师的人来说,看到患者病情改善,他会认为这是巫师的功劳;看到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他会认为是病情太过严重,连巫师都无力回天。当人们认定一个观点的时候,总是主动去寻找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例证来佐证,却很少会去想:那些痊愈的患者,到底是因为巫师医术高超,还是因为人体本身就具有自愈的能力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类传说:某某民间“神医”有偏方,能治疗三甲医院都治不了的病;某某名师中高考辅导课,总是能猜中考题;某某“大师”能预测人的前程,异常精准……人们习惯凭借模糊的感觉、个体的经验去判断,这正是各类流言(甚至谣言)广泛传播、各种“大师”大行其道的温床。如果人们不能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不能关注相反的例证——“反事实”,这些神异人物的传说将永远持续下去。

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一种观点、一件事例时,要学会去思考相反事实是否存在,以此来检验某些结论是否可靠。

如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喝酒对身体无碍”,给出的论证材料是“我爷爷每天喝3两酒,活到89岁”“我姥爷每天喝半斤酒,活到92岁”,由此得出结论:喝酒能让人健康长寿。

这就是一个明显有问题的论证。人健康长寿的原因很复杂,跟遗传、环境、个人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否喝酒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即使我们真的看到了长寿这一事实,这个结论也是没有可信度的。我们来关注一下“反事实”,很容易就能举出反例,如“某人每天饮酒3两,患老年痴呆”“某人每天饮酒半斤,50岁离世”等。当然,这样的反例同样不严谨,老年痴呆和早逝也未必是喝酒这一个原因导致的,只有当遗传、环境、其他生活习惯等一致的情况下,采取對照实验的方式,才能得到饮酒与长寿的关系的正确结论。这里只是提醒同学们,提出和论证一个观点时,要注意考虑到“反事实”,因为在“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和“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

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论述类文本的写作上,就是思维简单、结论单一。改变这种思维习惯的第一步是,关注“反事实”的存在。

案例:作文题目分析

【例1】

有人说,当我们认为某些事“当然应该是这样”的时候,反而是危险的。

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这道题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当我们认为某些事“当然应该是这样”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将某种认识僵化固定下来了,某些事(规律、观念)在不同时代是有不同内涵的,如果以“当然应该是这样”的思维来应对时代的变化,可能就会走向故步自封,而时代的进步一直是打破“从来如此”的思路,是从固有的状态里撕开一条裂缝,让光透进来,让新的空气荡涤一切陈腐的气味的。所以,材料才说“当然应该是这样”是危险的。

第二,以上观点是“有人说”的,他说的就一定对吗?有没有“反事实”呢?人们不是凭空认为某些事“当然应该是这样”,因为有些事本来就“当然应该是这样”的,如“天不变,道亦不变”,难道这有错吗?

材料中的“有人说”是提醒我们注意不要固执己见、故步自封,但我们对材料进行思辨分析的时候,还应关注到不能因此否定对一些永恒的东西保持足够的敬意。

完成这篇作文,不宜简单地反驳材料中“有人说”的观点,也不宜简单地赞同,一方面要分清哪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哪些东西是常变常新的;另一方面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思维习惯,不可固执一端,即对一切所谓的定论都保持警惕。

以下这些作文题目可供参考:《“当然应该是这样”便对吗?》《向来如此,便对吗?》《于“定论”中著一冷眼》《打破扁平的视角》。

【例2】

某位作家曾说:“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细节形式存在的,我们看世界其实是看细节,如果抹去了细节,就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分析】

这个世界是宏大的,也是细节的;是粗线条勾勒的,也是工笔描绘的。认识这个世界,可以是浏览式批阅,也可以是精细研磨。材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从细节出发。罗马再大也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再繁复也是一笔一画的细节描摹出来的,宏大不拒绝细节,认识整体,一定会从细节出发。

但是,所谓思辨,就是要看到“反事实”,要去思考从相反的角度我们会看到什么。有没有抹去细节的“看世界”的方法?应该有。

我们旅游时,对一个地方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但从粗略的地理位置、大致的建筑风貌、匆匆而过的陌生人的神态——这些都不是细节,而是模糊的外观——我们也能得出关于这个城市的大致印象,不能说“什么都没有看到”。抹去细节,我们也能观其大概。再譬如说,我们与父母相处多年的时光,突然回忆起来,也未必能立刻想到什么细节,但是对父母的感知早就渗透在日常生活混沌又深刻的记忆中。抹去细节,我们在习焉不察中能去粗取精地感受家人最真实的爱。就像我们现在也许能记住三年高中生活的点滴,但多年以后我们大概都会忘记细节,然而却无法忘记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气氛,无法忘记氤氲在往昔青春岁月里的云雾,抹去细节,我们记住了模糊而又最本质的整体……以上这些“反事实”,对材料提出的观点进行了相反的举证,这并不是说要否定材料的观点,而是引入一种新的视角,将问题思考得更为全面,也会让我们表达的看法更为合理。

【例3】

社会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许多赞美,这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规范內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分析】

这个材料提出了一个有诚意的问题,但我想提问者并不期待有一个“是”或者“否”的确定答案。关键在于提问本身。这个问题包含着对于必然性、确定性的知识系统的挑战。

率真、拙朴,未经修饰伪装,这种人格让大家悦纳。譬如,一个年轻人毫无城府、襟怀坦荡,在人群中是让人欢喜的。那些与纯净的内心准则相冲突的外部规范,我们心里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有些时候免不了要向外部世界妥协,在违心迎合某些社会规范中变得唯唯诺诺。

以上是对材料中问题的一面回答,下面我们再来想想另一面,即“反事实”的情况。

本真的人格就一定值得赞美吗?未必。有的人霸道强横,手中有威权或者仅仅孔武有力,就恃强凌弱,毫不掩饰人性中的粗鄙、丑陋和邪恶,暴露出来的就是赤裸裸的“本真”的丑恶,有人会喜欢吗?所以,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错误,趋向完善。那种由着自己的性子恣意妄为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最终也很难获得自尊。俗话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打磨自己的个性,就是遵从道德规范,并将公认的美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达成完美人格的现实路径。

综上分析,材料提供的让人困惑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回答“是”或者“否”,而要思考哪些事实能支持它,哪些“反事实”能否定它。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必然的、确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析其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进行取舍。

【例4】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分析】

材料中的这句话脱胎于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这句话应该有其语境,不缺的“聪明人”指的是那些投机取巧的人,而“笨人”指的是那些勤勤恳恳、踏实苦干的人。在原文的语境中,这句话没错,但是在另一种语境中,也有“反事实”的存在。审题时,我们不能只顺着材料表面提示的方向思考,还应该试着反向思考。

“聪明人”可能是投机取巧的,但有些“投机取巧”也会促进发明创造,推进科技进步,最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笨人”更多是低头干活,整个社会的大部分组成者是“笨人”,社会的运转当然要靠这些人,但仅靠“笨人”社会也很难发展和前进。

不仅科技领域需要“聪明人”,文学艺术领域也需要“聪明人”,艺术家用想象创造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这个虚幻的世界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会让人觉得“人间更值得”。“聪明人”可能是人群中的少数精英,他们站在人群的前沿,引领时代的方向,带领着人类前进;他们也可能是自私自利的,但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创造的一切,也许会对整个人类有益。当然,所谓的“笨人”也不可或缺,“笨人”如果能理解、接纳和运用“聪明人”的创新成果,就有机会与“聪明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如果抵制创新、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还以为自己是在坚守传统,这样的“笨人”也不值得提倡。

综上,当材料要我们针对某句话发表看法时,不要简单地认同或反对,而要分析:这句话在什么语境中是正确的,是不是要在特定语境中去理解,放到其他语境中有没有疏漏、残缺,观点会不会不成立……在正反语境中,完善自己的看法,才算是辩证思考。

真题:写作训练

(2020年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

这是2020年新高考卷的作文题,给出的是生活化的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这样运用“反事实”的思考路径:

疫情让人与人之间不得不隔离,使得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联系减少,许多人可能因此陷入孤单之中。这是一部分事实。

这道题与本文前面所分析的4个作文题目有明显的不同,材料直接给出了“反事实”,降低了审题和思维的难度:普遍的、大量的、随处可见的人际联系在疫情中受阻,这是事实;但是一部分特殊的角色,如社区干部、志愿者、医学专家、快递员、教师、司机、记者等,他们用线上、线下的各种形式,重新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种在阻隔的困境中建立起的新的普遍联系,比过去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更加可贵。

疫情造成了日常生活中空间接触的距离,给人带来了真实的阻隔;但抗疫前线的人又用勇气与责任,密切了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理解了这一层“事实”与“反事实”,再来谈“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也就更容易写好文章了。

猜你喜欢
笨人聪明人巫师
六个聪明人去看海
神秘的北部巫师
两个聪明人的一次相亲
鼠之心
聪明人不看答案
笨人吃盐
聪明人的愿望
只骗聪明人
巫师和羊
只骗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