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深度数学思考课堂的措施探究

2021-05-04 08:57梅东红
考试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梅东红

摘 要:思考是智慧的源泉,是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而问题是思考的根本。因此,在小学时期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深度思考的数学教学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在打造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度思考课堂时,应该在问题的选择、提出时间、提出方式等方面多下功夫,并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质疑以及创新,打造出科学的深度思考课堂。接下来,笔者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为大家分析如何以问题为导向、打造出深度思考的教学课堂,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深度思考课堂;小学数学

一、 引言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本来就需要不断地思考,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等。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都是学习数学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在新课改这一大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固守以前的教学观念,要做出尝试和创新,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用问题作为引导,来打造深度思考的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和培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容易、高效。

二、 巧设问题,变浅性提问为深度设疑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由思考开始的,而思考是由疑问引起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深度思考课堂,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就要多下功夫。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并遵循学生当下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出具有探究性,能引起学生质疑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深入研究,將原本浅显的提问变成能引起疑问的深度问题。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问题游戏“套圈”,就是让学生站成一个长方形,并在长方形的中间摆放上物品,然后让学生拿手中的圈去套中间的物品,谁能够套中就算取得胜利。这样学生在游戏还未开始之前就会发现,每个人与中间物品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抛出问题“那大家觉得怎么站位才会公平?”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建议围城一个圆,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是圆呢?”学生就会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开动脑筋主动思考下去。通过这种将游戏和学习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提出质疑、进行思考,如此一来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更加深入,难度也随着学生的思考而递增,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三、 把握时机,有效凝聚学生专注力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要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深度思考的数学教学课堂,除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巧妙之外,还要把握提出问题的时机,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于数学学习,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来说,提出问题的时间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之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有着它们不同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当时的教学内容有需求地进行使用。通常来说,在课堂教学前提出问题,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也更加明确地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一般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的额思维方法和习惯。在课堂教学之后提出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已经学到的知识上能够有一个拓展,让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总之,数学学习本身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要一直参与其中,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去进行思考,甚至在课堂教学之后,学生也不能松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探索,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这样有利于监控思考状态,评价学生的思考结果,让学生专注于思考,必要时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打造出深度思考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四、 营造环境,变教师带领为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非常严重,很多学生需要被教师督促着才会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督促学生甚至没有去学习的意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自主性,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会阻碍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该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自由活跃、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生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让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数》的教学中,当学生在认识11到20这一区间的数时,教师可以在班上选择10个学生,分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数字,然他们就代表这个数字,这个时候让学生像自我介绍那样分别去介绍这个数字,像有一个学生是13,他就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我是13,是由一个10和三个1组成的,我的邻居有12和14。”在大家都介绍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互问互答,如“比12小的数是?”“15的邻居是?”“13加上两个1是?”当得出的答案是学生自己所代表的数字时,那个学生就要站成来回答:“是我。”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而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时刻注意着引导学生,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五、 变式训练,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陷入一种思维僵化的状态,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效率变低,而变式训练有利于改善这一情况,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而所谓变式训练就是教学中其他条件不进行改变,而改变其概念和规则的例证。教师可以利用变式训练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且富有变通性、深刻性、创造性等。而且变式训练还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避免了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出发,借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多种变式来训练学生,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的单向思维变为多向思维,促使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一般会有这样的问题“现在有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师可以借用一题多解这个变式来训练学生。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