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阳,王园园,夏 宇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HF 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该油田于1976 年被发现,2005 年4 月开始投产,至2018 年6 月,已经钻井两百多口。白垩系和古近系-新近系均已发现含油层,而主要产油层位为白垩系Mishrif 组碳酸盐岩储层,超过总储量的80%,开发潜力巨大,但探明程度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对Mishrif 组层序地层的认识。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1-4],采用岩心描述、测井解释、井震结合等技术手段,建立HF 油田Mishrif 组油藏层序地层格架及划分方案,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地质资料。
HF 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距首都巴格达400 km;在区域构造位置上,HF 油田处于美索不达米亚盆地的前渊带,为一宽缓长轴背斜,约38 km 长,12 km 宽,长轴走向为北西-南东向。早阿尔卑斯构造旋回在二叠纪末期开始,美索不达米亚构造带沉降幅度较大,形成了较厚的碳酸盐岩沉积;白垩纪时期,伊拉克地区一直以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只有Nahr Umr 组形成了广泛的碎屑岩沉积,HF 油田在白垩纪时期旋回为森诺曼阶,该沉积旋回从Ahamadi 组海进期开始,沉积形成泥灰岩,上覆Rumaila 组沉积含白垩的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其后为Mishrif 组海退过程中的以含厚壳蛤类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5-11]。美索不达米亚盆地的Amara 地区,Mishrif 组顶面出露并遭受严重剥蚀,后被岩溶角砾岩覆盖,表明森诺曼-早土仑期海退沉积旋回结束。
通过对岩心、测井资料以及地震反射界面的观察,可以识别出HF 油田Mishrif 组顶界一级层序界面、MB1 段与MB2 段顶面两个三级层序界面和多个四级层序界面,这些层序界面的性质不完全一致。
Mishrif 组顶部一级层序界面是区域上的不整合面。Mishrif 组顶界与Khasib 组呈不整合接触,底界与Rumaila 组整合接触,Mishrif 组与Khasib 组之间不整合面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盆地能够追踪,界面以下为一套灰质砾石和灰绿色泥混杂在一起的岩溶角砾岩,厚度约20 m,角砾磨圆差,具有地表风化岩溶的特征[12]。角砾岩的粒度从不整合面向下逐渐变细,直至较为破碎的致密胶结带,由于岩溶角砾岩的发育,测井曲线表现出低声波、高密度和低中子的特征,物性非常差(图1)。同时,通过拉平Khasib组顶界,在地震剖面上可见Mishrif 组顶界存在一定程度的上超现象。
图1 Mishrif 组一级层序界面特征
Mishrif 组内部发育三级层序界面为岩相突变面,由于海平面下降导致沉积相突变。Mishrif 组内部界面下伏为含大量厚壳蛤的介屑颗粒灰岩,溶蚀强烈,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当存在任何级别的暴露时,层序界面之下的岩性均易产生强烈溶蚀;上覆岩性为相对致密的泥灰岩和粒泥灰岩(图2),反映了明显的沉积环境转化,说明了沉积环境发生了突变,海平面的明显下降;同时,MB2-1 层发育潮道、沼泽等特殊的沉积环境,都指示了该层顶部存在陆上暴露环境,也是该界面存在的沉积标志。测井特征表现为界面以上自然伽马为齿化曲线,可达到40 API,声波和中子相对较小,密度较高;界面之下自然伽马仅4~8 API,声波和中子相对高,密度较小,表明了该界面上下岩性的明显差异(图2)。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可识别出该界面处存在上超的特征。
Mishrif 组四级层序界面为沉积相变化导致的岩性突变面。Mishrif 组存在多个四级层序的海进海退旋回,根据沉积相的变化,可识别出四级层序界面,四级层序为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四级层序界面之下为灰坪相泥灰岩和粒泥灰岩的互层,向上突变为界面之上的颗粒灰岩和泥粒灰岩。测井界面由下至上孔隙度曲线显示物性由差突变为好(图3)。
根据层序地层的区域发育背景,HF 油田主要的含油层Mishrif 组处于一级层序AP8 内,与Rumaila组和Ahamadi 组同处于一个二级层序SS4 内。通过对研究区层序界面的识别,HF 油田Mishrif 组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S7 和S8(图4)。
图2 Mishrif 组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图3 Mishrif 组四级层序界面特征
S7 与下伏Rumaila 组和Ahamadi 组处于同一海侵旋回内。在S7 内存在一套厚度较大且稳定的灰坪相沉积,其中自然伽马最高值识别为最大海泛面,根据此最大海泛面将S7 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7 处于开阔台地至台地边缘的沉积环境下,海侵体系域发育开阔台地台内滩-台坪沉积体系。研究区中部为开阔台地台内滩沉积区,周缘局部地区发育灰坪,高位体系域发育台地边缘沉积体系。S8 内也发育一套稳定的灰坪相,厚度约14 m,为该层序内部的海泛面,S8 处于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沉积环境下,海侵体系域发育局限台地台坪相,研究区大部分为局限台地的滩与灰坪交互相沉积,局部有小规模的高能滩发育。高位体系域发育开阔台地台内滩沉积体系。研究区中部发育近南北向的滩间沉积,其余为台内滩沉积区[13]。
Mishrif 组可进一步划分为5 个四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IV1、IV2、IV3、IV4、IV5。每个四级层序均以中部自然伽马最高值处为海泛面,发育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按照四级层序的划分,HF 油田Mishrif 组划分为5 个大层,自下而上分别对应于开发层系的MC3、MC2、MC1-MB2、MB1 和MA。各大层内又根据岩性变化特征,细分为18 个小层。
Ahamadi 组MC3-1 层顶界为一次海平面上升的过程,IV1 是这次海侵晚期阶段。IV2 层序发育于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海平面升降过程中。MC1-4 层沉积开始,至海泛时期MC1-3 层的泥质含量最高处,为新一轮的海平面上升过程,再至MB2 层顶为海平面逐渐下降的过程,且此次下降幅度大,最终导致MB2 层顶部短暂暴露并被溶蚀,暴露地表后被植被覆盖,植物死亡并埋藏最终沉积了一套碳质泥灰岩。MB1 层底开始海平面再次上升,但此次上升幅度小,发育了上百米的滩与灰坪交互相沉积;上升至MB1-1 泥质含量最高处达到海平面最高水平,再缓慢下降。MA2 层沉积开始再次短暂海侵,在海退期沉积了一套分布较稳定的滩。
图4 HF 油田四级层序划分方案
通过连井对比可得,五个四级层序的横向对比性好,厚度变化相对较稳定。对平面上各单井(以直井和定向井为主)四级层序厚度的统计,并编制了厚度等值线图(图5)。IV1 层序为MC3 段,处在海平面上升的过程,具有西南厚,向北东方向减薄的特征,表明海侵早期西南水体较深,沉积厚度大;IV2 层序为MC2 段,海平面继续上升,表现为研究区东北较厚,反映海侵过程在研究区东北部变深;IV3 层序为MC1-MB2 段,此过程海平面逐渐下降,研究区中部存在两个北东向变厚的条带;IV4 层序为MB1 段,此时开始第二次海侵,海平面上升,在MB1-1 顶界达到最高海平面,研究区东南部和西北部相对较厚,中部较薄,与IV3 厚度分布规律相反;IV5 层序为MA 段,海平面下降,研究区东部与西南角较厚,中部相对较薄。IV3 顶部为MB2 层顶部的三级界面,剥蚀造成了古地貌差异,从而导致IV4 层序的厚度与IV3 之间具有镜像关系,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该界面为暴露剥蚀面。
图5 四级层序IV1-IV4 厚度等值线特征
(1)伊拉克HF 油田Mishrif 组顶界发育一个一级层序界面,Mishrif 组内部发育两个三级层序和五个四级层序。一级层序界面为区域上的不整合面,Mishrif 组为海退过程形成的碳酸盐岩沉积,沉积旋回上表现为海侵域和高位域;发育的两个三级层序S7 和S8,是由于海平面下降而形成的岩相突变面;五个四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IV1、IV2、IV3、IV4、IV5,是由于沉积相突变而形成的岩性突变面。S8 以海侵体系域为主,发育两个四级层序,以滩与灰坪交互相为主;S7 以高位体系域为主,发育三个四级层序,纵向上多期滩相叠置。
(2)Mishrif 组沉积厚度较大,层序界面横向可以进行对比,其沉积过程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IV1和IV2 层序处在海平面上升过程,在IV3 层序过程中海平面下降,IV4 和IV5 则为第二次海进海退旋回过程。Mishrif 组层序地层厚度较为稳定,变化不大。IV1 层序的厚度具有西南厚,向北东减薄的特征;IV2 层序的厚度在研究区东北较厚;IV3 和IV4的厚度变化比IV1、IV2 更明显,厚度差接近30 m,两个层序的厚度分布具有一定的镜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