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慧慧,段雪梅,陆静蓉
(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常州 213000)
3形式存在的氮[1],是评价环境质量和进行水体污染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纳入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并规定了其排放的标准限值[2-4]。
目前水体中氨氮的测定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度法[5]、气相分子吸收法[6]、水杨酸分光光度法[7]、蒸馏-中和滴定法[8]。分光光度法成本低、操作方便、灵敏度高,但是存在耗劳力、时间长、干扰因素多的缺点,连续流动分析法[9]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体中氨氮的监测。本文从仪器结构、工作原理,从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对AA3型和SKALAR 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监测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AA3连续流动分析仪(德国BRAN+LUEBBE公司),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荷兰SKALAR公司),氨氮分析模块,自动进样器,多通道蠕动泵,混合反应圈,比色检测单元。
水杨酸钠溶液(水杨酸钠:ρ=80.0g/L;氢氧化钠:ρ=25.0g/L);缓冲溶液(柠檬酸三钠:ρ=24.0g/L;酒石酸钾钠:ρ=33.0g/L);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ρ=2.0g/L);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ρ=1.0g/L);蒸馏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ρ=5.0g/L;氢氧化钠:ρ=140g/L);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氨氮标准溶液(ρ=500mg/L);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试样与试剂在蠕动泵的推动下进入化学反应模块,在密闭的管路中连续流动,被气泡按一定间隔规律地隔开,并按特定的顺序和比例混合、反应,显色完全后进入流动检测池进行光度检测。在碱性介质中,试料中的氨、铵离子与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释放出来的次氯酸根反应生产氯胺。在40℃和亚硝基铁氰化钾存在条件下,氯胺与水杨酸盐反应形成蓝绿色化合物于66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好分析系统,设定工作参数,调试仪器。开机后先用水代替试剂,检查整个分析流路的密闭性及液体流动的顺畅性。待基线稳定后(约15min),系统开始进试剂,待基线再次稳定后,准备进标准系列溶液和实际样品。
图1为直接比色法测定氨氮流程图,图2为蒸馏后比色法测定氨氮流程图。
图1 直接比色法测定氨氮流程图
图2 蒸馏后比色法测定氨氮流程图
本次实验中所使用的AA3连续流动分析仪和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分别采用直接比色法和蒸馏后比色法,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有差异,后者采用在线蒸馏装置将试样加热蒸馏后进行二次进样。
将氨氮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50,3.00mg/L低、高浓度标准溶液,分别平行测试6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仪器精密度测试结果 mg/L
由表1可见,两种分析仪器测定低、高浓度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说明两种分析仪器都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但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稍高于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可能由于蒸馏效果的不稳定性导致。
分别用AA3型和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有证标准物质200581(标准值为0.698mg/L)进行6次测定,取平均值,计算均值与真值的相对误差,所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仪器准确度测试结果 mg/L
由表2可见,AA3型和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于有证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均在保证值范围内(0.698±0.045),但是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试结果相对误差高于AA3连续流动分析仪,可能是由于在线蒸馏器的蒸馏效果达不到100%导致。
按照样品分析的步骤,将0.050mg/L的标准溶液平行测定7次,按公式 MDL=t(n-1,0.99)×S计算,其中t(n-1,0.99)表示置信度为99%,自由度为n-1时的t值,n为重复分析的样品数,S为重复测定n次的标准偏差,在99%的置信区间,t(6,0.99)=3.143,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检出限测试结果 mg/L
由表3可见,两种分析仪器7次平行测定样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16mg/L和0.013mg/L,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氨氮灵敏度较高。
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对四个点的水样进行了测定,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水样比对分析实验 mg/L
由表4可见,四个采样点三种方法平行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2%~3.1%、0.4%~3.9%和1.5%~5.0%,加标回收率在95.2%~102%、94.5%~98.2%和97.4%~102%。两种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结果与纳氏试剂法相比相对标准偏差较小,分析氨氮的精密度良好,能满足监测要求。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和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在工作流程上有所差别,导致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稍低于AA3连续流动分析仪,但是均能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