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芳,马利贤,罗 霞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可延伸剥离导致心血管严重损伤的一种心血管急症[1]。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痛、心包积血、休克,腹痛、呕血、血尿、肾衰竭等[2]。可能与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撕裂、妊娠等因素有关,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易漏诊、易误诊等特点[3]。目前临床多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有效治疗主动脉夹层,采用介入治疗封闭主动脉的内膜破口,隔断真假腔之间的血液流通,促进假腔血栓化,扩张真腔,从而起到稳定主动脉壁的作用[4]。该介入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5]。因此,随着介入术的不断发展,对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 or clinical paths,CP)是以团队形式针对特定疾病或手术通过循证资料制定出流程化标准护理路径,提供规范化手术护理配合,以时间节点为横轴,将所涉及的护理内容标准化,确保正确地配合手术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7]。基于此,我院将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分组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8(50.24±3.9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3~79(51.35±3.18)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8]并确诊为Stanford B型;②均进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③病人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②精神异常,有意识障碍;③凝血功能异常;④病人及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协助病人取正确手术体位,并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路,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等。观察组病人给予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1.3.1 成立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小组 由1名临床经验丰富、资历深的科室护士长及6名科室护士组成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明确小组各成员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参照相关文献,根据临床实践知识经验,组织学习并讨论制定出一套导向性护理配合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表,组织护理人员统一进行培训考核,使每一位护士都能掌握路径护理内容。小组每周进行1次小组讨论会,提出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和优化临床护理路径表。
1.3.2 导向性护理配合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 导向性护理配合临床护理路径方案以路径表实施为主,将病人住院及手术时间为横轴,制定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时间段的护理配合路径表以及记录每项护理措施实施的日期、实施者、是否完成等内容。实施过程中根据表格内容,在相对应的表格中标记,具体路径见表1。
表1 导向性护理配合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内容
1.4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救治结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救治成功、死亡、并发Ⅰ型内漏、轻度脑梗死等情况。②对两组病人干预后护理质量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住院时长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③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该调查表主要包括知识宣教、解答疑难、安全护理、隐私保护等方面共2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满分为12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2.1 两组病人干预后救治结果情况 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救治结果比较
2.2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 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后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为(12.32±1.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3±2.01)d(t=-7.100,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4例病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病人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χ2=4.561,P<0.05)。
2.3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单位:分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流通过一个或多个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在中层壁间形成有活动的血液假腔使中膜分离并延长轴扩展形成二层分离状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9]。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表明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疾病、主动脉壁炎症反应、先天性主动脉畸形等因素有关[10],主要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任何破坏中层弹性或肌肉成分完整性的疾病进程或其他条件都能使主动脉易患夹层分离[11]。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主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0.5~1.0)/10万,且以50~70岁人群发病为主,40岁以下的主动脉夹层病人50%发生于妊娠女性[12]。相关文献显示,未及时治疗的主动脉夹层病人24 h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25%,50%病人1周内死亡,约70%病人2周内死亡,是心血管疾病中致命急诊之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15]。
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为有效手段[15]。该介入术是一种通过将人工血管导入股动脉,用内支架固定在动脉壁上,从而将血液与瘤壁隔断,使瘤壁免受血流冲击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16]。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且多数病人能耐受,同时避免了手术过程可能导致的一些并发症[17]。随着介入术的不断发展,对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更好地配合先进的医疗手段,为病人争取更好的治疗结局和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19]。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用性,为护理提供导向性规范护理,通过路径性护理配合表的制定来明确手术配合护理的主要方向和内容,进一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20]。通过对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具体护理细节的规划来提高护理的规范性,促进介入术的顺利进行[21]。
本研究将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通过成立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小组,循证相关文献及医学成果,讨论制定出导向性护理配合路径方案,通过实施该方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病人良好治疗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由此可以看出,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可提升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有效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可提升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有效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病人获取优质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