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发自西柏坡
河北省井陉县窟窿峰村,1948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河北涉县搬迁至此,图中所示是电台的机房。
南方周末记者 ❘ 李玉楼 ❘ 摄
冯庆超 ❘ 制图
★中共中央驻留西柏坡期间,以西柏坡村为中心,方圆几十公里内“耳目喉舌”机构的建设,基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媒体格局。
为便于与中央沟通,胡乔木住进了中央大院。1948年9月,多名新华社编辑从陈家峪搬到西柏坡,开始在胡乔木居住的小院内办公,对外称“总编室”,实际成了设在党中央大院里的“小新华社”。
据胡乔木回忆,1500字的公报中有500字系毛泽东添加,其中就包括第一句中的“会议在石家庄附近举行”,罕见地打破了以往对中共中央所在地严格保密的惯例。
西柏坡、窟窿峰、里庄,原本都是太行山麓上的普通山村。因70年前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驻留,它们被写进中国新闻史。
1948年夏天,中央机关抵达西柏坡,新华社总社随即迁到附近,并在中央大院内设立“总编室”。
以西柏坡村为中心,多个“耳目喉舌”机构相继在方圆几十公里内落脚。
向南40公里处的井陉县窟窿峰村,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社口播部)发射机房所在地,那里发射出的电波能覆盖整个国统区,甚至触达欧美。日后,“陕北台”转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电台和新华社在延安时期已经存在,新《人民日报》则是在西柏坡时期诞生,其所在的平山县里庄村,离西柏坡也是40公里。
通过报纸、电台、通讯社,中国共产党在那一时期的主张得以向外界传播。
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是,“西柏坡时期”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宣传机构建设,直接为新中国的媒体格局奠定了基础。1949年以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一直位居“中央主流媒体”之列。
时至今日,新闻机构的指导方针、组织结构、制度建设,都还能看到“西柏坡时期”的影子。
东渡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并入新华社,对外仍保留电台的呼号。此时的新华社也担负了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的职能。
按照中央部署,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委,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和军委工作,刘少奇、朱德则率领中央工委,东渡黄河,选择适合地点完成中央委托的工作。
新华社的范长江等人以“四大队”番号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其余大部分人员则向东转移到河北省涉县。
撤离延安之前,中央已经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组建新华社临时总社,接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接到通知后,晋冀鲁豫中央局为临时总社选址在靠近太行山区的涉县。
东渡的中央工委最初并没有打算长驻在晋察冀,而是“先至晋察冀指导工作一时期”。
工委一行人抵达时,正太战役已经开始,形势比较乐观,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便建议中央工委留下指导工作,这一建议被采纳。
决定留驻晋察冀后,中央工委便考虑在河北平山县选择驻地,平山位于太行山东麓,毗邻华北大平原,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时任朱德机要秘书的潘开文参与了中央工委选址工作。他在晚年回忆称:“工委有好几千人,所找的地方要能放得下,沿滹沱河村庄较多,村子大,距离近,且河两岸滩地肥美,物产丰富,而且向东出30公里便是华北大平原,交通便利,所以决定在这一带选址。”
潘开文等人骑马沿滹沱河考察发现,沿途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热闹繁华,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他们折返走到西柏坡时,天色已晚,便在此露宿一夜。
“星星很亮,我们吃过东西后在村边转悠。”潘开文发现村外有一片苇地,与滹沱河之间有一条大路,可通大车,而苇地里边与西柏坡村间还有一条小路,保密工作很好做。
潘开文还看到,村里许多房子已被烧毁,“但根基很好,全是石头的,比较容易修复”。
接到汇报后,时任中组部部长安子文等人再次考察滹沱河沿岸,也认为西柏坡是合适的驻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腾房、建房,1947年7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办公。中央工委甫一安顿,就于7月17日至9月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
西柏坡村顿时热闹起来,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这里对外称“工人劳动大学”,刘少奇化名胡服,成了“胡校长”,朱德则成了“朱校董”。
不久,朱德在1947年11月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发起了石家庄战役。
西柏坡纪念馆研究员康彦新认为,石家庄是解放军夺取的第一个大城市,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为一体,“提高了西柏坡周边的安全系数,为党中央向华北转移创造了条件”。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抵达西柏坡,中央主要领导人在西柏坡会师。新华总社也从涉县迁往西柏坡附近,与转战陕北的“四大队”会合。
“培训班”
“毛泽东到达西柏坡后,指示各级领导机构加强对报纸、通讯社等极端重要宣传机关的领导。”康彦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久,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就兼任新华社总编辑,他同时还担任毛泽东的秘书。
时任新华社编委梅益回忆,毛泽东到达不久,“周恩来通知廖承志(时任新华社社长)、范长江(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和我等等几位同志开会,乔木同志也参加”。
在那次会上,周恩来宣布,此后新华社重要稿件由胡乔木负责审阅,同时调少数业务骨干组成一支精干班子,住在西柏坡,在胡乔木直接领导下编写和处理重要稿件。
新华社当时设在距西柏坡村1公里的陈家峪,由于人员较多,工作人员和家眷住在附近的11个村。
为便于与中央沟通,胡乔木就住进了中央大院。1948年9月,方实等多名新华社编辑从陈家峪搬到西柏坡,开始在胡乔木居住的小院内办公,对外称“总编室”,实际成了设在中央大院内的“小新华社”。
在新华社总编室工作过的曾彦修生前回忆,那是一座北方农村三进院落的前院,正房是3间小平房,胡乔木夫妇住在东侧一间。中间那间较大,4张无屉长条桌一拼,就成了办公桌,军事组、国际组等人员在此办公,城市组、农村组的编辑则在东西两侧厢房办公,住宿都是四五个人挤一个房间。
曾彦修的回忆中,胡乔木对稿件要求极严,“现在回过头来看,是胡乔木要把我们这一大批人集中起来培训一下,他是在办训练班”。
分在评论组的曾彦修一般从晚上7点开始工作,稿件通常能在晚上11点发完,然后胡乔木就要“炉边谈话”,当着二三十人的面来讲稿件中存在的逻辑、语法和修辞问题。
有个编辑在稿件中将蒋介石回南京后的政府称为“伪国民政府”,胡乔木纠正说它是“真国民政府”:“因为国民政府只有它一个,伪国民政府是汪精卫的,你把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称为伪国民政府,那汪精卫的政府不是应该叫‘伪伪国民政府了吗?”
“说得大家笑,因为他说得有道理,大家都非常喜欢听。”曾彦修素以率真闻名,他回忆起这段培训时遗憾地说:“那时没有录音,失传了,真是太可惜了。”
虽然新华社离中央大院只有一公里,但新华社口播部却设在距西柏坡40公里外的井陉矿区,以免发射信号时暴露中央机关驻地。
口播部当时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对外用电台的呼号。日后,正是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七十多年过去了,井陉矿区窟窿峰村北山上仍保留着一个掩藏在荒草乱石间的天然山洞,被当地称为北石龛,山体上依稀能辨别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发射机房旧址”几个字。
时任新华社口播部主任温济泽回忆,从西柏坡到窟窿峰,中间要渡过波涛滚滚的滹沱河,还要走过崎岖曲折的山间小路,为赶在下午播音开始前将稿子送到,编辑部要在黎明前就把稿子编好,交给通信员骑马送走。
“遇到滹沱河涨水的时候,通信员就得把稿子用油布包好,顶在头上泅水过河。”温济泽在晚年仍能清晰回忆这段经历,“有时实在没法过河,就只能把重要信息用电话传给播音员,但当时电话声音很微弱,还时常有杂音,常常喊哑了喉咙”。
1949年3月24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窟窿峰村播出了最后一期《对国民党军广播》,然后迁往北京,转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井陉发射台功率较大,电波能够覆盖整个国统区,远抵欧美,被用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转播台——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讲话的声音也是通过这里传向世界。
3家“集齐”
中共中央驻留西柏坡的那段时期,以西柏坡村为中心,方圆几十公里内“耳目喉舌”机构的建设,基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媒体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8年原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成立前,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央最重要的3个宣传机构,这3家单位(或前身)正是在西柏坡时期“集齐”的。
其中,新华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由延安迁入,新《人民日报》则在那个时期诞生。
▶下转第6版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发自西柏坡
获悉傅作义部计划偷袭石家庄后,毛泽东亲自草拟了4条广播稿,图为就广播稿写给胡乔木的批示。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 ❘ 摄
◀上接第5版
1948年6月15日,在平山县城西南一个村庄,原本分属两个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人民日报》(原晋冀鲁豫分局机关报)合并,新成立的《人民日报》被确定为华北局机关报。
两个月后,人民日报社将印刷厂搬到石家庄市附近,并在石家庄市南大街设立经理部,开展发行业务,在市内发行的报纸被不少往来石家庄的商帮带往北平等大城市,国统区的民众由此了解到胶着的战情。
中共中央对《人民日报》寄予厚望。1948年9、10月间,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被集中到西柏坡学习,刘少奇在学习的最后一天发表谈话,史称“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作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当时实际承担着中央机关报的功能,中央很多权威消息都在《人民日报》首发。
时任副总编辑安岗回忆:“创刊不久,胡乔木亲自打来电话,要我去西柏坡一趟。见面后,胡乔木说……你现在办的《人民日报》,在我们进了城以后,就是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张磐石是《人民日报》创刊总编辑。他在晚年回忆,“进京”前后,《人民日报》对各方舆论缺乏有力的言论进行引导和阐述,但自己身体不好,也不擅于言论写作,他就此与时任新华社社长廖承志交流。
廖告诉张磐石,邓拓笔杆子硬,也有学问,中央正准备调他到人民日报社。张磐石听说后,就去看望了正在养病的邓拓,欢迎他回人民日报社工作。
舆论战
西柏坡纪念馆研究员史进平等人考证过,新的《人民日报》成立后,大约在1948年9月,新华社“总编室”正式运转。
刘岳是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据其考证,1948年10月,中共中央至少通过4条地下情报渠道获悉傅作义部偷袭石家庄的计划,之后便通过媒体与对方“斗智斗勇”。
辽沈战役当时正处于关键阶段,华北野战军又奔赴绥远战场,解放军在保定到石家庄一线兵力较为薄弱,中央军委总部所在的西柏坡驻防空虚。
得到情报后,毛泽东于10月25日至31日间,每隔一天就给新华社写一篇稿件,利用舆论战导演了一出“空城计”——其中以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和述评《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流传最广。
前一篇稿件详细揭露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计划,精确到作战将领和路线安排,并罗列了解放军的部署安排。拟定播发计划时,毛泽东就明确批示道:“此件请于今日口播,文播,并发人民日报”。
稿件播发后,毛泽东密切关注傅作义的反应。他在29日给胡乔木的一封信中谈道:“我第一次口播已见效,九十四军长郑挺锋27日21时告傅作义称:昨收听广播得知对方对本军此次袭击石门行动,似有警惕。”
在《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末尾,毛泽东写道:“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 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八师在那里”。暗示解放军可能趁机偷袭北平。
这篇稿件播出不久,11月1日凌晨,郑挺锋收到傅作义的撤军命令。
如今,毛泽东手书的《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和致胡乔木的信,分别挂在新华社旧址的北墙和东墙上。
《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文稿送出后,毛泽东又写信要求修正:“乔木:蒋介石现在是住在北平,‘现在二字应改为‘最近期间,方不与下文业已溜回‘南京相矛盾。不知还改得及否?”
从日后流传的正式刊播的稿件来看,胡乔木还是及时作了修改。
报头里的“意图”
1948年秋季,华北战局形势趋好,中共华北局开始筹划解放后在郑州、太原等大城市新办报纸事宜,身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还为6家党报党刊题写了报头。
太原解放前,印刷专家蔡善卿被派往山西筹备办报,考虑到他在延安时期就与毛泽东相熟,筹备组派他临行前请毛泽东题写报头。考虑报名尚未确定,蔡善卿初拟了“太原日报”“新太原报”“太原新报”供参考。毛泽东当面答应题写报头,但并没有立即题写。
数月后,筹备组在榆次收到了毛泽东寄去的报头。出乎蔡善卿意料,毛泽东并没有选用他拟的几个报名,而是题写了笔格圆润遒劲的“山西日报”4个字。筹备组成员迅速意识到,这意味着过去长期分割的山西将成为统一的省区。
“毛主席在西柏坡时期已经形成一套建国方略,其中对省区的划分就通过这一时期题写的报头透露出来。”西柏坡纪念馆研究员康彦新告诉记者,与《山西日报》类似的还有1948年冬题写的《河北日报》和《中原日报》,都预示着河北省和中原省即将成立。
1949年3月23日,一条讯头为“新华社石家庄电”的新闻公报,宣告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此前,尽管中共中央已转移到石家庄附近的西柏坡村,但有关中央的报道一直沿用“新华社陕北电”的讯头。
据胡乔木回忆,这则1500字的公报中有500字系毛泽东添加,其中就包括第一句中的“会议在石家庄附近举行”,罕见地打破了以往对中共中央所在地严格保密的惯例。
在稿件的末尾,毛泽东以欢快的笔调补充道:“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中国人民是勇敢而勤劳的……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成功的。”
新闻刊发当日,中共中央启程前往北京,并将驻扎的大院移交给地方政府,日后,建屏师范学院和西柏坡完小先后在此办学,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1957年,为了治理海河泛滥造成的灾害,国务院决定在平山县境内的滹沱河上修建大型水库。
很快就遇到了难题——专家勘察发现,最佳的筑坝选址在西柏坡下游的西岗南村,但如果在此筑坝,位于西柏坡村的中共中央旧址将被淹没。
河北省迅速将情况汇报到中南海,还附上一个次优方案——能避免西柏坡被淹没,但库容量较小。毛泽东看到材料后简明扼要地批示:“就在平山西岗南村筑坝建水库”。
中央旧址从此掩藏在碧波之下,如今的“旧址”是在原址西北方约1公里处复建的,海拔抬高了57米。
参考资料:
《西柏坡:红都内外的秘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新华社在西柏坡的往事》,原载《新闻战线》杂志,2007年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始末》,原载《人民政协报》,2019年4月4日
《曾彦修访谈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