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丽
一、实施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我市既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乡土美术文化,又拥有在历史长河的淘琢下沉淀的传统文化的元素,我们的学生要认识到这些乡土美术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意义,从乡土美术与学校美术特色课程的有效结合进行挖掘和实践,探索乡土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有效地补充美术课教学内容,形成并开展独具特色的美术课程。这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更是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在课堂上的延续。本文就将我们身边的传统艺术融入课堂,展开创新实践与研究。
二、实施过程及方法
(一)走向自然,寻找名胜古迹
名胜乃自然之景观,古迹是珍贵之宝物,两者皆因岁月流逝会有“六朝文物草连空”之遗憾。我们诸暨这片只有2 3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十几处名胜古迹,如西施故里、斯宅千柱屋、五泄风景区、香榧森林公园、斗岩风景区等等。结合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塔》一课,我们把课进行延伸,带孩子们走进自然去寻找家乡的名胜古迹,与之亲密接触。
在参观浣沙溪畔西施殿景区内的西施殿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西施殿塔,即苎萝亭,位于诸暨市城南半公许浣沙溪畔西施殿景区内,坐落在西施殿后。而且从这座广为人知的苎萝亭身上,知道了西施忍辱负重,领命入吴,为兴越灭吴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典故,每个孩子的脸上都荡漾着崇敬的目光,孩子们感叹: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有价值的历史古迹。
(二)走进节日,体验民风民俗
“活教育思想”的创立者、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倡:“努力挖掘乡土文化,优化农村艺术教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造的热忱和真情。勤在乡土特色,课堂艺术上做文章;重在趣味化,民间技艺传承上下功夫;贵在以特带优,亦土亦香亦美创层次。”
1.元宵“做彩灯”
灯会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群众性民俗节庆活动,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在诸暨岭北镇礼户自然村,每逢闰年的元宵节,村里都要迎棚灯,把自家的心愿和个人的心愿写在棚灯上,祈求新年有个好兆头。
礼户村元宵节迎棚灯的习俗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当亲身接触岭了北元宵灯会,我不由设计了《元宵灯会》这一课例。从了解岭北礼户村灯文化,欣赏礼户村传统的彩灯,再以“鱼灯”为例,简单介绍传统工艺并示范讲解简易纸灯的制作流程和特殊材料的运用,到最后鼓励孩子们对彩灯进行再创造。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次的心灵震撼后体验了享受、思考、创造、制做等方面的乐趣。
2.二月“赶庙会”
以《葫芦画》为例,从庙会看到的蛋画让我想到同样的作品在不同的媒材上出现给人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小小的蛋承载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题材效果显得如此不同凡响,显然让学生在蛋上作画难度显得偏大,于是我选择了以葫芦为载体让学生用丙烯颜料进行创作。
3.端午“包粽子”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各家各户还要包粽子、炸麦花。粽子做工复杂,变化多样,酸甜苦辣咸,口味百变,绝对美味。然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小时候还津津乐道的包粽子比赛已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现在买着吃,当然体会不到制作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之情。这既有美味性又有艺术性的传统东西应该让现在的孩子了解它并学会制作它。
(三)走近艺人,学习民间美术
美术源于生活,来自民间,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如剪花娘子库淑兰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它不仅包含着各地的风土民情,而且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它们形成了百闻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泥塑、同山棕编、树叶拼画、葫芦雕、特色竹编、黄杨木雕、彩石镶嵌、糖人糖画、无骨彩灯、木偶剧……这都是诸暨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民间美术财富。
三、活动成效及探究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在实践中传承,结合时代特点,为传统美术注入新的活力,将孩子的创造潜能发挥到最大,我想,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美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创新課程中,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内涵。
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课堂教学,融进美术教材,是我们美术老师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而我主要把学校特色课程作为把乡土资源带入课堂的主阵地,努力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以散步的心情带领学生徜徉在乡土美术的海洋里,在“名胜古迹”中领略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民风民俗”中感受淳朴的乡土文化;在“民间美术”中感悟乡土文化的传承。“继承传统,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才能让民间艺术之花永开不谢”,这是我们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