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微生态与健康护肤

2021-04-29 19:44李燕马来记杨素珍韩婷婷
中国化妆品 2021年4期
关键词:葡萄球菌菌群益生菌

李燕 马来记 杨素珍 韩婷婷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在2003年的完成,2007年年底开启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人体内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是人体内细胞数量的10倍,初步的研究显示其所含基因数目的总和是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数目总和的100倍。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解密人类基因组基因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常见基础疾病、精神类疾病等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即肠道微生态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也被广泛认可,并提出了细菌一脑一肠轴理论体系。

近年来,皮肤微生物菌群作为皮肤屏障的主要角色之一,对其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是维护皮肤健康的必需因素。当皮肤正常菌群遭受破坏时,会引起皮肤微生态失衡,导致皮肤生物学屏障失衡、免疫机制紊乱而出现皮肤功能损伤甚至出现皮肤疾病。如何维护皮肤菌群健康、维持皮肤微生态均衡,是当前化妆品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门的课题。本文重点概述皮肤微生态及其与皮肤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微生态护肤品的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01 皮肤微生态

人体皮肤微生态是继肠道微生态之后的第二大微生态系统,是由细菌、真菌、病毒、螨虫和节肢动物等各种微生物与皮肤表面的组织、细胞、各种分泌物、微环境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皮肤上的微生物统称为皮肤微生物群,是皮肤生理学和免疫的基础。皮肤微生物、宿主及外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皮肤微生态平衡。

1.皮膚微生物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直接与外环境接触,有着独特的表面结构和生理功能。鉴于皮肤的特殊表面结构和生理功能,其微生物菌群的定植与肠道的封闭环境有着巨大的区别,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菌群结构,同时也受到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与人体免疫系统共同进化,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尽管皮肤相对机体温度较低、干燥、高盐、偏酸,存在抗菌肽以及皮屑脱落等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但在人类皮肤上仍有约1014个微生物存在,大约是人体总细胞数的10倍之多。

目前已知的人体皮肤微生物至少包括19个菌门,细菌是皮肤表面的优势菌,皮肤表面的细菌组成可从以下不同分类水平进行分析:①在门水平,主要有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②在属水平,主要由棒状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丙酸杆菌属三类菌属组成。此外皮肤上也存在少量真菌,真菌主要有马拉色菌、青霉菌和曲霉菌等,其中脚部,如脚指甲和足底脚跟,显示出最丰富的真菌菌群。

根据不同微生物在皮肤表面定植的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暂驻菌群和常驻菌群。①暂驻菌群,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较短,对人体影响也较小,一般为皮肤接触物表面时所传递到皮肤表面的菌群,暂驻菌群通常是造成皮肤感染的主要原因。②常驻菌群,指长期定植于皮肤,已完全适应皮肤环境并产生依赖性,可视其为皮肤的核心菌群。皮肤常驻菌群主要有葡萄球菌、丙酸杆菌、棒状杆菌、不动杆菌、念珠菌等。皮肤的常驻菌群通过占位作用,形成生物屏障,使致病菌及外籍菌群无法立足于皮肤,在皮肤微生态环境中具有维持平衡和自净的作用。皮肤常驻菌群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参与皮脂膜代谢,维持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从而抑制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分解角质细屑、分泌脂质,从而使皮肤细胞吸收,起到提供营养的作用。暂驻菌群与皮肤固有的免疫系统,构成了人体抵御致病微生物的屏障。这些菌群共同构成了皮肤局部的微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共生或拮抗作用,如果皮肤局部环境和菌群之间处于不协调状态,即皮肤微生态失衡,就会损害皮肤健康。

2.影响皮肤微生态的因素

影响皮肤微生物群总数和组成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人体皮肤的区域;②皮肤的化学属性,即pH、脂肪酸组成和湿度等;③性别;④地理位置和种族;⑤表皮深度;⑥抗生素治疗;⑦使用化妆品情况;⑧个人年龄;⑨个人健康状况等。总结下来,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1)内源性因素

影响皮肤微生物群总数和组成的内源性因素,主要包含皮肤年龄、性别、身体不同部位等,其中年龄和机体部位影响较大。

Oh等采用16S rRNA测序研究发现,儿童和成人在相同部位皮肤细菌群落存在明显差异。熊德鑫等发现在青少年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表皮葡萄球菌有所减少,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增多。性别对皮肤微生物群具有同样的影响,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的皮肤菌群多样性,女性手部细菌多样性明显高于男性,但女性手部的细菌数量相对较少。

不同的身体部位皮肤菌群存在差异。细菌的定植与特定的潮湿、干燥、皮脂腺微环境等相关。在一般情况下,皮脂腺部位的细菌多样性似乎是最低的,丙酸杆菌在皮脂腺密集部位以及包括额、耳后皱褶、背和鼻翼皱褶(鼻孔侧)的部位占主导地位。宏基因组分析和培养法研究表明,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最喜欢高湿度部位,如肚脐、腋窝、腹股沟皱褶、臀皱褶、脚掌等部位。葡萄球菌存在于皮肤的有氧区域,以汗液中的尿素作为氮源进行繁殖。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大汗腺中发挥生物学作用,如腋窝处。在皮肤干燥部位,如前譬、臀部、手等,定植的菌群包括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混合菌群。

(2)外源性因素

影响皮肤微生态的外源性因素,指皮肤接触的外部因素,如皮肤接触环境、化妆品的使用、生活压力等。某国际化妆品公司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会引起皮肤微生物和代谢物不平衡,污染物中的多环芳烃可直接或通过改变皮肤微生物而影响皮肤代谢。通过对某地高中生心理压力与皮肤微生物菌群和皮肤状态的分析发现,长期压力会使皮肤微生态失衡,并增加某些具有致病倾向的细菌生长,从而影响皮肤状态。

目前,化妆品与皮肤接触较为频繁,皮肤微生态受到化妆品使用的影响较大。化妆品成分既具有丰富的营养,又含有对微生物菌群有抑制作用的防腐剂,因此化妆品的使用可能会改变皮肤的微环境。另外,化妆品还会影响皮肤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从而影响皮肤的自净和代谢功能。皮肤微环境发生改变,皮肤微生物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化妆品成分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皮肤微生态。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化妆品配方中的某些成分可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皮肤微生态。化妆品可能会通过以下途径影响皮肤微生态:一是产品本身所携带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过发酵或其他方式来修饰、改变化妆品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对皮肤常驻菌或皮肤微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皮肤造成损害;二是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还可被皮肤常驻菌群代谢,从而产生对皮肤健康有影响的物质;三是化妆品成分可直接或通过改变皮肤微环境间接影响皮肤微生物的定植。化妆品中成分复杂,包含了许多化学物质,如防腐剂、香精香料、功效成分、保湿剂和除臭剂等,这些物质可通过改变皮肤的微环境,如pH、湿度和油脂含量等,影响皮肤微生态平衡。Bouslimani等研究了护肤品对皮肤化学和微生物的影响,发现护肤品能够改变皮肤表面化学分子和细菌的多样性,同时还可改变分子和细菌的动态和结构。

3.皮肤菌群的研究方法

随着对菌群生态和皮肤护理功效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有些微生物因生长条件苛刻而难以分离,传统方法(凝胶平板法)的偏向性和局限性使研究者难以正确、全面阐明皮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点。近些年来,微生物组测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微生物组测序分析技术主要包括16S rRNA测序和宏基因组技术,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成熟,为人类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组学带来巨大的变化,皮肤微生态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16S rRNA的测序,是近年来微生物生态领域最核心、最重大的突破。这一测序技术让人们在可接受的成本下,获得较全面的群落结构信息。16S rRNA测序相比于传统测序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①可获得系统分类信息,并能明确定性其分类单元;②通量显著提高,1次可测定40万-100万条序列,并能够获得广泛、系统的结构信息;③测序深度大,可在多个分类水平上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建立极大地推进了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利用此方法首次阐明了人体不同部位的菌群结构的组成、抗生素的使用对肠道微生物群落产生的影响等。

宏基因组技术是在16S rRNA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宏基因组的鸟枪法进行高通量测序,从而获得菌群的分类信息以及功能基因的数据。宏基因组技术适用于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总体,能够分析出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丰度等信息,还可探究微生物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环境与宿主之间的关系。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启动了人类微生物组的研究,对242例健康成年人皮肤微生物进行采集分析,其结果建立了皮肤正常微生物群数据库。科学家们利用这一技术,逐渐探究出了人体正常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变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Fitz-Gibbon等使用宏基因组学和基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在菌株水平和基因水平比较了49例痤疮患者和50例健康人鼻部皮脂腺单元的皮肤微生物群,还分析了痤疮丙酸杆菌的不同菌株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利用此技术还阐明了常见皮肤病(痤疮、特性性皮炎、黄褐斑、银屑病等)的发病与皮肤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改变和失衡有关。

02 微生物菌群与皮肤健康的关系

宿主与皮肤微生物群的关系可分为:共生、互惠共生、常驻致病菌菌群和暂住致病菌菌群四类。共生和互惠共生属于皮肤腐生细菌,也是正常的微生物生态菌群。一般情况下,宿主和皮肤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信号传递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

1.皮肤对微生物菌群稳态的影响

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不是随意的,在某种程度上由皮肤生理所调控。首先,在表皮分化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逐渐从基底层迁移到角质层,最终失去细胞器、角质化和脱落,脱落和崩解后的角质细胞残留物,如蛋白质、磷脂、氨基酸、葡萄糖、水和电解质(如钾、钠和钙)为皮肤菌群的生长提供营养,有利于皮肤微生物的生存。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可以作為微生物菌群的食物,皮脂分解后产生游离脂肪酸,产生酸性环境维护微生物菌群生长。皮肤排泌汗液中含有盐分和电解质,汗液蒸发后,使得皮肤表面存在电解质而略带酸性,这种环境对致病菌的繁殖和存活起着限制性作用。此外,皮肤上的小汗腺会表达抗菌肽(AMP),包括内分泌抗菌素和β一防御素,来影响皮肤微生物的定植,即汗腺密度多的位置,微生物生存相对较少。

在皮肤内部,先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都有助于皮肤免疫。角质形成细胞是皮肤免疫反应的第一个活跃参与者,细胞表达大量的模式识别受体(PRR),能够识别保守的分子,如脂蛋白、核酸、细胞壁成分和鞭毛,来感知外界微生物;表达许多抗菌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并且激活PRR,可以迅速增加这些分子的表达,从而产生直接的抗菌作用以及额外的免疫细胞。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可以呈递抗原,有研究证明,朗格汉斯细胞通过诱导处于稳定状态的调节性T细胞,参与促进自身抗原和共生微生物的耐受。在皮肤表皮内部,还存在着许多参与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各种T细胞。

总之,皮肤表面环境和内部细胞免疫系统,对微生物菌群的生长、稳态、专门化能力的驯化均有重要意义。2.微生物菌群对皮肤健康的影响

皮肤微生物菌群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机体进行保护:一是通过防止和抑制病原体入侵、激发抗体的产生等方式提高宿主免疫状态;二是合成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K和几种B族维生素,为皮肤提供营养。但是,常驻菌群不会一直发挥好的作用,当免疫力降低时,常驻菌群也会致病。如果其在非正常部位繁殖,它们也可能成为病原体,例如痤疮丙酸杆菌会导致痤疮发生和发展。

(1)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发展

皮肤共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在皮肤的定植,从而避免皮肤健康遭到破坏。在竞争排斥中,皮肤常驻菌与病原微生物竞争宿主细胞上的受体或结合位点,从而使致病菌无法繁殖。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可以产生丝氨酸蛋白酶(ESP)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表皮葡萄球菌还能产生多种额外的分子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如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酚溶性调节素(PSM)具有强大的抗菌功能,能够与微生物脂膜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并导致微生物脂膜渗漏。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分子还可以选择性地杀死皮肤病原体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来源于宿主的AMPs协作能产生更强的杀菌能力。另外,常驻菌群能够降低皮肤酸碱度,维持皮肤的酸性环境使pH为3.0~5.0,以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2)刺激皮肤细胞产生免疫力

皮肤共生微生物可以通过影响宿主细胞的功能来促进皮肤免疫。皮肤表面丰富的微生物,可与皮肤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影响皮肤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参与免疫稳态的建立。皮肤菌群还可以通过调节皮肤中的白细胞介素I(IL-la)来影响皮肤免疫功能。

通过影响宿主细胞促进皮肤免疫的机制有多种类型。James等研究证明,角质形成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2 (TLR2)感知表皮葡萄球菌,然后通过增加抗菌肽如B一防御素2和防御素3的表达来增强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免疫力。这表明,来自皮肤共生微生物的信号通过TLR2导致角质形成细胞抗菌肽表达增加,并阻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NF-KB的激活。皮肤共生微生物的影响,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类型的细胞。研究表明,在表皮葡萄球菌的介导下,TLR2被激活,从而导致肥大细胞聚集到皮肤病毒攻击的部位,这些聚集的肥大细胞释放的AMP天冬氨酸被TLR2刺激放大,从而增强了抗病毒免疫。因此,来自共生微生物的信号与响应皮肤中各种微生物挑战的多种细胞类型有关。

总之,共生细菌在增强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控制炎症,维护皮肤屏障

皮肤共生微生物可以通过维持皮肤屏障来促进宿主免疫。如TLR2介导的表皮葡萄球菌对脂磷壁酸( ITA)的识别,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中TLR3驱动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并降低创伤后体内的炎症水平。此外,TLR2的激活,被证明能够增加角质形成细胞的紧密连接屏障,说明共生微生物在维持屏障动态平衡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微生物通过代谢皮肤蛋白质和脂质等成分,产生生物活性分子来间接塑造微生物一宿主免疫稳态。研究表明,表皮葡萄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反应之间具有互利关系,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LTA通过与天然免疫受体TLR2结合,抑制皮肤损伤期间的炎症。裘卓琼等发现,皮肤共生菌可以代谢色氨酸产生5一羟基色氨酸、吲哚-3-乙醛等,并发现吲哚一3一乙醛通过活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芳香烃受体,抑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产生,进而减轻特应性皮炎(AD)的炎症程度。皮肤共生微生物和皮肤细胞之间的交流,对于调节局部炎症环境非常重要。

(4)营养作用

降解皮肤表面物质,提供营养。

在皮肤表面存在许多生物类大分子物质,如脂类多聚糖和蛋白质以及各种成分的混合物,寄居在皮肤上的微生物菌群可以把皮肤表面物质作为食物进行降解。微生物死亡后的崩解产物含有脂肪酶、酯酶、蛋白酶、角蛋白酶、磷酸酶和DNA酶等胞外酶类,这些胞外酶可降解这些大分子多聚体,释放出容易被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酯酶可作用于甘油三酯,将其降解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蛋白酶则将蛋白分子和多肽降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磷酸酶则可作用于底物磷酸化有机分子,将其分解为脱磷酸糖类和磷酸;DNA酶可将DNA降解为糖类、磷酸盐、嘌呤和嘧啶。几乎所有胞外酶的终端产物,均可以被皮肤所吸收,对皮肤起到直接营养作用。

合成生命物质,提供营养。

除了胞外酶分解产物,细菌还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1、B2、B5、86、B7、B9、B12、E和维生素K、醋酸盐、丁酸和丙酸化合物、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等,为皮肤提供营养。皮肤微生物菌群产生的磷脂、甾醇和角蛋白,也可被皮肤细胞吸收,增强细胞生长。皮肤微生物菌群产生的电解质、小分子蛋白质等具有保湿性,使皮肤具有保水能力。

(5)危害作用

皮肤菌群一般在皮肤和共生微生物作用下不会发生巨大波动,也不会引起皮肤疾病。但是,在某些环境变化时,一部分正常菌群可能会引发疾病,如从该环境的限制中引入到血液或组织中,其可能会成为病原体。拟杆菌属细菌是最常见的常驻细菌,如果由于外伤而与其他细菌一起被引入游离腹膜腔或骨盆组织,就会引起化脓和菌血症。这说明常驻菌在正常皮肤部位存在是无害的,但是如果大量引入暂住菌群或者存在其他诱发因素,它们也可能引起疾病。

03 微生态失调与皮肤健康

正常的皮肤微生物群与宿主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构成了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对维持皮肤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平衡的生态一旦出现紊乱,便会带来一定的皮肤问题,如干燥、瘙痒等;比较严重时,会使外部病原体侵入或正常皮肤微生物菌群转向致病菌,从而导致感染性疾病。

研究发现,面部微生物群失调会刺激肌肤,进而产生炎症,导致色斑、老化等皮肤问题出现。如果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并占领肌肤表面,会使产生的抗菌肽数量不足,进而引起过敏性皮炎,导致皮肤瘙痒、干燥、刺痛;手部需氧菌群的不稳定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进而导致皮肤干燥。过敏原以及微生物等更易侵入,会导致皮肤屏障变弱且抑制先天宿主防御系统。皮肤微生物群失衡,常与几种免疫介导的疾病有关,如痤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因此,研究整个皮肤部位的微生物群落变化是了解皮肤疾病的关键。

1.痤疮

在皮肤微生物菌群中,与痤疮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菌群包括痤疮丙酸杆菌、糠秕孢子菌、葡萄球菌属等。痤疮丙酸杆菌对痤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引发炎症反应;②引发毛囊漏斗部过度角化。糠秕孢子菌又称糠秕马拉色菌,特定形态的马拉色菌可引起毛囊炎,常与痤疮合并出现。有学者研究表明,在痤疮患者皮肤样本中检出83.57%的糠秕孢子菌带菌率,并且发现痤疮的严重程度与糠秕孢子菌带菌数量呈正相关。痤疮患者皮脂分泌增多,导致糠秕孢子菌过度繁殖而引起局部炎症。

2.特应性皮炎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皮肤微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能是特应性皮炎(以下简称“AD”)的诱发因素。德国学者开展了一项针对2500例婴儿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剖腹产分娩的婴儿与经产道自然分娩的婴儿相比,皮肤表面检出的微生物较少(说明皮肤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其特应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现研究已经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和感染常与AD发病相关。在AD的发作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皮肤或AD患者治疗后的检出率,并且发现检出率与疾病的严重度密切相关。AD患者炎症皮损区的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丙酸杆菌属丰度下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丰度增加,治疗后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丙酸菌属丰度增加。

各项研究表明,皮肤微生态的平衡是由皮肤不同微生物群落间,皮肤微生物与宿主之间持续不断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皮肤微生态失衡会引起多种皮肤问题,影响皮肤健康。因此,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维护皮肤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受到皮肤科及皮肤护理行业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目前在护肤品领域,微生态护肤已成为最新的产品开发趋势。

04微生态护肤与健康

1.微生态护肤成为热点

英敏特趋势在《整体健康和谐》(Total Wellbeing)报道中描述了消费者如何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并寻找解决方案,以满足个人保健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皮肤微生态的兴趣日渐浓厚,从而刺激了对平衡身体内、外的天然菌群产品的诉求——将肠道益生菌发展到益生菌护肤品。根据英敏特的《面部护肤品——中国》(2019年8月)报告所述,95%的消费者听说过含有益生菌成分的护肤品,其中55%甚至还买过含有此成分的护肤品。在过去五年中,全球范围内上市宣称“益生菌”的产品增长约260%,微生态护肤已经成为新的护肤形式。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来微生态护肤热度一直持续上涨,2019年欧莱雅在微生态护肤领域集中发力,旗下的兰蔻、理肤泉和赫莲娜纷纷推出微生态护肤单品。兰蔻推出的第二代小黑瓶宣称采用了了大益生元及酵母精粹,持续激活肌肤微生态,可以说是微生态护肤的典型代表。雅诗兰黛、SK-ll品牌通过益生菌、益生元等概念,进而推出了“微生态护肤”的产品。国内品牌也纷纷入局微生态市场,瑗尔博士、珀莱雅等都推出各自产品,市场表现良好。

福瑞达旗下瑗尔博士品牌在明星产品益生菌水乳中添加菊粉等益生元和益生素,经过人群使用后测试和皮肤微生物菌群变化分析发现,其能够平衡熬夜带来的微生态菌群变化,从而改善熬夜引起的皮肤问题。

皮肤微生态环境的失衡是导致皮肤亚健康的根本原因。B rigitte Dreno等人发现,引起重型痤疮并不是因为丙酸痤疮杆菌的增殖,而是丙酸痤疮杆菌属(IAI,CC18,A1)的多样性降低,并指出应通过调节皮肤菌群平衡来改善痤疮。生态护肤,即维护皮肤的微生态平衡,是利用微生态工程技术,将益生菌相关制剂应用于日常皮肤护理中。这类生态制剂,可以调节人体的皮肤微生态平衡,调节和恢复由于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失衡,促进皮肤的各种酶和有益物质的产生,进而调控表皮细胞,保持肌肤水分与营养吸收,维持皮肤健康状态。因此,通过益生菌或益生元调理皮肤微生态平衡,从根本上改善皮肤亚健康的生态护肤品,将是护肤品研发的重点,亦是护肤行业发展的趋势。

2.当前微生态护肤方式

当前微生态护肤,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

(1)外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能为宿主提供益处的活菌,例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线状透明颤菌,概念来源于肠道益生菌。临床研究显示,外用益生菌,能通过影响皮肤微生物组的组成,起到改善皮肤健康的作用。Nodake等从受试者自体皮肤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培养后添加到化妆品基础配方中,使用后能够提高皮肤的保湿性。虽然研究证明直接应用皮肤常驻菌活菌制剂有护肤的功效,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受法规的限制,此类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行业内也有少量灭活的益生菌原料上市,比如德之馨SymReboot TM L19是无活性的乳酸杆菌,但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够提供活菌的全部功能,具有调节皮肤微生物菌群、增强皮肤屏障等功效。日本一丸公司的La- Flora EC-12是一种灭活(加热)的乳酸菌,呈粉末状态,其能够促进皮肤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的增殖,促进产生抗菌肽。

(2)外用益生元

益生元,是能被共生菌吸收的特定营养物质(例如乳糖、低聚糖、葡聚糖、山梨醇、木糖醇等)。益生元能促进共生菌的繁殖和生长,有利于宿主皮肤健康。在微生态护肤品中,益生元相关原料的开发与应用相对较多。比如DSM的Pentavitin@是一种糖类同分异构体,宣传其能够改善皮肤菌群多样性,从而改善皮肤屏障。法国仙婷公司的FLORASKIN L(菊粉、葡聚糖寡糖)是用于化妆品的益生元原料,实验证明其能够被皮肤有益菌利用,不会被有害菌利用,通过对营养的竞争性抑制,达到维持皮肤菌群结构的目的,增加皮肤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皮肤状态。

(3)外用后生元

后生元,也称为益生素,是益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或者由益生菌产生的对宿主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包括益生菌菌体碎片、分泌的代谢产物、萃取液以及溶胞产物等。研究证明,在化妆品面霜中添加1%的线状透明颤菌裂解液可以缓解干燥敏感肌肤症状,增加敏感肌肤的皮肤油脂及水分含量。CLR公司的ProRenew Complex CLRTM是来源于乳酸菌的发酵溶胞产物,其能够平衡和保护皮肤微生物群,维护皮肤屏障。除单纯的益生菌裂解物、发酵产物外,还有一类益生菌发酵原料,即利用益生菌的代谢和酶系统进行功效原料的发酵,以获得分子量小、渗透吸收好的功效成分。比如仙婷公司的奥婷敏(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就是采用乳酸菌對豆乳进行发酵后获取的发酵滤液,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能够改善皮肤表面有益菌的菌株多样性,提高皮肤表皮葡萄球菌的丰度,维持皮肤健康的弱酸性环境,改善皮肤水合作用等。

3.微生态护肤的未来

微生态护肤无疑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领域,但是,微生态护肤还处在启蒙和初期发展阶段,微生态护肤的概念、原料与产品研究、评价方法、法规和市场监管等尚需要不断完善。

由于微生态护肤给消费者带来切实利益,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品牌在该领域发力,并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微生态护肤的发展,其在概念、研发、消费者教育,以及法规健全等方面均会得到发展。

2020年福瑞达美业、瑷尔博士联合聚美丽、CSDCMA皮肤科时讯论坛举办“皮肤微生态·首届美妆&皮肤科医生跨界大会”,此次会议中,福瑞达美业首次提出微生态护肤的概念,将微生态护肤在概念上分为狭义和广义微生态护肤:①狭义微生态护肤概念,是指使用微生物来源的原料,如裂解物、胞容胞吐物以及益生元,作为功能性原料用于护肤品,以改善皮肤健康状态。②广义微生态护肤概念,是在狭义微生态护肤概念的基础上,使产品配方结构能够维护皮肤微生态平衡,或最大限度地不伤害皮肤微生态平衡。

在法规和市场监管方面,国际品牌、相关研究机构相继举办会议,讨论和展望微生态护肤的监管和管理模式。未来,相关化妆品的质量标准设定、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普及、效果与作用机理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普及将会得到发展。

无论怎样,维护皮肤微生态平衡、促进皮肤健康,是化妆品研究人员努力的一个既定方向!(作者李燕、杨素珍、韩婷婷供职于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者马来记供职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东方美谷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秦秀云,孔永.人体微生态系统与人类宏基因组计划[J]生物学通报,2008(07):18_20

[2].Ya njiao Zhou,Hongyu Gao,Kathie AMihindukulasuriya, etaI Biogeogra phy ofthe ecosystems of the healthy human body[J]Genome Biology,2013,14(1)

[3].Elizabeth A,Grice. The intersection ofmicrobiorne and host at the skin interface:g~enomic- and metagenomic-based insights.[J]Genome research, 2015

[4].Hay RJ Malassezia, dandruff and seborrhoeicderrnatitis: an overview[J]. Br J Dermatol,20ll,165(Supp12):2_8.

[5].王若瑁,李若瑜.皮膚真菌微生态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013(003):188-192

[6].赵启明,李飞.皮肤和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9):2_5

[7].P J Koch,PA,deViragh,E, Scharer, etaI Lessonsfrom loricrin-deficient mice: compensatorymechanisms maintaining skin barrier function inthe absence ofa major cornified envelope protein[J] .The Jou rnal ofce11 biology, 2000, 151(2): 389400

[8].董银卯,孟宏,马来记.皮肤表观生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1

[9]Julia Oh, Sean Conlan, Eric C Polley, et,aI Shiftsin human skin and nares mi-crobiota of healthychildren and adults[J]. Genome Medicine, 2012,4(10)

[10].熊德鑫健康人皮肤正常菌群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1(2): 21-24

[11].Staudinger T,Pipal A,Redl B Molecularanalysis ofthe prevalent microbiota ofhuman maleand fern ale forehead skin corn pared to fo rearmskin and the influence of makeup[J]. Journa! ofApplied Microbiology, 2011, 110(6):1381-1389

[12].Fierer N, Hamady M,LauberC L,et al Theinfluence of sex, handedness, and washing on thediversity of handsurface bacteria. Proceedingsof theNational Acaderny of ences, 2008, 105(46):17994-17999

[13].Holland K T , Bojar R A . Cosmetics: what istheir influence on the skin rnicroflora?[J].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 Dermatology 2002, 3(7):4459.

[14].Bouslimani Amina, et al. The impact of skinca re products on chemistry and mi-crobiomedynamics[J].BMC Biology (2019) 17:47.

[15]盛华芳,周宏伟,微生物生物组学人数据分析方法以,挑战与机遇[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07):931-934.

[16].Sogin M , Morrison H , Huber i , et a[. Microbialdiversity in the deep sea and the underexplored'rare biosphere"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a nces, 2006, 103(32):12115 -12120.

[17] . H uber, Julie. Microbial Population Structu res inthe Deep Marine Biosphere.[J].Science, 2007.

[18].Costello E K , Lauber C L , Hamady M . et al.Bacterial Com rn unity Va riation in Human BodyHabitats Ae ross Space and Time[J]. ence, 2009,326(dec.18): 1694-1697.

[19].Les Dethlefsen,Sue Huse,Mitchell L Sogin, et al.The Pervasive Effects ofan Antibiotic on the HumanGut Microbiota, as Revealed by Deep l6S rRNA Seq uencing[J]. PLOS Biology.2008.6(11).

[20].Roesch L F W . Fulthorpe R R , Riva A . et al.Pyrosequencing enumerates and contrasts soilmicrobia! diversity.[J]. lsme Journal, 2007:283.

[21] .Fulthorpe R R , Roesch L F W , Riva A , et a[.Distantly sampled soils carry few species incommon [J]. lsme Journal, 2008, 2(9):901-910.

[22]方红,皮肤微生态的研究讲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01):1-3.

[23].FitzGibbon SoreI.Tomida Shuta.Chiu BorHan,Nguyen Lin,D ,et al. Propioni-bacteriumacnes strain populations in the human skinmicrobiome associated with acne.[J]. The Journa[of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13,133(9).

[24].Kong H H , Oh J . Deming C . et al. Temporalshiftsin the skin microbiom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flaresand treatment in child 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J].Genome Research, 2012, 22(5):850859.

[25].Mei W, Ahrne Siv, Bengt J, et al Comparison of bacterial diversity along the human intestinaltract by direct c[oning and sequencing of16S rRNA genes[J]. FEMS micro biology ecology.2005,54(2):219

[26].孙琦,皮肤微生物组对强化皮肤屏障的作用[J]生物化工,2017, 3(6): 116-117.120

[27].James A Sanford, Richa rd L.Gallo. Functions of the skin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J]Seminars in Imm unology,2013,25(5)370_377.

[28],裘卓琼,李巍.皮肤菌群宿主相互作用及其与炎症性皮肤病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志2020,53(07)

[29] .Vincent B Young.The role of the microbiorne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an introduction for clinicians[J]. BMJ,2017,356(15)

[30] .Apo[lo Stacy,Yasmine Belkaid.Microbial guardians of skin health [J].Science,2019,363(6424):227-228

[31].Sophie Seite.Laurent Misery.Skin sensitivity and skin microbiota:Is therea link?[J].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18,27(9):1061-1064

[32].郭明权,郭晓奎.人体皮肤微生态及其与皮肤病的关系[J]皮肤科学通报,2019, 36(4):3,436443

[33].ChienA L,Tsai J, LeungS, etaI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Acne With Skin Microbiota Characteristics[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IAssociation, 2019

[34].FlorianS, LeibundGut- Landmann SalomeHost Responses to Malassezia spp.in the Mammalian Skin[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17, 8:1614

[35].Gupta A K,Batra R,Bluhm R,et aI Skin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Malassezia species[J]Journal of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4, 51(5):785-798

[36].曹婷,邹颖特应性皮炎与皮肤微生态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志,2020, 13(03):160-163

[37].PowersC E,Mcshane D B,Gilligan PH,et aI Microbiome and pediatric atopic dermatitis[J]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5

[38],王茜,高莹,张高磊等皮肤微生态与特应性皮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47(10):686690

[39].Brigitte Dreno, et aI_ The Skin Microbiome:A New Actor in Infammatory Acne[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2020.21 (1):18_24

[40]Noda ke Y Matsumoto S, Miura R et al.Pilot study on novel skin care method by augmentation with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 autologous skin microbe:A blinded randomized clinicaltrial [J].J DermatoISci, 2015, 79(2):119-126

[41].TSILINGIRI K, RESCIGNO M Postbiotics: What else?[J] Beneficial Mi-crobes, 2013,4: 101-107.

[42],李利,黄俊,张大为.1%线状透明颤菌面霜在中国女性敏感性皮肤的功效与耐受性评价[J]中華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4):195-197.

猜你喜欢
葡萄球菌菌群益生菌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益生菌真相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是与非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喝益生菌饮料不如喝酸奶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MSSA的耐药比较研究
猪腹泻病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