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高阶思维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利用好通识课程教育、培养拥有广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日益成为众多院校教改的重要命题之一。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綜合性和融合性的人文通识课,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等与高阶思维能力相契合的特征。本文将结合该课程的主要特征,从自主学习、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角度,说明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入高阶思维能力训练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现代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通识教育外国文学高阶思维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材项目“文学翻译”和三全育人示范专业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1-0010-03
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人类对通过简单记忆就能掌握的低阶知识的需求,而对高阶思维能力有了更多的要求。这种思维也是新世纪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备素质。2016 年我国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核心素养是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整合与提升,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等能力。所谓的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层面的心智活动,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能力一种思维能力。[1]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通过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改革,在新科技时代切实提高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宗旨和目标。
一、外国文学课程特征
传统的观念中,文学作品主要是拿来阅读的,纸质文本是其主要的形式。但“文学”的范畴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代英国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伊格尔顿特别提出,文学的观念是一种“文化建构”(culturally constructed),[2]随着时代和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文学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它不仅仅是用来读的,也是用来聆听、观看和表演的,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的特征。
1.跨学科性
无论从内容、功用,还是从研究方法上看,外国文学都具有跨学科的特征。首先,在内容上,文学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文学关乎人学,其本身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知识,如亲情、爱情、战争、科学以及宗教等等。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所蕴含的内容十分广阔;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许多诗人的体裁和创作意象都不拘一格,涵盖了天文、地理、医学、法律、炼金术和生物等各个领域。其次,在文学的功用上,无论是韩愈的“以文载道”,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还是贺拉斯的“寓教于乐”,都说明文学既有娱乐的、审美的功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被赋予弘扬道统和开启民智的使命。最后,在文学研究的方法上,20世纪后半叶,西方兴起的文化研究理论,如女性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和生态主义研究等等,都充分展示了文学与政治学、生物学和环境学等人文或非人文学科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征。可以说,外国文学研究始终离不开学科互涉,而且这种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拓展和深化,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观念与方法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当然,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不是文学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机械叠加,也不是简单地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处理文学现象和问题的行为。应该首先承认文学学科自身特质的实然性,然后根据这一实然性吸纳其他知识领域和学科的方法。[3]外国文学跨学科特征,决定了这门课程不仅涉及表面的文字,还涉及历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因此,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在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的时候,就不能做简单的知识的叠加和灌输,而是要具有考古学家般的博学、耐心和想象力,对传递到我们手里的孤立的文本,做较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将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比较透彻地理解其来龙去脉,进而在材料的辨析、挑选和观点的论证中,逐渐形成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跨文化性
古今中外,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曾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华夏文化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就曾受到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4]而西方文明史上的文化复兴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十字军东征后,欧洲文明在思想、科学等方面得到东方文明的诸多滋养。[5]到了近代社会,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更为频繁。尽管20世纪初是中国输入西方文明的重要阶段,但经历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最后发现物质的繁荣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这也让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自身的文明。一方面在“向后看”,追溯西方文明的历史脉络和传统根源,另一方面也在“向外看”,试图从具有异文化特征的东方文明里寻找新的出路。
可以说,古往今来,中西文化中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的关系。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不可避免地具有跨文化性,尤其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如何正确运用这些域外经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者文化,这对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如何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 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上提出,为应对当前世界复杂局势,实现共赢共享,需要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局面,而这首先就需要有包容的态度。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一种较高认知层面上的心智能力。这种心智力一旦形成,有利于培养一种全球的视野和意识,它能够帮助学生接受、对不同的思想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充实自我,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完整的“人”。在外国文学课程中,学生需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文学作品,它们中既有和我们相通的情感,也有与我们不同的思考,真正理解这些作家作品后文化理念与我们秉持的观念的异同,可以培养学生博大胸襟,拓展其认知视域,实现共同体思维。
有鉴于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外国文学课程的基本特征进行课程设计。
二、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外国文学课程设计策略
在高阶思维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最核心的三大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充分考虑这几个因素。
1.鼓励自主学习
每次课前都布置相关的阅读文献或观看视频资料,并留下适当的思考题。例如在上《贝奥武夫》一课前,就让学生在阅读选文后,思考下列问题:选文里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首韵除了形式功能外,有没有意义?君臣之间的礼物赠与有何象征意义?这些提问将采取苏格拉底发问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走向问题的深处。又如在布置学生阅读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第一章内容的时候,让他们先行思考小说中的反讽手法,同时阅读其他一些英国文学名篇,如斯威夫特的《一个谦虚的建议》、萨克雷的《名利场》以及王尔德的《真诚的重要性》等内容,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讽刺有何异同。课堂上,进行分组协作讨论,然后再推选代表总结本组观点,最后再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2.提升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的培养,一个重要的渠道是对数据或事实的辨析和整理。在外国文学课程中,则表现为文本细读能力,即“细读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查找细节、组织材料和支撑论点的习惯,进而训练他们的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文学理论家布斯曾将小说中的描述分为“展示”(showing)和“告诉”(telling)。[6] 在他看来,两种方式都是作者用来说服某个观点的,只不过后者更加直接,前者则更为委婉、含蓄,是一种“隐性的知识”,需要读者调动原有知识储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想象等方式,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例如在上《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总引”时,要求学生从原文中找到具体入微的描写,来概括骑士、扈从、女修道院院长和巴斯妇人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介绍骑士的时候,除了看到他的英勇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提醒学生注意,乔叟是如何通过看似无足轻重的举止和衣着的描绘,突出骑士谦逊有礼和简朴低调的精神上的贵族气质的;在介绍女修道院院长的时候,乔叟又是如何通过细致描绘她优雅的餐桌礼仪和精心的打扮,不动声色地对其进行讽刺的。这种细读文本、“言之有据”的功夫,一旦练成,可以很好提高学生日常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独立的判断力。
在细读的基础上,可以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例如以往我们在教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一剧的时候,关注较多的是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基础知识。在网络普及的时代,这些资料都可以轻松获取,所以不应该是课堂上的重点。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做一些深入的思考。方式之一是通过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以前我们都是从哈姆雷特的角度看问题的,如果从他的母亲和恋人的角度看,会有怎样的变化?从两个背叛他的朋友的角度看,又会如何?此处还可以结合爱丁堡国际艺穗节上首演的戏剧《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顿之死》和电影《奥菲利亚》进一步探讨。通过多元视角,可以帮助学生片面化的单一固化思维,提高其分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
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意识,让学生对一个问题有的思考不受限于一点或一小面。仍以《哈姆雷特》为例,对于王子身上的忧郁气质,除了从人物性格的角度上看思考,还可以联系当时医学、生物和宗教文献里对“忧郁”的认识和思考,探索忧郁的情调在西方作家笔下为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意味”。[7]
总之,文学文本中有大量“展示”的信息,在细读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从一些看似客观、冷静的描述中,利用严谨的推理和概括能力,读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很好地训练了高阶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在各种纷呈繁复的文本信息和社会信息中挖掘有效信息,并做出相对理性和独立的判断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开拓创新思维
在外国文学课程上,不同的流派之所以能自成一体,是因为它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革新”。因而,对于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的鉴赏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欣赏和体会创新思维如何推进的过程。例如,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多有“奇思”(conceit),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除了鉴赏之外,若能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创作的要求,则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训练的综合体现。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展开。文学上的创新,不少是建立在“模仿”之上。通过一定的“仿写”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例如,在评析欧文的《自述》之后,再让学生观摩学习古今中外各种“自传”,如《富兰克林自传》,罗素的《生而为何》以及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和鲁迅的《自题小像》等,从文学手法、思想内涵和跨文化的角度对各自的特征展开探讨,然后布置每个学生都完成一个或“自我小记”,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点评,修改后定稿。整个创作和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力、判断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过程。
其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英美文学中不少诗人都有独特的风格,除了上述多恩的诗,还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弥尔顿的“巴洛克”风格、彭斯的爱情诗、布莱克的版画诗、华兹华斯的“自然”之歌、迪金森的形式创意诗,惠特曼的“自我之歌”以及弗罗斯特的哲理诗等。这些诗人对前人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革新的一面,通过平时的赏析和讨论,学生对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可谓烂熟于胸。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小说续写、戏剧编演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因难产不幸去世的时候,原文并未描写男主人公弗德里克进入病房后的任何细节,此处的“空白”,便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写”。最后,在戏剧编演方面,思维训练的方式还深入到实践的层面。由于场所、人员和设备的限制,要想成功演绎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就必须充分调动其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地进行改编和导演。这些环节对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合作共事能力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之,在外国文学这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上,由于它自身具有高阶思维的种种特征,要求授课过程中也需要融入相应思维特征的课程设置理念,在此基础上在课上开展以任务和内容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其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s://www.readingrockets.org/article/higher-order -thinking September 16, 2021.
[2]Terry Eagleton. The Event of Literature[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徐向英,陳绍恋. 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别——中国外国文学学会2020年度全国理事暨“外国文学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1(1):152-158.
[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Joseph Needham. Within the Four Seas: The Dialogue of East and West[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9.
[6]Wayne C. Booth.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3.
[7]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张隆溪 译.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黄伟珍,女,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