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玮
(大同市华远国际旅行社,山西大同037004)
浑源县城南行约3.5 千米,入金龙峡口,崖西有翠屏峰,其半崖绝壁,悬挂着一座以“奇巧绝险”建筑和融“释道儒三教”殿宇闻名于世的悬空寺,是山西省近年来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悬空寺内现存几通碑碣,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悬空寺记》、金大定十八年(1178 年)《释迦从之图》与《三教之图》碑、清乾隆十二年(1747 年)《重修大墙耳楼碑记》、清同治三年(1864 年)《重修悬空寺碑记》等,收录在《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浑源县卷》[1]内。其中金代遗存的两通石碑,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有关悬空寺最早的文字记录。通过这些碑记,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关于悬空寺的历史信息,能更全面地了解这座伟大的建筑,和它所反应的历史原貌。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大同市政府官网公布为“北魏后期(491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2]的历史。许多部门均以此资料作为悬空寺宣传及研究的依据。
关于“北魏后期”,以及“公元491年修建”这两个数据,究竟来源于何处?前恒山文物管理所所长、恒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主任张剑扬在他的《悬空寺》[3]一文中,列举了一些文献上的记载,大致如下:清顺治版《云中郡志》:“悬空寺,州南十里磁窑口,崖悬穴三百余丈,后魏建。”[4](P153)乾隆版《浑源州志》:“悬空寺,在州南恒山下磁窑峡,悬崖三百余丈,崖峭立如削,倚壁凿窍,结构层楼,危梯仄蹬,上倚遥空,飞阁相通,下临无地,恒山第一景也,后魏时建。”[5(]卷八)大同当地历史学者力高才、高平所著《移道坛修筑悬空寺》,认为悬空寺即为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南移道坛于“桑干之阴,岳山之阳”所建的崇虚寺。[6《]佛教年表》记载:“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 年),山西浑源悬空寺兴建。”[7]
笔者查询了相关文献,在清代胡文烨撰修的顺治版《云中郡志》、[4(]P153)储大文纂修雍正版《山西通志》[8(]P10079)与桂敬顺编纂乾隆版《浑源州志》[5(]卷八)都采用了相同的时间——“后魏时建”。上述这些地方史志,均纂自清代,距北魏王朝消亡逾1000年。笔者未能找到清代以前的文献与碑石记录佐证此结论。而寺内清乾隆十二年《重修大墙耳楼碑记》、[1(]P124)清同治三年《重修悬空寺碑文》[1(]P203)均提到是寺“不知创于何代”。曾国荃编修的光绪版《山西通志》中,列编悬空寺时,也没有再提及其建造年代。[9(]卷五十七古迹考八)
力高才、高平所著《移道坛修筑悬空寺》提到“太和十五年移修道坛建崇虚寺”,[6]缘自《魏书·释老志》,原文记载:“太和十五年秋,诏曰:‘夫至道无形,虚寂为主。自有汉以后,置立坛祠,先朝以其至顺可归,用立寺宇。昔京城之内,居舍尚希。今者里宅栉比,人神猥凑,非所以祗崇至法,清敬神道。可移于都南桑乾之阴,岳山之阳,永置其所。给户五十,以供斋祀之用,仍名为崇虚寺。可召诸州隐士,员满九十人。’”[10(]P5743)论文通过北魏道教发展、静轮宫修建等历史事件及《释老志》的记载,推断道坛南移敕建之崇虚寺,即为悬空寺。然而悬空寺所处方位,非在“岳山之阳”;悬空寺现有木制阁楼28间,有塑像的殿阁18 间,其中佛教殿12 间,道教殿5 间,三教殿1 间,佛教殿阁明显多于道教;历代碑石记载也是僧住多于道居。文中悬空寺即道家所建崇虚寺之说,不足令人信服。
张剑扬认为,依魏书记载,道武帝拓跋跬于天兴元年(公元398 年)春正月,“发卒万人,凿恒岭,治直道”,[10](P61)由此推断金龙峡谷通道即为北魏时开凿,是通往中原的要塞,又是通往汤头温泉宫的要道。笔者参阅《中国地形图》及蔡宗宪先生《南北朝交聘使节行进路线考》中平城至中山之间交聘路线,[11]这个论断应是可信的。但是文中认为“悬空寺石佛窟内的三尊石刻佛像,与大同云冈石窟佛像在风格上很一致”,[3]以此推断悬空寺为北魏时所建,有待商榷。北魏中晚期开凿的云冈石窟,广泛吸取中亚犍陀罗、南亚秣菟罗、西域龟兹石窟、凉州天梯山石窟等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结合鲜卑及汉民族的审美,在平城武周山开窟造像,其像特点鲜明,面容、肉髻、身姿、袈裟、纹饰均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在北魏晚期所形成的“磨光式高肉髻”、“秀骨清相”、“褒衣博带式袈裟”、“⌒型唇线”等风格,成为北魏晚期至北齐北周佛教造像的显著特征,与悬空寺栈道上的三尊石龛造像显然是不同的。(见图1,图2,)
图1 云冈石窟第36窟
图2 悬空寺应身佛
《悬空寺记》碑嵌于悬空寺千手观音阁下石壁之上,文中题写:“大定拾陸年重九後二日……因與友韓同遊。邑之南六七里,石峽橋棧若巴屬之道,則經商之大驛路也。風回路轉,仰有臨壑之數峰猶美,目不暫捨。信懸空之巗,古之遺迹,始自建興於何代?又不知棲隱者誰也。明巍峨之萬丈中焉,鑿石為龕,插木為榭,上不至於山之巔,下不至於陸地,懸空置屋,四山掩映,似博壁之翠屏,流水潺湲,瀉清聲之淑玉,非丹青而圖畫者哉?嗟乎!一廢一興,迄今幾囗百年矣。……訪二禪者,乃敦林之人也,係雲中宣寧縣石佛院僧也。善慈四十有九,住持不入俗門,行滿七十二歲,荷真未嘗有憚。……”(见图3)[1](P10)
碑记作者与其韩姓好友的名字已不可考,从其碑文中可以读出:
1.金代大定十六年(1176 年)九月十一日,作者与其好友韩某同游,在州邑南六七里处,有像巴蜀之地一样的栈道,是往来商客的必经驿路。这与金龙峡口,悬空寺对崖山壁所遗存的栈孔是吻合的。
2.在《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浑源县卷》收集此碑时,编者将碑石上“一废一兴,迄今几囗百年矣”中涉及关键时间的一个字,作为无法识别的文字,留空列编。通过对碑体的实地观察,以及碑文拓片的辨识,这个字,隐约是“陸”字,但也很像是“壹”字,全句为“一废一兴,迄今几陸(或壹)百年矣”。[1](P10)(见图4)这个字的识别,对于判断悬空寺建造年代很关键。结合上下文,“信悬空之岩,古之遗迹,始自建于何代,又不知栖隐着谁也”,[1](P10)“凿石为龛,插木为榭,悬空置屋”,[1](P10)距作者游览之时,兴废轮回,若按百年推算,其建造时期应在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 年)。通过查询历史年表,在此期间,浑源一带未发生大规模战争或其他整体居民移徙事件。如此奇特建筑,若只百年,后游者已无法探寻其相关传说,不大符合事件流传的普遍规律。那如果按“陸”解读,时间可以上溯至公元六世纪前后,正值北魏末期至东魏北齐期间,但现存建筑及造像风格,已经找不到当时的显著特征。碑文显示在金代,人们已然不知其建造年代了。编者在收集此碑时,出于严谨,并未对这一关键字轻易解读。悬空寺的建造年代,仍然是一个谜。
图3《悬空寺记》碑与局部[1](P10)
悬空寺木栈道上方有两龛开放的石窟,应身佛与报身佛像外有敷泥,但体态并不臃肿,眉眼清晰,比例合乎自然,艺术价值很高。佛像两肩宽厚,身躯饱满、肉髻低矮平缓,在肉髻与底发之间,嵌有一粒硕大且圆的髻珠,背光外缘有网目式花纹,这些有辽代佛像特征;但其面型丰圆,眉骨细长弯曲,弧度夸张,鼻梁在眼角连线稍下一点处缩至最窄后略变宽,鼻头鼻翼隆起饱满;嘴型较小,仅稍宽过鼻翼、薄唇;下颔处有一条刻线,这些又是金代佛像的特点。奇怪的是,佛像的头发不是螺髻,而是磨光发式,这在北朝以后极为罕见,不知是初期如此还是后世重妆时为之。
张剑扬的《悬空寺》一文中提到:“悬空寺南楼最高处雷音殿,有专家认为明显地保留着唐代塑像风格,说明唐代曾进行过维修。”[3]雷音殿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二天王“一铺九身”的塑像布局,是北魏后期出现的造像形式(首见于龙门石窟),五代至唐颇为流行;胁侍菩萨胸膛宽厚,佩璎珞,下着裳裙,腹部系八字结,尤其衣袖内侧向内折入一角,这是唐代才出现的样式。不过辽金时期的佛像多呈唐风,很多寺庙也采用“冂”型的法坛式布局,例如大同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五台山佛光寺的文殊殿等;此外殿内诸像胸肩宽厚、身躯饱满、面部圆润、上身略长;天王瞋目怒视,森严雄劲,也体现出辽代以来佛像的一些特征。但是主尊毗卢造像,螺发嵌正圆髻珠,并置有顶珠;殿堂内塑像整体姿态表情呆板,衣褶迭襞强直雷同;应是明清时期民间工匠重塑或重妆。(见图4)
图4 悬空寺雷音殿内造像
《悬空寺记》碑与旁边另一块金大定十八年(1178)遗存石碑《释迦宗从之图》与《三教之图》碑上,均题刻有“西京(云中)宣宁县石佛院院僧善慈、行满”[1](P11)两位僧人。辽代曾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山西大同市新荣区、左云县一带置县,早名宣德,金大定八年(1168 年)改宣宁县,一并将县治从凉城淤泥滩南迁至大同西北八十里的今拒墙堡西南0.5 公里处[12],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废。旧时云冈石窟属左云界,现石窟第一窟东7.5 米处尚残存阴刻楷书“左云交囗”题记。清顺治版《云中郡志》载:石窟寒泉(云冈石窿第二窟间的泉水),府西三十五里石佛寺;石佛寺口,府城西三十里。诸多证据表明,宣宁县石佛院即现今的云冈石窟。从现有资料我们无法证明石佛院与悬空寺有上下院关系,但以宣宁县石佛院表示僧侣出身,足见其在当时当地的地位和影响力。
近年来研究考古发现,在辽代兴宗、道宗、天祚年间,西京府一带,有大量佛教建筑的兴建及维修工程,如辽清宁二年兴建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辽重熙六年建观音堂、辽重熙七年建西京府大华严寺,特别在云冈石窟、鲁班窑石窟、焦山寺石窟等处出土了大量辽代柱础、敷地方砖、沟文砖、兽面瓦当,迦陵频伽瓦当等,显示辽代在北魏石窟的原址上,进行过大量附属楼阁设施的修建;而在金代天会、皇统、大定年间,对很多历经辽末战火的寺院进行了整修增修,如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木塔等,包括云冈石窟。[13]
从悬空寺佛像体现的辽金风格,以及碑文中所提及金代住僧与石佛寺的关系来看,悬空寺在辽金时期有过比较大的修整。
悬空寺北楼最高处为集释道儒宗师于一殿的三教殿,找不到其始建于何代的直接证据,从殿内造像造型来看,应出自清代民间工匠之手。而悬空寺内遗存的金代《释迦宗从之图》与《三教之图》碑文,有金代大定十八年的明确纪年,有立碑人的佛家僧侣身份,可以看出金代西京大同府一带,三教合一信仰在佛教界中已有很深的影响。
将道教与佛教的造像共建于一碑,早见于北魏(如陕西耀县魏文朗造像碑);共建于一窟,早见于西魏(如陕西宜君福地水库石窟);至唐代则有三教合一造像龛,如四川李去泰写于大历六年(771)的《三教道场文》所记。[14]金大安元年(1209 年)少林寺僧祖绍立《三教圣像碑》上刻了一段文字:“三教圣象唐肃宗皇帝赞吾儒之师曰鲁仲尼,仲尼师聃,龙吾不知。聃师竺乾,善入无为。稽首正觉,吾师师师。”结合碑文上记载的“依宋太平天国二年(977)长安国子监石刻”[15]所指的出处,对应《唐文续拾》、《佛祖统纪》等文献资料,可以推测,从唐中叶经五代、辽宋至金这一段时间,是佛道儒教融合思想逐步形成并产生三教具体形像合一的时期。悬空寺金碑《释迦宗从之图》与《三教之图》的题记名称表明,无论金代是否已建三教殿,至少那个时期,悬空寺应有三教合一的刻像或绘画存在,而出身西京大同府宣宁县石佛院,题刻碑文的两位僧人,已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这为研究三教合一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时点、地区和方向,也为云冈石窟留有“山水有清囗”、“云深处”和“碧霞洞”等深含道教思想内容的题刻,提供了一种解释——思想的融合导致宗教行为的宽容,而云冈石窟的这些石刻的出现,可能要早于金末元初全真教在大同地区的盛行。
镶嵌在悬空寺观音阁下石壁上的两块金代小型石碑,是目前可找到的关于该寺最早的文字记录。虽然不能从中找到悬空寺的确切建造年代,不过结合寺内其他碑碣,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游记、州县志等文献,还有它的建筑结构、造像风格,可以看出辽金以来近千年岁月,镌刻在这座奇妙建筑上的印迹。在金代中期,雁北一带的佛教徒吸收接纳了“三教合一”思想,并广为流传,这对当地民间信仰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