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戚继光是我国明代著名將领,他南征倭寇,北御蒙古,屡建奇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密码专家。
《孙子兵法》开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事关国家的安危,情报事关战争的胜败,戚继光也深有感触。作为抗倭的重要将领,有一次,他掌握了一股倭寇的动向,当时他自己兵力不足,于是,打算和俞大猷合力剿灭敌人。戚继光派人给俞大猷送信,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行动计划。不曾想,书信被倭寇截获,敌人知己知彼,结果明军惨败。痛定思痛,战后,戚继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
如何能既保密又有效地传递信息,还能保证即使信息落入敌手也难以被破译呢?戚继光详细研究了前人的军事通讯。据《太公六韬》记载,商末周初,姜子牙用八种规格的“阴符”传递消息,比如长十寸的阴符表示我军全胜,长五寸的阴符表示请求补给粮草;《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录战国时用虎符调兵遣将,将领在外带兵持左符,国君身居京城持右符,国君的使者至军中传令须持右符,两符契合方可号令三军;宋朝的军事典籍记载,宋时用四十个字分别代表常用的军事术语,相当于密码,战时前线将领和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使用这套密码互通信息。深入研究之后,戚继光有些失望,他认为这些方法不但容易被敌人截获,而且传递的信息量也十分有限。他打算另辟蹊径,创造一种新的通信系统。
得益于平素饱读诗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戚继光发明了一套新的军事通讯方法——反切法。这套通讯方法是用密码传递,极难破译。“反切”是中国古代的注音方法,其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第三个汉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比如“冬”,可以注为“都宗切”。至于反切法源于何时,主流观点认为它源于东汉年间,当时人们受梵语拼音文字的启发,发现汉字的读音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于是发明了反切注音法。
受此启发,戚继光发明了“反切”密码。他还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第一首诗共二十字,取声母:“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第二首诗共三十六个字,取韵母:“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当时,戚继光正在福建作战,当地方言有八种声调,所以戚继光将其按一至八排序。
设想一下,明朝嘉靖年间,某日戚继光麾下将领收到传令兵送来的军事情报,展开一看,上面都是一组一组的数字,该怎样解读呢?对照戚继光所编的两首诗歌,一一反切即可连字成篇。比如“二十、六、四”,声母第二十个字是“知”,韵母第六个字是“开”,两字相切,取第四声,即为军事中常用的“寨”字。
虽然戚继光的发明有不足之处,比如,不同地区的人对同一个字的读音不同,并且汉语中同音不同字的情况很多,但是评价事物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找出能超越反切密码的通讯方式。敌人即使截获了军事信件,但一不知道戚继光所编的诗歌,二不懂汉字的反切注音法,看着一串数字,自然不知所云。
领兵打仗是好手,情报工作更一流,戚继光着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