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康,李嘉义,袁 逸,陈 晨,王 恺
(1.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江苏 常州213022;2.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 常州213022;3.江苏常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213022;4.江苏中吴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213000)
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是水环境管理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健康管理拓展的基础管理单元,是确定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水质管理目标的基础[1]。随着水环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对于水污染防治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明确各主要区域功能类型及摸清其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是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保障水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2]。
2016年,江苏省划定了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太湖流域率先开展以水生态环境功能保护为目标的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管理试点,研究在长江、淮河流域推行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管理,实现流域环境管理模式转型[3]。江苏省对水生态环境功能实行分区分级管控,划分生态I级区(健全生态功能区)、生态Ⅱ级区(较健全生态功能区)、生态Ⅲ级区(一般生态功能区)、生态Ⅳ级区(较低生态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准入政策,其中对生态I级区、Ⅱ级区重点实施生态保护,对生态Ⅲ级区、Ⅳ级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1,4]。
常州市位于太湖流域上游,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地区,针对其功能区内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研究,可以为生态环境、水利等水环境主管部门分区分级施策和精细管理提供技术依据[2]。
常州市位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区位条件优越,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现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5个区,代管溧阳市1个县级市,共有36个镇、25个街道。国土总面积43.85万hm2,其中陆地面积36.18万hm2、水域面积7.33万hm2。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3.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3.3%,户籍总人口385万人,增长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5]。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试行)》,区划中将常州市划为1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陆域13个、水域3个),分属4个等级,其中生态Ⅰ级区2个、生态Ⅱ级区4个、生态Ⅲ级区8个、生态Ⅳ级区2个[1],具体情况见第42页表1。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本文针对常州市水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统计了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统计结果可为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不同污染源环境胁迫强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其中滆湖重要物种保护-水文调节功能区、太湖湖心区重要物种保护-水文调节功能区、太湖西部湖区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3个功能区范围均为水域,不统计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表1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常州地区情况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见表2。
表2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万m3)
根据各功能区各类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占比情况分析,常州市生态Ⅰ级区均以生活源废水排放为主,其中,金坛洮湖重要物种保护-水文调节功能区以城镇生活废水排放为主,占本功能区生活源废水排放总量的61%;溧阳南部重要生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则以农村生活废水排放为主,占本功能区生活源废水排放总量的68%。
生态Ⅱ级区中,滆湖西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工业源废水排放为主,以直排类工业源排放占主导地位,而镇江东部水环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则以生活源废水排放为主,并且以城镇生活源排放为主导。
生态Ⅲ级区中,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丹武重要生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工业源废水排放为主,且均以接管类工业源为主导;金坛城镇重要生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溧阳城镇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以城镇生活源废水排放为主,溧高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滆湖东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农村生活源废水排放为主,竺山湖北岸重要生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城镇生活源与农村生活源排放废水量各占一半。
生态Ⅳ级区的废水排放均以城镇生活源排放为主导。
在废水排放功能区分布中,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Ⅳ级区)排放量最高,其次为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生态Ⅲ级区)和锡武城镇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生态Ⅳ级区),排放量分别为20 158.69万m3,10 475.61万m3和6 565.45万m3。
2.2.1 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见表3。
表3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t)
化学需氧量排放各类污染源分布中,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工业源排放为主,且以接管类工业源排放为主导;镇江东部水环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以农业源排放为主;其他各功能分区化学需氧量排放均以生活源为主,其中,除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及锡武城镇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城镇生活源排放为主导以外,其他各功能分区均以农村生活源排放为主导。
化学需氧量排放功能区分布中,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Ⅳ级区)排放最高,其次为溧高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Ⅲ级区)和锡武城镇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生态Ⅳ级区),排放量分别为7 315.98 t,5 258.19 t和3 533.51 t。
2.2.2 氨氮排放情况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氨氮排放情况见表4。
表4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氨氮排放情况 (t)
在氨氮排放各类污染源分布中,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滆湖东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氨氮排放以工业源为主,其中,前者以接管类工业源排放为主导,后者以直排类工业源排放为主导。竺山湖北岸重要生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活源与农业源氨氮排放较平均;滆湖西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镇江东部水环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以农业源排放为主;其他功能区均以生活源排放为主,其中,除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以城镇生活源排放为主导外,其他功能分区均以农村生活源排放为主导。
在氨氮排放功能区分布中,以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生态Ⅲ级区)氨氮排放总量最高,其次为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Ⅳ级区)和溧高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Ⅲ级区),排放量分别为527.16 t,465.90 t和258.16 t。
2.2.3 总磷排放情况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总磷排放情况见表5。
表5 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类污染源总磷排放情况 (t)
在总磷排放各类污染源分布中,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接管类工业源排放为主导;滆湖东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竺山湖北岸重要生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以农村生活源排放为主,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以城镇生活源排放为主导,锡武城镇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农村生活源及城市生活源排放较平均;其他各功能分区均以农业源排放为主。
在总磷排放功能区分布中,以溧高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Ⅲ级区)总磷排放最高,其次为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生态Ⅳ级区)和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生态Ⅲ级区),排放量分别为86.45 t,78.89 t和53.96 t。
按照不同等级的水生态环境分区分析常州市水生态环境污染情况。生态Ⅰ级区受到的水生态环境胁迫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源及农业源。生态Ⅱ级区中,滆湖西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主要受农村生活源排放影响,而镇江东部水环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主要受农业源活动影响。生态Ⅲ级区中,江阴西部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受工业源排放影响明显,溧高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金坛城镇重要生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溧阳城镇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丹武重要生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滆湖东岸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以及竺山湖北岸重要生境维持-水源涵养功能区均以生活源排放为主导。生态Ⅳ级区中,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和锡武城镇水环境维持-水质净化功能区受到水污染源排放影响最大的为生活源,其次为工业源。
受农村生活源排放影响较大的区域,应着力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及农村污水处理率,加强分散式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管理[6]。受农业源排放影响较大的地区,需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各项措施,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控制水产养殖规模和范围[7]。受工业源排放影响较大的区域,应采取分区、分级管理措施,重点管控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对生态Ⅲ级区和生态Ⅳ级区内的直排企业,实施综合治理,对新建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逐步实施差别化的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准入政策,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快搬迁入园进度,完善园区外企业退出机制,定期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对处于生态Ⅰ级区和生态Ⅱ级区内的直排企业,注重整体生态保护,对新建、扩建产业开发项目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减二增一[8]。另外,根据区域水环境治理情况和水环境容量,进一步合理推进各区域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9]。
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可以摸清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控的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常州市应当有针对性地实施决策工作,在常州城市水环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和溧高重要生境维持-水文调节功能区提高水污染防治的精准度以及水环境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