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雪梅,许丽娟,周赞华
(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1],教育理念、教育资源等不够完善,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引入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先进理念、资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即满足了这一要求,该项目可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资源、管理模式等进行本土化、特色化后加以引进应用[2]。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一般普遍采用中英双语教学,为保证办学效果,使学生、教师能够适应双语教学,对加入该项目的学生及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均较高,但是,学生英语水平有限,专业英语词汇缺乏,英语文献检索、阅读能力有限等问题仍然存在[3-4]。为进一步改善学生公共英语、专业英语等英语应用综合能力,顺应护理国际化发展趋势,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国际化水平,我们尝试在丽水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采用全英语教学,现总结如下:
选取2016 级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本科班共89 名学生,2017 级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本科班共90 名学生。两届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00 分以上,入校后接受中方教师双语授课或全英语授课,接受外方教师全英语授课,且两届学生年龄,男女构成“,妇产科护理学”先修课程成绩相近,无统计学差异。
1.2.1 教学方法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学时为64 学时。2016 级学生采用双语教学,教师课件为双语形式,理论课以讲授法为主,辅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前专业词汇的熟记、课前教师的充分准备,教师将重难点以微课形式放置于教师建立的超星泛雅平台上。实验课采用演示法。2017 级学生采用全英语教学,教师课件为全英语形式,教学方法同2016 级学生;两届学生授课时间均为1 个学期。
1.2.2 教材选用
为适合国内学生特点,选用《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Nursing:Care of the Childbearing and Childrearing Family(eighth edition)》英语原版教材以及《妇产科护理学》中文教材作为学生及教师用书,两本教材是否购买依据学生意愿,另外,教师参考用书增加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留学生与双语教学用》教材。两届学生用书均一致,2016 届学生以中文教材为主,英语教材为辅,2017 届学生则以英语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
1.3.1 成绩评价
比较两届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成绩,包括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以及由上述3 个成绩构成的学生课程最终综合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含考勤、作业、上课表现等。期末考试试卷由妇产科护理学专任教师编制,包含A、B 两套试卷,考试时由教务科随机抽取其中一套试卷作为考试试卷。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
1.3.2 问卷调查
两届学生课程学习结束后,运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全英语授课和双语授课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经过专家咨询、预调查及信效度检验后形成最终问卷,共包含10 个条目。调查问卷信度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最终问卷信度为0.801。问卷效度采用专家评判法[5],计算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包括计算问卷条目水平的CVI(item-level CVI,I-CVI)及问卷水平的CVI(scale-level CVI,S-CVI),计算得出问卷I-CVI 为0.80~1.00,S-CVI(所有I-CVI 的平均值)为0.901。因此,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正式调查。
学生成绩采用excel 表格统计,一名研究者统计,一名研究者核对;问卷收回后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 录入,采用双人双录入方法;成绩及问卷数据均运用SPSS 23.0 进行分析,成绩比较经方差检验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表明,两届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课程最终综合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届学生成绩比较(±s)
表1 两届学生成绩比较(±s)
组别 N 期末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 实验考核成绩 最终综合成绩2016 届 89 71.13±8.421 74.98±6.575 73.99±7.133 72.79±5.801 2017 届 90 70.91±8.136 74.33±5.380 73.47±5.124 72.40±4.949 t 0.181 0.718 0.563 0.480 P>0.05 >0.05 >0.05 >0.05
双语授课后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89 份,回收有效问卷89 份,有效回收率100%;全英语授课后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90 份,回收有效问卷90 份,有效回收率100%。全英语授课与双语授课满意度的比较主要通过10 个方面进行。结果显示,全英语授课条件下,学生课前预习用时及课后学习用时均多于双语授课(P<0.05),学生课堂上课专注度高于双语授课(P<0.05),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口语水平、阅读能力、应用能力相较于双语授课得到了提升(P<0.05),学生专业英语词汇量积累相较于双语课程积累更多(P<0.05),课后互联网健康相关信息搜寻次数全英语授课多于双语授课(P<0.05),但在课程学习压力上,全英语授课与双语授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全英语授课与双语授课学生满意度比较
表2 续表
全英语教学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7],由于英语并非我国学生母语,因此,开展全英语教学需注意其合适条件及合适时机。首先,全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不仅包括专业英语,还包括公共英语。丽水学院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开展6 年时间,招生时要求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100 分以上,学生录取后从入学开始,即接受系统的英语课程学习,同时,在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有瑞方教师全英语授课和中方教师双语授课,因此,学生英语水平能够满足全英语授课的要求。另外,“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安排在学生大三下学期进行,此时其他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均已学习结束,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英语基础,符合全英语教学循序渐进的要求[8]。因此,对丽水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全英语授课是合适的。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全英语教学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专业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应用等水平,增加专业词汇积累量,同时,授课教师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水平也能够同步得到提升。首先,全英语教学,在教材选用上主要以英语原版教材为主,由于授课对象为中国学生,因此辅以国内中文教材。英语原版教材的使用,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资源,促进学生学习与国际接轨[9],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更为规范的专业英语词汇,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学生使用翻译软件的次数。另外,全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将讲授法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如重点专业名词的识记、教学内容的熟悉等。其次,全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交流全程英语,还要求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采用全英语。如此,可提升学生公共英语应用能力及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教师全英语授课水平。再次,全英语教学也能够杜绝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仅教学课件为英语,授课语言仍是中文,或学生偏向学习教师中文课件而忽略英语课件等问题[10]。最后,学校有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授课期间,有教学督导不定时抽查听课,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既监督了教师授课,也监督了学生的学习,从而保证全英语教学的效果。
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增加能提升人们健康信息素养,尤其是电子健康信息素养,进而改善人们的健康行为[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双语教学,全英语教学后,学生课后健康相关信息搜寻量增大。全英语教学由于语言采用非母语,单纯靠学生课堂学习和书本知识远远不够,需要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学习,因此,我们在授课期间,定期发布学习主题,要求学生定期查阅国际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在资料查阅过程中,需使用图书馆相关资源,并对所查阅信息进行评价和应用。这既符合我国高校教育目前所处“互联网+”时代[13]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健康相关信息搜寻能力[14],同时,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研究[11]表明,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增加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全英语教学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
总之,“妇产科护理学”全英语教学是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建立在学生英语水平能够达到适应全英语教学的基础之上,最终教学效果良好。全英语教学能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同时,授课教师教学水平也能得到较大提升,可见,全英语授课是双赢的过程,师生皆能获益。但我们也发现,国外英语原版教材虽能与国际接轨,但未能与我国实际医疗状况相结合,授课过程需要结合国内中文教材,这既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也易出现学生知识点混淆的状况,因此,有必要积极探讨并编撰适合我国国内学生的全英文课程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