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飞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贵阳 550004)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2018年中央1号文件和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通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模式,将小农生产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中来;202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通过订单农业、托管服务、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将小农户融入到农业生产链中[2]。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从政策指引、金融扶持、产业结构调整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推进,积极效应正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如此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下,扶贫产业却难以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形成经济有效的生产闭环。2018年以来,三联村驻村工作队深入村寨的基层调研和数据显示,农户对产业的认知能力低和认同感缺失,并且这个最大的内因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有效发展。“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何激发贫困地区的农户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背景下,从贫困地区农户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益联结机制的认知认同入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帮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产业发展过程和前景,增强产业发展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将思想扶贫、智慧扶贫与产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在“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领域的先天优势,实现产业扶贫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跨越,对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三联村地处从江县西南部,素有民谚“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坡陡,地形切割破碎,地势起伏较大,导致当地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物流成本高;由于缺少集中连片的平地,加上地势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三联村多年来靠天吃饭,从土地里刨食发展的困境。脱贫攻坚以来,按照《贵州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要求,三联村已逐渐由水稻、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过渡到以粮食种植为主,蔬菜、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辅的产业发展模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衔接的发展模式初露头角。
三联村的人均耕地较少,田地被高低起伏的丘陵沟壑一块块分割开来,土地碎片化较为严重,不适应规模化经营,主要靠人工劳动,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机械化程度低,农耕成本较高,产出效益低,严重制约着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除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仍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外,贫困地区的利益联结机制中仍然存在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品体系薄弱,缺乏村级合作社牵头以及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商品率低,抵御风险和开拓市场能力弱等问题,进而导致合作社发展意愿弱,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产业发展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力量小、分布散问题突出。
2016年以前,三联村几乎为零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贫困地区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三联村摸索尝试投资产业。但是,受地势气候、人才技术、农户认知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产业呈现出零散无章的状态。近5年,三联村共发展山羊养殖、黄牛养殖、肉鸡养殖、鲤鱼养殖、蔬菜种植、百香果种植等17个产业项目,投入资金5.8~36万元不等,覆盖农户3~65户。以2017年的黄牛养殖产业为例,共覆盖农户9户,每户投入资金0.5~1万元养殖黄牛1头,2019年黄牛卖出后,在不算人工、草料成本的情况下户均年增收不足1000元,投入产出比低。
三联村农户以壮族居多,长期与外界联系较少,形成了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农户依靠土地观念固化,对产业的引入缺乏认知能力和认同感。在当地农户看来,发展新型产业是一种长期投入且风险较大的行为。以种植水苔为例,有农户表示:“从发展产业开始,先要对农田进行改造,还要长期管护,等能够上市了还不一定能卖出去,就算能卖出去也不一定能卖一个好价格。我宁可种稻谷,每年还能见得到粮食。”由此可见,农户并非完全不能接受产业结构调整,而是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中,更看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目光,形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产业发展观。
三联村共有172户724人,18岁至60岁的劳动力441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267人,在家劳动力174人。在家劳动力学历及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在家劳动力学历及年龄分布表
1.产业扶贫八要素中利益联结因素的重要性
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并总结了产业扶贫八要素: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其中,作为产业扶贫共同体的利益联结是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农户对利益分配的认知能力和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农户(产业扶贫主体)是否能够有效参与到产业革命中,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远程教育的普及度极大地影响了农户受教育的机会,当教育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扶贫产业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跨越。
2.提升农户认知能力以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三联村以往的产业发展实践,存在着农民与企业在利益联结中建立的股份制比例不高的问题。其中,农户在一部分异地入股分红产业中只是按照分红协议获得每年的相应回报,他们甚至不清楚产业在何处发展、发展得如何,没有切实做到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于对产业发展缺乏认知,进而导致农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出现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只求劳务费、土地流转费等现象,难以看到产业的前景和个人的长远利益。远程教育的积极参与将有效改变这一现象,帮助农户认清产业前景,立足长远发展看到产业利益,建立对产业的信心和热情,变被动的“要我做”为主动参与的“我要做”。
3.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案例
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作用于“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还能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联结因素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来扶贫的“蝴蝶效应”,润物于无形,充分展现教育扶贫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在帮扶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下,从江县扶贫办通过了刚边乡政府水苔种植项目(从扶领复〔2019〕135号)的申请,同意在三联村实施水苔种植90亩。
根据以往的产业发展经验,水苔产业的利益联结协议中明确了:前期预计对有土地的16户农户进行的土地流转补贴需从水苔销售收入利润中提取10%;合作社从水苔销售收入利润中抽取30%用于此项产业的管理、维护、技术指导及后期发展壮大等;水苔销售收入利润的60%用于对项目覆盖的28户贫困户进行利益分红。对从江县当地农户而言,水苔产业属于新型产业,因此,出现了农户接受度较差等情况。三道溪水苔基地涉及土地的16户农户中就有14户不愿意签订利益联结协议。经课题组深入调研:10户不愿意签订利益联结协议的原因是,他们对土地流转补贴的发放形式为销售收入的10%这一分配办法不认可,只愿意每年领取土地流转费1000元/亩;13户不愿意签订利益联结协议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水苔产业,对水苔产业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11户不愿意签订利益联结协议的原因是,他们不懂种植技术,因而不敢发展此类产业。针对上述情况,三联村驻村工作队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技术帮扶下,为期10天,为涉及农户180余人播放了《水苔栽培与产品加工》《水苔里的“钱景”》《小苔藓成就大财富》《一分钟了解苔藓植物》等课件,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水苔产业的发展前景,了解水苔种植技术。对比传统种植业中亩产值为1300~1500元的水稻,水苔产业每亩的年产值可达到8000~12000元的经济效益,余下的14户农户全部签订了利益联结协议。
远程教育在产业扶贫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现实困难,就要解决困难。将远程教育对产业扶贫的影响效力最大化,任重道远。
1.农户文化程度较低且以少数民族居多
三联村农户的文化程度较低且以壮族居多,因此,在进行相关产业的远程教育课件播放过程中,部分农户存在听不懂普通话或课件内容的问题,需要在播放过程中暂停并进行翻译和讲解。文化程度较低也直接导致了农户接受培训的效果较差,企业或技术专家到村开展的技能技术培训对当地农户在实际操作中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2.远程教学资源不贴合当地实际
传统养殖业已经无法满足当地乡村振兴的需求。以养鸡产业为例,调研发现:2017年发展养鸡产业的6户农户,当年每户增收为1200~2300元,收入差距较大的原因为部分农户技术跟不上。这一年,农户收入不高的原因是,当年本地发展养鸡产业的农户较多,却没有企业或合作社来收购,导致本地市场饱和,鸡肉价格从往年15元/斤降至当年9元/斤。农户无法参与更上一级的市场体系,来年自然不愿继续发展该产业。2019年,三联村发展的辣椒产业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亩产值不足800元,户均增收不足2000元。而远程教学资源中关于辣椒的种植技术又基本是以北方某地为例,并不适用于当地的辣椒产业,未能有效提高当地的辣椒种植技术,甚至间接导致当地农户生产效率较低,与信息发达、种养殖技术先进的地区相比缺乏竞争力。
3.缺乏管理制度、管理人才和场地
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农户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又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4]。目前,偏远农村的现状是:农业生产参与成本高,劳动力成本与收益难以成正比;农村环境艰苦,难以留住人才。即使代远程教育既能帮助企业解决基层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能对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起到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专门的管理人才和必要的场地,现代远程教育难以在这些地区持续稳定地开展,对企业与农户衔接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5]。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共享产业实施资源,对边远贫困地区提高劳动技能、激发产业发展热情、提升技能培训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三联村地处贵州省最后脱贫摘帽的3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月亮山腹地,当地存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较深,农户发展新产业热情低,外出打工人数较多,能够发展产业的18~60周岁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等问题,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大有空间。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当地政府需发挥更大作用,组织有教育教学资源的单位与当地人社部门、科教部门、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对接,满足当地教学需求,由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的单位结合当地情况整合学历继续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等的合力,深入推进当地政产学研一体化。
整合教学资源时,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的单位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开发当地语言版本的课件,不仅需要老师讲,还需要老师动手教、亲自做。
2020年12月,省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印发〈2021年第二季度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指导要点〉的通知》要求,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选准主导产业、抓好项目实施、做好产销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推动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让农民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增值收益。因此,在开展远程教育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应用好这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
同时,针对在基层开展远程教育缺乏场地的问题,可以依托2020年各村修建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完成,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既是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场地[6],又可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户劳动技能培训的重要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系农民、政府和市场的桥梁[7]。当地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社向企业反馈意见和建议,企业则可以根据农户的需要提出远程教育教学资源需求,最大程度地解决农户劳动技能短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由合作社引导农民将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激发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打造当地龙头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形成多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机联结整体。
传统产业帮扶中的物资、资金帮扶治标不治本。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力投入,可以起到提升农户受教育水平的作用,使当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进而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教育帮扶能够让产业帮扶变输血为造血,不仅能让农户有技能、有本事,享受政策福利,还能达到“扶贫先扶智”的目的。
现代远程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益联结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将会带来扶贫的“蝴蝶效应”。润物细无声,润物于无形,从农户思想意识形态和对产业的认知、认同入手,使思想扶贫、智慧扶贫达到产业扶贫工作有效推进的目的,充分发挥扶贫先扶智的作用,最终让农村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主体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纵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