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舒冉
在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群超越自我的中国健儿:“90后”女孩刘翠青因眼疾常年处于黑暗的世界,却能在田径赛场上奋力奔跑,第一个冲过终点;“80后”小伙冯攀峰右手持拍,左手转动轮椅,蝉联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31岁的游泳运动员郑涛失去双臂,但依然在泳池中劈波斩浪,连夺两金……这群年轻的中国健儿正视困难、刻苦训练,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一次次升起,向人们展示了奋斗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1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勉励他们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奋斗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和民族战胜困难、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
奋斗需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真章。放眼神州大地,各行各业的青年正在把理想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的奋斗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年轻驻村干部黄文秀白天跑到各个单位争取项目、申请资金,选址、修路、建立电商服务站,努力让村子富起来、美起来,晚上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谈心交心,帮乡亲们排忧解难;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嫦娥”团队、“北斗”团队、“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不舍昼夜、潜心科研,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勇攀创新高峰;故宫博物院的年轻文物修复师杨玉洁静心学习、传承绝技,她通过清洗、配胶、粘接、打磨、补配等一系列繁琐工艺,恢复了文物往日的神采……一个个青春奋斗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朴实的道理:新时代的青年人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加油干,才能在奋斗路上大展身手,写下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3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急难险重、打击挫折在所难免,青年人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要有毫不畏惧、不断奋起的勇气,做经得起风雨的奋斗者。“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毕业论文中一句致谢的话,打动了很多人。1987年出生的黄国平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但他却未被这些困难压倒,坚持求学奋斗,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新天地。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有经得起摔打、挫折、考验,才能成为奋斗路上的强者。4
美好的梦想,要靠奋斗来实现;生命的辉煌,唯有奋斗才能铸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砥砺奋斗,才能自信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4日第06版)
①本文使用了三个鲜活而时新的例子来开头,自然而然地引出中心论点“奋斗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既增加了文章的时代感,又能快速入题、让读者易于接受。在时政作文大行其道的当下,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主题,分门别类地多收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讲话和回信中,多次提及奋斗的话题,多次寄语广大青年,相关的金句大家可以进行整理摘抄,然后在写作文时恰当引用。奋斗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本文的主题亦是奋斗。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对于这个话题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③黄文秀和杨玉洁是个例,“嫦娥”团队、“北斗”团队、“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是群像。本段既描述了生动的个例,又展示了精彩的群像,点面结合的举例方式令文章论证丰富、论述深刻。
④本段采用了“论述+举例+论述”的典型议论文文段写作模式,举例十分恰切,首尾论述既精辟又互为补充。同学们在平时的议论文训练中,可以多多学习、借鉴这样的写作模式,以便在考场上熟练应用,成就佳作。
〈素材延伸1〉
冯攀峰:残奥会乒乓球男单“四冠王”
右手持拍,左手快速转动轮椅……2021年8月28日,“80后”小伙冯攀峰在2∶2的焦灼战局中迅速调整心态和战术,拿下决胜局,成为东京残奥会乒乓球TT3级男子单打冠军。从北京到东京,连续四届残奥会冯攀峰都在该项目中夺冠。
今年31岁的冯攀峰在出生7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从小只能与轮椅为伴。2000年,学校的一次残疾人乒乓球表演赛让他发现:原来残疾人也是可以参加运动会为国争光的;身患残疾,一样可以“勇攀高峰”。从此,冯攀峰将邓亚萍奉为偶像,走上了打乒乓球的道路。
刚开始练球时,冯攀峰吃了很多苦:操作轮椅的左手和持拍的右手配合不熟练,时间一长,左手虎口处便生出厚厚的老茧;因为腿部血液循环不好,一到冬天,腿上都是冻疮,冰冷的铁质轮椅推圈也让他多个手指的关节处冻裂,非常难熬……幸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攀峰一步步打进了国家队。2008年,他首登残奥赛场便一举夺得单打冠军,接着便开启了收割金牌模式。加上团体项目,截至目前他已获得7枚残奥会金牌。冯攀峰说:“一到赛场上,看见自己国家的国旗、听见观众的呐喊助威,就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就有一股拼劲。”
〈素材延伸2〉
杨玉洁:在故宫修文物的“80后”
工作日早上8点,杨玉洁准时出现在故宫西河沿的故宫文物医院陶瓷修复室,清洗、配胶、粘接、打磨、补配……熟练地开始修复工作。
1987年出生的杨玉洁,2015年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毕业后进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故宫博物院院藏陶瓷器约有36万件,杨玉洁的工作就是与同事们一起对陶瓷器文物进行日常养护与修复。仔细观察杨玉洁的手会发现,伤口好几处、不少地方都起了皮。这是修复瓷器留下的“痕迹”:因为长期接触化学品,她得经常洗手;瓷器碎片尖利,她的手难免被工具、碎片划伤。
做陶瓷修复,看似并非一件创造性的工作,杨玉洁却说:“修复的步骤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机应变,文物修复也是创造性工作。”比如在修复一件仿釉瓷器的操作中,她就对修复工具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不同用笔方式的配合,力求使增补部分保持与原来瓷器一样的纹路和颜色。文物修复是一份相对寂寞、清贫的职业。但在楊玉洁看来,在故宫修文物,她得到了很多看不到的东西。“不是所有修复师都有机会去亲手修复那些出现在书本上的珍贵瓷器。我在工作中获得的见识和惊喜,是金钱买不到的。”杨玉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