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艳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历史著作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记载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专门设置了“回到历史现场”内容,选入了《史记》《汉书》中的两篇史传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古代人物的风采,领会其展现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以及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开创精神等;选入了两篇史论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劝诫当世,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的写作意图。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这些作品,学习、鉴赏其中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学习和借鉴史家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期能让大家更好地以史为鉴,看清前进的方向,更好地走向未来。
01传承人物精神
屈原是高考作文中的“常客”,很多考生都喜欢在作文中使用屈原的事例或引用屈原的名句。为何我们如此钟爱屈原呢?读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相信我们会有自己的答案。《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所以司马迁便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课文是其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内容,虽然事迹简略,但却是现存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屈原列传》一起来领略屈原的人格风采,品味《史记》精湛的叙事艺术。
课本点击
《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父卒,继承父业,著述历史,首创纪传体,编写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触怒汉武帝而受宫刑。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人称《太史公书》。他也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写作背景
《屈原列传》记载了屈原的事迹和在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司马迁为屈原立传,除了景仰屈原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两人相似的人生经历。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其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是为了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正如前人评价:“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全文赏析
作为《史记》当中一篇较独特的纪传体散文,《屈原列传》有着独特的叙事艺术——于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叙评结合,论中有情。因此,赏析此文,需分别从叙、议两方面入手。
首先,围绕遭遇,评议其人。文章开篇写屈原“造为宪令”因妒被疏,表现了他的政治才干和外交能力。屈原被楚怀王“怒而疏”之后,司马迁在第四至七段并没有接着记录屈原的遭遇,而是写了楚怀王三次被秦国欺骗,最后客死秦国的历史,用史实间接说明了“屈原用,则国兴;屈原黜,则国衰”,更加充分地展现出屈原的人格风采。再有第十一段,屈原死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把屈原的去世和楚国的灭亡结合起来,再次凸显了屈原的价值。与此同时,全文还通过直接叙写屈原的几件事来表现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其次,围绕评价,解读其志。文章在叙述的基础上,有三处较为集中的議论。第一处是第三段评价《离骚》,目的是赞美屈原的志向“与日月争光可也”。第二处是第八段,强调屈原的忠诚和分析楚怀王客死他乡的原因。第三处是第十段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很有创意的议论文形式和记叙文形式的结合,这种写作手法更能突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恶势力低头,保持自己高洁品行,虽死而不悔的伟大人格。而文章篇末赞语,也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屈原的态度。
《屈原列传》夹叙夹议,为屈原、为作者司马迁自己,一吐蒙冤受辱的胸中块垒,是一篇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作品。
学习札记
从《史记》中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技法
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过记述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一般而言,人物传记类作品结构相对固定,行文线索明显:常在起首介绍个人情况;接着,主体内容以时间为序,记述人物在任职期间的政绩或主要事件;结尾则以“赞”等形式对人物做出评价。《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具有以下特点:
1.选材真实,据实以录。人物传记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要据事“直书”,以真取信。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在对人物事迹的介绍中蕴含着对人物的评价。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引用传主的作品或传主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选材典型,详略得当。所谓选材典型,就是指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要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个性或者精神风貌的事例详细记述,而一些无关紧要的经历和事例可不写或者一笔带过,在选材的处理上注意详略得当。
3.重视细节,讲求文采。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要做到人物个性鲜活,栩栩如生。传记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尽管人物传记不要求华丽的辞藻、微妙的描摹、曲折的情节,但要求语言于朴实中见生动,这时就需要发挥想象,通过肖像、言语、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给人物润色,填补事实的空隙,丰富人物性格,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4.以叙为主,或叙议结合。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以叙为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记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在事件中寄托作者的情感态度,只在最后的“太史公曰”中有些许议论评价。《屈原列传》则与《史记》中其他许多传记不同,采用概述记叙,很少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由于资料匮乏,内容多是通过记述楚国的存亡史侧面表现人物。尤其是在叙述中融入大量议论,论中有情,直抒胸臆。所以这篇文章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代散文家茅坤语)。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
02对话历史人物
《汉书》是一部“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展现了西汉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各种人物的精神风貌,《苏武传》即是其中的名篇。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苏武的事迹,通过灵活选取人物的典型语言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一内心坚定、忠贞自守的爱国者形象。文章以叙事为主,不发议论,却通过精妙的选材、合理的剪裁、鲜明的对比“于序事中寓论断”,表达了对苏武的敬佩、赞美与高度的评价。下面,我们就通过《苏武传》一起来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探寻其备尝艰辛却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源泉。
课本点击
《苏武传》(节选)
班 固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作者简介
班固,字孟坚,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班彪去世后,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班固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潜精积思二十余年”,于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基本完成了《汉书》的写作。汉和帝永元初年(公元89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写作背景
班固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社会生产发展、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东汉统治者为了总结前朝的历史经验,迫切需要编写前朝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又只写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以后便缺而不录,虽有许多学者相继加以续补,总归不是一部完整的史著。加之司马迁又把汉初的历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这与“汉承尧运”是不相称的,也是不为东汉统治者所允许的。西汉一代历史应该重新编写,独立成书,这也是班固创立断代史《汉书》的客观要求。
全文赏析
苏武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班固选取了苏武两次自杀的细节和三次拒降的事件来集中表现其风骨。
1.两次欲自杀。“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國家带来羞辱,所以他第一次想到自杀以避免受审。第二次欲自杀是在卫律召武受辞时,苏武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同时,苏武作为国家的使节,以死殉国可以维护国家的颜面不受侮辱,充分体现了他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
2.三次拒降。(1)卫律逼降。卫律先以剑吓之,“武不动”,表现了苏武不畏惧暴力、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接着卫律以利诱之,“武不应”,表现了苏武不诱于利益,富贵不移的高贵品格;最后卫律以情感之,“武骂律”,表现苏武不惑于私情的坚定信念。(2)北海牧羊招降。匈奴又先后以“幽置大窖”和“徙置北海”处置苏武,欲以绝境之苦征服其意志。苏武“啮雪吞旃”“掘鼠食草”,顽强地活了下来,表现了他贫贱不移的高贵品质。而在艰苦环境中,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又证明了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3)李陵劝降。李陵一方面“动之以情”,欲利用与苏武的私谊现身说法以打动对方;一方面“晓之以理”,欲以汉朝对苏武家室的薄待以激起苏武的不满动摇其意志、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以断绝其念想。但苏武不为所动,反衬出苏武不计较个人得失,舍身为国的高贵品质,使苏武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文章通过对典型事件的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形象崇高而壮烈,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学习札记
从史传文学中学习叙事艺术
作为史传文学的代表,《史记》《汉书》巧于构思、精于剪裁、长于表达,其叙事艺术值得大家学习。
1.选取典型事件。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写蔺相如,没有写他一生的事迹,而是选择了他一生中的三个片段来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将相和欢”,写他对内顾全大局,团结为重。三个典型事件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取得了集中、凝练、鲜明的艺术效果。写廉颇,主要以“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件表现他的思想变化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在前两个事件的叙写中给以暗示。
2.运用巧妙对比。如《汉书·苏武传》中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气节,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却因個人恩怨而不顾大义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气节,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通过人物对比、矛盾冲突,完成了对苏武性格的塑造,反衬出苏武视死如归、正气凛然、信念坚定、忠心为国、胸襟宽广的气魄。
3.描绘生动细节。如《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写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拔剑切而啖之”,这些动作细节刻画出樊哙粗犷英武、无所畏惧的武士形象。又如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这一细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为宾客,却没坐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却能泰然处之,可见其能屈能伸。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4.提炼精准语言。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形象和“知死必勇”的策士风度。“璧有瑕,请指示王”:出语平和,仪态从容,诚恳之意可见,机巧之心暗藏。“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一针见血地指出秦王的欺诈行为,词锋犀利。“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明为奉承秦王,实为讽刺秦王的言而无信。文章语言俭省精练,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将史家的笔法与文学语言很好地融为一体。
03评价历史事件
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绝非简单的重复。”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它们速亡,其背后总有着一些历史教训值得后人总结,并引以为戒。不过,角度的不同、时代的差异会让史论家对相似事件得出不同的结论。课本所选的《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这两篇文章,分别对秦朝、后唐速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下面,我们就以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为例,一起来探讨国家兴衰的历史教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本点击
《过秦论》(节选)
贾 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所著《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过秦论》等政论文,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最为有名。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后秦统一天下,再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经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锐减。为此,贾谊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秦国因励精图治而兴盛,又因不施仁义而灭亡。贾谊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贾谊以史为鉴,明为“过秦”,实为“规汉”,防止当朝统治者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全文赏析
《过秦论》是一篇典范的史论文。文章前三段为秦的兴盛史(包括“崛起”“发展”“鼎盛”),第四段为秦的灭亡史,第五段通过兴亡对比得出结论。
第一段叙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等优势。第二段叙秦王朝的扩张发展。第三段分别从军事上的扩张之策(“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文化上的愚民政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刑罚上的暴民政策(“隳名城,杀豪杰”)、经济上的弱民政策(“销锋镝”)及政治上的防民政策(“践华为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秦的鼎盛。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作者从陈涉的出身地位、个人素质、起义军成分及数量质量、武器装备、起义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为“陈涉起义,天下响应”铺陈;最后点出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最后一段的議论,又与前四段的史实前后照应。“天下非小弱也”照应前三段史实,意在说明秦之灭亡并不存在自身力量已被削弱这一因素。接着作者用四个“非……”把陈涉与九国从君主地位、武器装备、军队数量、用兵之道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意在说明秦亡原因也不在于陈涉权势力量的强大。这些史实都能从第二段和第四段中找到。可见该段的对比议论不是凭空而发,而是在同前文的史实对比中得出的。从“然秦以区区之地”后的每一句分别照应一至四段秦国从崛起、兴盛、一统天下、灭亡的史实。文章逐层推进、首尾呼应,于叙议结合中完成了以史为鉴的写作意图。
学习札记
古代史论的写作特点
——从《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谈起
《昭明文选》记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作为两篇具有典型意义的史论文,其写法颇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1.借古讽今,针砭现实。史论采取先叙后议的写法,重要的目的在于借古讽今,针砭现实。《过秦论》先用四段的篇幅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事实,最后一段议论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在告诫当朝统治者以之为鉴,居安思危,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先通过叙写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最后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从而借古讽今,达到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的目的。
2.精于叙事,叙议结合。《过秦论》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叙事,先叙后议,以叙代议,于剪裁的叙事中寄寓观点。因为文章的重点在于论秦之“过”,只有用大量的史实作为基础,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作者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了秦国由秦孝公富强国力,到惠文王等壮大国势,再到始皇统一天下进而败亡的史实。作者在记述了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水到渠成点明论点。此时论点的出现不仅势成必然,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
3.正反对照,层层推进。为了使文章主旨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作者往往采用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加鲜明。《过秦论》有秦国与九国的对比、秦国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还有秦国先强后弱、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步步强化,最后一个“何也”,指出秦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多角度、多侧面的对比,使文章气势磅礴,论说有力,观点更加鲜明。《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成功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 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通过对比,突出了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皆自于人欤”,使得“成败由人”的道理更令人信服。
04技法延伸
如何写好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展开历史长卷,还是翻看文学书刊,抑或是观赏影视作品,我们总会与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邂逅”。我们“读”他们的故事,会对他们的人生境遇、成败得失做出评价,也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或获得经验教训。可以说,历史人物是一座丰富而瑰丽的素材宝库。将他们写入作文,可以让文章增加厚重感。当然,历史人物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专家的关注,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就要求考生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出感触最深的一个人谈感受和思考。这就涉及历史人物评说。那么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要怎么写,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读原作,把握对象
历史人物多存在于历史典籍中,对其进行评说的前提是作者多读原作,对所评述的人物要有准确、全面、客观、辩证的理解和把握。否则就会或曲解人物,或泛泛而谈,或评价人物片面单一,缺少辩证认识。例如,一般人对曹操的评价多集中在其阴险、残忍、狡诈、多疑等方面。特别是他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是把他定格在奸雄的角色上。这样的认识评价就不够辩证,对人物的认识流于肤浅和片面。陈寿在《三国志》中就评价曹操“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可见,曹操的形象是立体的,他既是乱世之奸雄,也是治世之能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并非圣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应该看他们的大节,看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如果有辩证认识人物的意识,那么对人物的分析与评价便会更具深度。所以,在写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前,我们先要读透原作,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选准角度,善于聚焦
准确、全面、客观、辩证地把握了人物形象之后,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选择什么评论点来写所选定的历史人物呢?这就牵涉到选择写作角度的问题。
选点不宜求全,要小而巧。议论文要有核心论点,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更应有核心论点,应围绕“聚焦点”进行评说,角度宜小不宜大。文章篇幅有限,不可能涉及很多方面,只能集中于某一个侧面,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比如:
你曾为了守护自己的节操,差点挥剑自刎;你曾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一度啮雪吞旃。
富贵不能使你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你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的你意志屈服。贝加尔湖,记录了你操持旄节、日复一日的牧羊身影;回家路上,留下了你须发皆白、饱经风霜的思乡感叹。十九年,你被扣匈奴,家庭破碎;十九年,你忠君爱国,矢志不渝。你的坚贞不渝、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使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苏武,你是一位值得让后世铭记在心的英雄。
这个片段紧紧围绕苏武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进行评论,做到了角度小,聚焦准,没有旁逸斜出。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就要聚焦,而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文章就很容易空洞浮泛、松散无序。
3.敘行录言,述评结合
历史人物评说多是针对史传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里中的“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或是复述,或是节录,或是介绍,或是引用。另外,历史人物评说,重在一个“评”字,当以议论为主,叙述为辅。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只有叙议有机融合,才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若以叙代议,或只叙不议,就颠覆了评论写作的基本圭臬。所以,历史人物评说不宜引用过多,叙述过细,应该“让原文的精华语言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叙述原文的内容则应该运用概述的方法,不必拓展。比如:
无数个夜晚,星河映照你的身躯;无数个白昼,草浪拨动你的心房。在心里,在梦里,有你不惧剑锋的勇气,有你不慕名利的决心。数十日幽禁,是你啮雪吞旃,灭了匈奴之威风;十几年放逐,是你掘鼠集果,壮了民族之气节。十九年风雪,染白了你的头发;十九年冰霜,封住了你的归途。但,十九年冰冷,冻结不了你的爱国赤心;十九年险阻,抵挡不住你的归家决心。死,是为了国家的气节;生,是为了民族的尊严。历史记住了你,所以我们学会了什么叫忠义;历史写下了你,所以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国。贝加尔湖畔,你的脚印曾经被风雪覆盖;历史长河中,你的痕迹却从未被尘埃掩埋。你是英雄,你是猛士,你是前行的使者,你是不屈的牧人。你用手中的旄,书写了一首壮丽的史歌;用心中的志,谱出了一片壮美的山河!子卿,子卿,大汉之卿!持节不辱,魂之至也!
这个片段既有对苏武这个历史人物事迹的概述,又有对人物精神的高度评价和由衷赞叹,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颇有感染力。
4. 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例。首先,拟写标题要点明态度。如《伯乐之益》《识人慧眼与大局观念》《包容的胸襟,可以立大业,创辉煌》《鲍叔,君子之德,高山仰止》等题目既点明了写作对象,又明确了写作的角度及作者的态度,使读者可以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其次,要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如写齐桓公的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管仲的审时度势,当仁不让;鲍叔牙的顾全大局,不计私利,慧眼识才,举贤荐能;等等。主体部分要就人物事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或夹叙夹议的方式行文。最后,结尾呼应开篇,进行强调或升华。如:
今天的读书会,大家都谈了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优秀品质的认识。他们三人展示出的魅力都闪耀着光芒。在他们三人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管仲。我认为,管仲能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关键在于他能适时变通。
管仲的适时变通,在于他能正确审视自我。若管仲身怀才智,却不能自识,在齐桓公拜他为相时予以拒绝,那他也无法取得此等成就……
管仲的适时变通,还在于他能正确审视他人。管仲对鲍叔的认识且不说,他看到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诚心招纳,便明白齐桓公如此举动的背后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是宽广的胸襟,更是长远的目光……他才适时变通,接受齐桓公的招纳,从而在齐国充分施展才干,实现自身价值。
管仲的适时变通,更在于他能正确审视那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乱,然而乱世出英雄,齐桓公对管仲的需要,也是迫于时势。管仲正是看清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给予的机会,才得以一展宏图,建功立业,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齐桓公,留下了千古美名。
……
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这是我此次读书会对管仲的故事最深刻的体会。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这篇考场佳作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聚焦在“管仲能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关键在于他能适时变通”一点,然后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述。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05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历史的画卷,往往异彩纷呈;历史的评说,有时见解不一。围绕“历史的评说”这一话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1.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
2.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思路点拨
班固曾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班固之所以在《汉书》中为苏武立传,主要是为了歌颂苏武坚守使命、誓死不降、为国效忠的民族气节。所以,在写作第一道题目时,要突出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这一点。行文中要注意表达出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在表达方式上,注意述评结合,避免以叙代议、只叙不议。围绕爱国精神、民族气节这一聚焦点,合理选取《苏武传》中的典型事例,并围绕中心论点对事例做出精确的评价。
第二道题目要求对《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观点和论证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反复阅读这两篇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多角度思考文章提出的观点;其次,要结合历史知识,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评价,并参考相关资料,援引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增加文章的权威性;最后,要选一个方面或从一个角度进行质疑或辩驳,千万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佳作示例
身在匈奴心在汉,意念和平情系国
文/孙 倩
十九载的牧羊,十九载的等候,十九载的传奇……苏武用十九载的光阴书写了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民族的辉煌。
威逼胁迫,撼不动苏武的凛然正气。利剑架于颈上,苏武面不改色,但当看到自己的部下投降时,他的心中又有何感想:伤心?失望?的确,在尖刀利剑的面前,出现过不少自称勇士的叛徒。平日里,他们看似勇猛,常以骁勇善战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但真当危险降临到他们身上时,那种勇猛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副贪生怕死的嘴脸。而苏武,平时不曾见他吐露半点豪言壮语,但当死神临近时,他仍淡定自若。更有之前为保国家尊严,他两次欲自戕,成就了骨气,造就了伟大。他有泪,可他心中的泪化作了汩汩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想呐喊,可他把无声的呼喊变作了大义凛然的怒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苏武,傲然于大地,威武不屈。
荣华富贵,斩不断苏武的高洁志向。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凌驾于他人之上,或许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不过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没有原则,于是他们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也是其他人想要的生活。他們妄图用财富收买人心。但有这样一个人,面对荣华富贵不为所动,他就是苏武—— 一个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呢?卫律提出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但在苏武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只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苏武,不因唾手可得的富贵而改志变节。
恶劣环境,磨不灭苏武的铮铮铁骨。寂寞的贝加尔湖,天寒地冻,湖水冻了又化,十九载,只有纷飞雪花相伴。没有食物,无人理会,即使过着一种半野人的生活,苏武的意志也不曾动摇。从带领百余人出使匈奴的使节,到被放逐荒野的牧羊人,只要一句话,他便可以结束这种生活。但他没有!无论环境怎样恶劣,他始终手持汉节,日夜不离。贫贱,只能改变那些经不住苦难的懦夫,却改变不了像苏武一样意志坚定的人。
曾率百余人意气风发地出使,却在归来时须发尽白。白发苍苍的你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可路的尽头,亲人不在了,青春没有了。但你,却依然昂着头,无怨无悔地守着你爱的国家。
是什么让你在孤寂中坚守了整整十九年,从青丝到白发?是什么使你经受住了诱惑、威逼与劳苦?从你紧握的汉节中,我看懂了一个字——忠!你是汉使,你的一片冰心里,镌刻着对大汉最深的眷顾,这才有了你甘于献身的大义、临万金而不动的大忠、精忠报国的大勇。你,如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的心间,屹立在历史长河中。
点评:作为一篇人物短评,本文切口小,从“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三个角度分层阐述苏武的“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写法上,叙议结合,既有对史实的简洁叙说,也有对人物事迹、人物精神的高度评价;语言上,整散句结合,增强了抒情气势;人称上,由“他”到“你”,过渡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苏武的崇仰和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