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敉果 刘健榕
“后电影”时代,不论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还是电影文化风向的转变,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新媒体的兴盛使传统的电影批评机制与新兴的话语批评现象共存互生,多种媒介、数字技术催生出对传统电影理论的诸多挑战,对于电影研究使用何种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式,也成为青年学者们所关注的前沿问题,故而新兴电影理论的开拓和更多维度的跨学科理论的研究亟需不断展开。
在此背景下,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8届大学生电影节于2021年9月27日至9月28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第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承办,以“电影研究新方法、新路径、新范式”为主题,共遴选出39篇来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在线上演讲。鼓励青年学者本着开放的态度,以青年身份思考当前学界前沿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守正创新。在电影理论的回溯与反思、媒介的融合与跨越、电影文本的创作与内涵等方面,提出新锐观点,拓展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论坛邀请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远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与多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执行编委陈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卫防,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当代电影》杂志副主编、编审张文燕,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聂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8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路春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云等资深学者专家担任论坛终评评委。论坛当日,路春艳、张文燕、李道新、陈阳四位学者担任专家评议人,对与会论文和作者发言提出了建议。
《当代电影》杂志社副编审、《当代动画》执行主编林锦爔,《当代电影》副编审、《当代动画》执行主编檀秋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仲英青年学者”、碩士生导师陈亦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史林四位学者分别担任四场分论坛的学术主持人。
一、媒介融合与电影的跨媒介叙事
在各种媒介多元一体的潮流下,新旧媒介相互转换和融合,推动电影走向转型。电影打破不同媒介壁垒,开始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媒介形式积极融合,在电影创作、产业发展和文本内的文化价值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媒介融合趋势下,电影能承载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创新的形式,融合更多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接多空间多媒介的受众。如何看待电影的发展?如何促进电影的跨媒介生产?在本分论坛中,青年学者们主要从媒介融合下的电影艺术新媒介形式、媒介对电影叙事产生的更新、电影跨媒介的受众接受方式三个角度对相关现象与理论概念进行探讨。
关注媒介融合下的电影艺术新媒介形式,青年学者周厚翼以黑特·史德耶尔的“贫乏影像”理论为切入,对后媒介时代影像的叙事、媒介转向和主体性变革提出思索。青年学者王赟姝聚焦电影艺术中信息呈现方式的变迁,从传播形式、交流文字和交流内容三个层面更新了视觉表现系统,在技术革新伴随后电影形态逐渐形成的环境下,反思传统电影艺术语法的适用性和数字技术对电影本体变革的影响。学者袁铭泽以电影《春江水暖》和绘画《富春山居图》为例,认为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在视觉的形式创新和精神的内容表达上均有可以进行融合的特性,并提出电影艺术跨媒介的古典美创作方向。学者艾志杰考察了影视艺术与小说、动漫、戏剧、游戏等其他媒介形式的转换,梳理了其融合的形式和特征。王柄羲以新型电影放映方式画廊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研究展现作为跨媒介的电影艺术作品画廊电影如何以消弭观众的自反性以更新受众的观看方式和习惯,实现作者、作品和受众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完成了电影艺术和其他文化场域的融合创新。
关注媒介对电影叙事产生的更新。学者廖紫俨聚焦20世纪90年代初前卫艺术家的录像记录,运用零叙事的叙事策略对艺术行为进行美学语义上革新。学者苏杭从“跨媒介叙事”理论外延和内涵辨析入手,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接受视角方面通过个案研究电影与戏剧的跨媒介叙事的意图、得失与作用。学者王家东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对交互纪录片基于空间角度的叙事逻辑进行研究,重点着眼于媒介融合下的交互纪录片空间主题、视觉界面、空间模式等方面。学者高心语聚焦界面影像,论证其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通过影响受众的认知以延展媒介和人类的尺度,同时又对影像技术、美学观念、媒介环境等进行重塑。
关注电影跨媒介的受众接受方式。学者孙可佳从互动影视剧切入,根据不同形态的技术特性和受众介入程度,分析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像叙事变化,最终增强影像的视觉化和体验感。学者刘学华围绕《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展开研究,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探讨该电影的跨媒介运作中系列文本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在此联动中观众所承担的对系列电影和电影品牌的作用。学者谢周浦对当下互动电影互动性观点产生思辨,基于德勒兹的电影理论,认为互动电影的互动性提供新的幻觉机制,以达到对受众思维进行精密规训的目的。秦丽婷聚焦后疫情时代对电影市场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从拼盘电影的产生、运作、媒介属等方面切入,研究流媒体语境下拼盘电影如何更新对受众的观影习惯、审美心理和消费需求。
二、技术变革与美学本体转向
技术的发展是电影业革新发展的长足动力,在电影制作、放映以及观影过程中,技术发展的影响总是显而易见的。电影研究的技术美学维度建构、虚拟现实趋势与新美学等,都在探讨着电影技术与电影文本、电影美学、电影市场的破界与融合,也在探寻着技术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梳理着其美学蕴涵和审美特征,这正是当下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关注影视技术变革对美学转向的影响,并对相关现象与理论概念进行探讨。青年学者张明浩聚焦数字技术变革下电影的审美变迁和影像革新的深层逻辑,探讨作为必然发展趋势“感知-体验-介入”类电影带来“身体介入影像”的新型美学特质。王杉基于类型电影叙事理论,梳理了“云”这一元素在绘画和摄影领域中功能与形式的线性流变,以及在类型电影中表现出不同的符号、美学和叙事意义。青年学者廖晓宇关注电影技术变革下数字合成电影所具有的多种新型美学特征,共同构成数字电影的“合成现实主义”美学,由此也引发了对人脑意识结构和认知层面的思考与革新。青年学者张雁飞关注技术变革时代中,叙事时间之上的文化、美学层面的宏观时间样态,思考当下新主流电影文本建构中的文化基因。学者林成文根据当下数字技术特别是触觉技术对电影艺术的介入,聚焦当代电影和媒介研究中的触觉理论,研究媒介技术对触觉感知模式的改造及美学文化影响。
聚焦技术变革下电影本体的思索。青年学者邓天一在当下技术革新背景下从媒介视阈角度对的电影本体问题进行考察,分析感官革新的不同路径和电影的媒介属性,并重点关注“中间空间”这一核心属性。韩贵东关注当下电影数字技术化的选择和对电影本体的思考,通过视觉艺术关照当下电影数字技术的理论,从而引发技术与艺术在哲学维度的考察与反思。
从多种电影理论出发,讨论电影在技术变革背景下的现状。青年学者周厚翼深入研究德勒兹关于现代电影主体性变革的理论,反思现代电影中的影像规训外在瓦解的过程,以及被自由间接视角所消解的电影内部,从而总结现代电影思想性的转向。青年学者玄莉群梳理画框论、窗户论、镜像论等早期银幕观念,关照媒介时代视频界面在电影中融合而生的新型银幕观,以研究受众与银幕的互动关系。青年学者李晗以“失神症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互动电影形成新的“感知”与新的“关系”,从社会功能、文化意义和受众身体相关性的角度重新看待互动电影。
三、数字人文与电影研究
在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与“人文”的融合逐渐形成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以数字为工具,以人文为基点的研究也逐渐在电影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数字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和信息可视化呈现方法,更多地与传统的电影史论研究、电影作者风格研究、电影视听语言分析相结合,为电影学术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立场。数字技术手段为电影研究的史料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塑造了可量化的电影“数据库”,这使得传统电影研究呈现出更加理性严谨的新面貌。这一领域的研究热度近年逐渐升温,在电影研究与电影史研究中发生了重叠创新,在广度和深度上也增加了对人文学科研究内容的认知。
数字人文电影研究的新型学术话题,探索数字人文技术在电影研究领域的未来。诸多青年学者聚焦于数字技术在电影史研究中的作用,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推动电影史研究的转型。青年学者杨洲梳理了数字人文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进程;罗乐运用计量电影学的方法对报纸史料进行抽样编码运算,还原20世纪80年代澳门电影的放映情况;张隽隽则运用数据库对电影史早期在华电影人进行研究,并反思关于数据库研究的优势及弊端;乔洁琼则以计量电影学视角考察一段历史时期的剪辑变化,对电影风格研究提供更加精确的分析模式;李子淇运用QGIS制作了沦陷时期前后北京电影院热力分布图,以直观地可视化信息分析了沦陷时期北京电影院兴衰的社会历史原因。
聚焦数字技术与信息化时代新的媒介现象相互结合的研究现状。青年学者徐小棠关注当下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表现形式与美学特征,并对纪录影像构建的主体性进行反思;田亦洲和于孟利基于内容分析法对BiliBili视频网站的电影混剪视频做出定量分析,在其基础上对电影混剪视频的剪辑方式进行定性阐释;Muhammad Yaqoub(穆罕默德·雅库布)将视角瞄准于后疫情时代在数字技术和流媒体平台发展下,中国电影向OTT平台转化的现象,并进行数据的梳理和严谨的学术探究。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青年学者何东煜提出在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研究和电影教育的碰撞中,应该强调“中国语境”,并提出探索数字人文理论电影教育需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论断。
四、华语电影研究的多元发展及世界视野下电影研究的新格局
除上述议题外,青年学者们还围绕华语电影发展中的历史话题及前沿问题进行回顾、展望与多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这些问题反映出青年学者对于电影美学、電影类型、电影产业的等研究问题的持续关注。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逐渐从电影“大国”转向电影“强国”的基础上,电影史、电影美学和电影产业研究等都成为电影研究的热点。我们这一时代的电影研究既需要回溯电影历史资料,也必须面向电影前沿现象。
关于华语电影的研究是常思常新的过程,新视角和新方法与电影史及当下电影现象的碰撞往往带来新的启发。例如,欧慧娴以文本分析和互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房客电影”的历史脉络和社会现实基础;黄哲敏则利用知识考古的方式,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大陆科幻电影的观念进行再考古;马晓虎从方法论层面研究不同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日常生活批判构建;毕雪婷则从福柯异托邦理论出发,关注近年来中国本土黑色电影的叙事空间;张翔以市场营销和传播学理论分析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策略,关注到电影差异化情感地位和社交化的营销模式对时代的回应。
同时,青年学者们也放眼世界,通过对于世界电影前沿问题的关注反哺中国电影的发育。如朱君提出将电影节作为电影研究新方法的理论前提和实际应用;邢菲通过分析日本NHK在国际广播电视节的获奖情况探讨中国电影进一步取得国际认同的途径。
围绕上述议题,青年学者们从多元的研究视角照应电影学术研究的前沿和核心问题,观点独辟蹊径,分析亮点纷呈。信息技术等研究工具和跨学科理论的融入推动电影研究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一基础上,青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都融入并启发着电影研究的新方法、新路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