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新课标背景下探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导入枯燥单一
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往往是枯燥单一的,单枪直入式地进入课文,学生还未调整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时,教师已经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而且在中学中,教师往往为节省时间,加快教学进度,不再设想新的导入形式,以求快速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就造成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影响了语文教学地实施。
(二)弱化说、读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一种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说和读的能力训练进行了弱化,给予学生发展的机会逐渐在减少,主要表现在:
缺乏小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利用的是学生不同的性格和能力,为完成同一个目标,在学生群体见展开交流互动。这有利于文本的深刻探究,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很少采用小组讨论、合作,这也就导致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大大减少。
错误运用朗读方法。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待朗读的方法运用不当,比如在“有感情地朗读”上,语文教师片面追求感情式朗读,然而实际中教师也并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文本,仅通过改变声音的强弱获取朗读技巧,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三)读写分离
语文课堂存在一种现象,即“君子动口不动手”,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双笨手。中学语文教学重应试轻实践,阅读上涉猎仅靠课本,很少阅读经典名作;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追求华丽辞藻的文章。孙养德认为读写结合训练要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当堂练笔,而这一点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文章的形式,尋找学生语言发展的切入点等几方面入手,再据此进行训练。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学生的主体性未在语文课堂上突出,这对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大打折扣,在语法和日常词语积累的泥淖中,无法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特别是,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很难不造成恶果。
(二)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知不足、自身素质不到位
中学阶段,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存在新课标的认知不足,教学理念固化的问题,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从而无法快速接受和支持新课标的理念。更有甚者,他们以分散学生注意力,难以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掌控教学时间为由,反感互动式的语文课堂。因而,这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新方式存在一定的程度抵触。
(三)语文教研有待加强
寻找合适的语文课堂教学,基于新课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当地学生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结合学校特色,这是中学语文教研目前急需研究的方向。在中学语文教研上以传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已经过失,语文教研应该寻找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三、改进建议
(一)促进师生多对话
基于新课改的环境下,一个新的“对话教学”理念应该出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这要求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能够平等对话。所以,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从疑问中探索文本,使得对话更加真实。
(二)加强读写结合
为改变读写分离,语文教师可通过训练读写结合的方法。学生需要做到“阅读”吸收,“写作”倾诉,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如在学习课文《爱莲说》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下,让学生明白托物言志是作者借用某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师自身提升能力,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
中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结合时代背景,创新教学理念,运用新的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改变在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反复练习,从而使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乐趣的固化理念,而要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选材内容丰富和不同的体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基础教育追求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标的改革受到时候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这一潮流中,势必要改变理念,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从思想和方法上得到提升,让中学语文课堂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养德.语文教学问题的反思[J].文学教育(下),2020(05):142-143.
[2]帅魁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3):138-139.
[3]魏琳.四个角度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J].新课程(下),2018(06):58.
作者简介:张晨玲(1997-),女,汉族,浙江海盐,浙江海洋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科语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