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旅游英语》作者:李侠出版社:气象出版社ISBN:978750295101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方面的消费水平特持续上升。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到处充满钢筋砼的冰冷感、疏离感,人们内心深处更渴望淳朴自然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田园牧歌生活,于是农业旅游应运而生。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力引导和数据资源支持下,各地旅游人文发展也使尽“浑身解数”各展所长,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多方面优势,推动农业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农业旅游发展的重心仍在如何加快该行业发展进程上,农业旅游涉外接待、英语翻译体系建设方面多有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对外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因而需要切实探索农业旅游英语翻译方法及其应用策略,建立成熟、稳定、科学的农业旅游英语翻译体系。
《观光农业旅游英语》采用单元结构形式,各个单元紧扣观光农业旅游涉外导游工作的多重特征和趋势发展。全书共有十个单元,涉及观光农业及生态旅游介绍、酒庄、少数民族村寨游、菜园、以及教育农园等多个话题,每个单元又分五部分,即趣味话题引入、听读理解、情景对话及角色扮演、单元训练和扩展阅读;各部分衔接紧密流畅,难度适中;内容整体合理科学,既有农业旅游多个具体场景介绍,又有游客、学生充当导游及参与体验农活的环节设计,强化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的联系性,注重对学生“说”英语能力的培养。此外,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展、强化观光农业旅游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编者还在书后附上课文录音、观光农业旅游相关背景知识光盘。《观光农业旅游英语》可作为高校旅游管理、观光农业等相关专业英语教辅材料,也可作为新时代农业旅游观光园、农产品养殖体验园、民俗风情园、乡村酒庄民宿等工作人员涉外接待、导游的参考书籍。
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现状,以及休闲农业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参考《观光农业旅游英语》对观光农业旅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细致分析,休闲农业旅游英语翻译及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休闲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不仅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城乡融合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等多方面基本需求,也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健康产业根本要求。积极探索农业旅游专业英语翻译方法和应用策略,有利于推动农业旅游产业健康、成熟化发展。首先,农业旅游专业英语词汇包括大量农业相关理论技术专用术语,同时还具有直接性、情绪性等特点;其次,农业旅游专业英语本身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销售给游客的,因而语言、修辞上十分注重服务对象的多重感受和体验,语言交流沟通的畅通、愉快、和谐、美感是评价译者翻译沟通能力的重要指标;最后,农业旅游专业英语本身的“文化产品”属性决定了文化是农业旅游的灵魂,译者不仅要通过良好的翻译、沟通技巧,促进游客对当代农业旅游资源、产业发展、风俗人情的认识和了解,还要架起用意蕴丰厚、风格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动的桥梁,弘扬民族精神、助力文化输出。
鉴于休闲农业旅游专业英语本身特性,在翻译过程中,为提升翻译的生动性、传神性、灵活性,译者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实际情况,交叉组合使用直译法、增词法等多种翻译方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民族风情各异,在介绍地区风景名胜、名人故居、典故传奇时,则需要适当增词翻译,游客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缘故;在介绍休闲农业旅游相关资料文献、长篇古诗词时,则可以在确保语义完整的基础上适当删减修饰语句。
农业旅游英语翻译既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也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就是说,休闲农业旅游英语翻译是在语言符号转换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模式的多层次、频繁化交流。在翻译实践中不仅会涉及农业生产生活、农业文化变迁,还会涉及地方风土人情、习俗禁忌乃至艺术文学等多个学科理论知识。首先,译者需要在保证语言转换语义完整的前提下,充分考量双方、多方语言习惯差异,灵活变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同一种物品、现象、理念,对于不同语种、文化的民族而言其寓意象征可能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个词汇,在文本书写、口语表达中的用法也存在一定差异;汉语系表达往往注重“写实得意”,英语则讲究“写意传情”。其次,相较于语言符号的转换,休闲农业旅游英语翻译更重要的是对文化涵义的有效传达,因而需要尽可能地熟悉译入语和原语言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以地名、旅游景点名翻译为例,有的地方名称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其汉语名称也是音译而来,但是其名称寓意丰厚且具有代表意义,就可以采用意译而非简单音译,既让游客更好地领悟该名称寓意内涵,还可为提高双方文化交流互动提供便利。最后,随着休闲农业旅游行业、商务翻译等多个行业不断发展,新的专业词汇、文化理念必然会不断出现。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渠道优势,及时更新、丰富、完善农业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