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贤勇
对初中学生而言,生物学科是整体生物学习的一个启蒙阶段,是生物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务必奠定好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教育方面,目前我们对初中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很多教育工作工作者都在努力地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力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模式和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在整体生活学习中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获取更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将对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如何完善生物教学、提升生物教学的实践效果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学生是整个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学生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培养他们的整体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统一规划所有学生,并注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每一个学生负起应有的责任。课堂教学是整体教学的最主要部分,必须不断提高整体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摒弃落后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利用新型的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和改革整体教学,不断促进整体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在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有的中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单一地给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内容,即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地讲授知识,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有时教师会提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低,学习效率不高,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有效性不强。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理念长期不更新导致的。部分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主体,一切讲授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再加上目前学生存在升学压力,部分学校评价教师能力的一个指标就是学生的成绩及学习效果,这导致个别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仅仅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相对忽视了学生整体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些教师必须在完成学业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有时间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每一节课都将教育教学内容安排得很满,讲述的过程也很紧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很难得到保障,一些学生可能仅仅是将知识记录在本子上,没有真正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没有很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较少独立思考。这种教学理念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主要传授理论知识,简单地梳理和讲解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整体思维模式和思维理念的培养。这使一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操较少,实效性不强,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
要想改善生物教学,必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首先要从教育工作者自身出发,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及思维能力。教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第一,摒弃传统观念,设定完善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完全摒弃课堂上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更好地接纳生物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不能仅仅是成绩好,还需要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等循序渐进地融入其中,以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内容的同时,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出新时代的接班人,培养出真正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最大程度上避免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
第二,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首先,组织课堂讨论,改善课堂模式。创新型的课程学习是群策群力的一个结果,必须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知识和内容要让学生认可,教师不能试图封闭学生的思维,将自己的思维强行地加到学生身上,而要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思维和学习教师的思维,并且发展自己的思维,要让学生在一个集思广益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学习和讨论。比如,在讲解蝗虫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蝗虫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感受外界的信息?”这样类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程之前,简单地通过观看视频和书籍查阅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蝗虫。学生如果在观看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对于学生观点的正确与否,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给出自己的见解及答案。在这样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很好的调动,学生可以积极地思考和表达,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还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所想,表达自己所想,最终实现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的效果,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侧重生物教学的实践性。生物学科相对来说比较实用,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开展具体的实验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个别教师只是为了提升成绩而教学,教学目的过于单一和强势,使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缺乏实践性的学习和操作,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无法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仅仅重视书本内容而忽略实践,要多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这对学生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生物学内容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讲授完课本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课的操作,如可以让学生用实验仪器观测生物细胞,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一些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实践,如了解一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以此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科涉及的内容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生物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和理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涉及的很多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到的,因此学生可能很难很快地接受和理解学科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视频、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不常见的动植物,让学生直观地认知这些动植物。教师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知识。比如,为解决“种子是如何发芽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种子发芽的过程,以此加深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最终让学生取得成绩和能力双丰收的结果。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学生处于压力较大的状态,对于学习,尤其是对于新的知识学习可能会有一些抵触情绪,会担心自身学习不到位。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积极地开展实际的教学及实践,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之外,还需要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初中生物学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