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黄雨菲
初入幼儿园,孩子们第一次步入一个跟家庭环境截然不同的小社会中,见到了许多跟自己一样的小朋友。幼儿园不但担负着基本的幼儿教育任务,还具有帮助幼儿从单纯的家庭环境过渡到社会环境的作用。在幼儿多且活泼的条件下,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已经成为教师的重点和难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课程游戏化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往平台,与单纯的课堂教育不同,其不但能让幼儿调节身心感受,自主选择活动的伙伴,还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而大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任务。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前,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需要获得强化,其中合作意识的强化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幼儿社会化的状态。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的课程改革方向,让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合作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十分有效的具体途径。
学术上对“合作”的定义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或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的建立与进一步的培养在当今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甚至家长的关注。研究表明,幼儿的合作行为具有年龄差异,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幼儿合作水平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这种增长是非匀速的。幼儿在园里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合作行为和合作观念的现象,既遵循了特定的发展规律,又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
在日常幼儿园大班教育中,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甚至参与者,注重提供合适的合作机会,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应在课程游戏化中融入合作机会,切实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
首先,通过课程游戏化提供幼儿合作目标及机会。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参与的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幼儿教师要善于为他们提供合作机会、合作目标。例如,开展益智角的接龙、拼图及搭积木的游戏活动时,每个幼儿都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让他们先商量确定方案,因为交流是合作的基础,在交流好的基础上,他们才能确定目标。
其次,让幼儿通过交流缓解游戏中产生的矛盾。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园小班和中班的学习过程中,幼儿不断地熟悉对方,发展技能,但其合作意识尚不完善,而大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年,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阶段的幼儿合作倾向明显,是合作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合作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协同工作才可以完成,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思维模式千变万化,看待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总会有所不同,在游戏中往往有不同的观点,很容易发生矛盾。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应该认识到这时是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关键时机。首先,教师要让幼儿自己说出来,既然矛盾是在游戏中产生的,那么就应该在交流中解决。大班的幼儿已经可以通过简单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特点,让幼儿通过使用敬语的方式缓和矛盾,如对对方说:“让我们一起先商量一下吧。”“请和我们一起玩吧。”在相互交流中,幼儿会逐渐掌握沟通技巧,促进下一步合作的开展,提高合作意识。
最后,通过课程游戏化的不同内容启发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在课程游戏化中,有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选择,且大班的幼儿接受能力是幼儿园阶段最强的,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游来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拼图或者搭积木。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拼图,经常会出现在游戏快结束时拼图还是半成品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说:“你们想不想看看拼出的完整样子?我们大家一起来拼好不好?”幼儿就会在这样的游戏中逐步领会到同他人合作的技巧,在快乐中养成合作的意识,从而形成寻找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任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幼儿时期,特别是大班阶段是个体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自己先意识到促进幼儿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地、多样化地融入培养合作意识的元素,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内容、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