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低年级学生迟到现象

2021-04-26 08:15苏旋
清风 2021年6期
关键词:亲子男孩家长

文_苏旋

估计多数老师在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学生迟到这一现象。这时老师会怎么做呢?批评教育,写反思,叫家长,上台检讨,罚值日……应对的计策多种多样,但效果可能并不明显。每当问起学生迟到的原因时,学生的理由也总是千奇百怪。偶尔的迟到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如果学生经常迟到,甚至一周五天有四天都迟到,那么在其迟到的背后,一定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偶尔的迟到现象可能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如身体不适、交通拥堵、闹钟失灵等。但学生经常迟到,可能更多的是主观因素在作祟,如厌学心理等。迟到只是表象,我们要探寻表象背后心理上的原因。

经常迟到的孩子

我是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我的班上就有两名经常迟到的学生。一名学生是男孩,学习成绩比较落后,自理能力也有所欠缺,自制力不强。另一名经常迟到的孩子是女孩,成绩优良,多才多艺,一年级时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担任班长,管理能力也不错。可就在二年级开始后,她频繁迟到,作业的完成效率也慢慢降低,甚至出现完不成课堂作业的情况,班委的职务也无法胜任。这两个学生由迟到到其他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我和他俩之间便有了很多次交谈。

刚开始时,学生的戒备心很重,交谈时给我的反馈往往都是遮遮掩掩的,或者对我不理不睬。例如,我问男孩:“你今天为什么迟到呢?”男孩说:“睡过头了。”“为什么睡过头了?”“睡过头就是睡过了,没有原因,不想起床。”对话间充满了抗拒。后来,我慢慢改变沟通的策略,利用自己学到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如“共情”“自我暴露”等,询问学生:“今天迟到了,老师批评你,你一定很沮丧吧?”“我上学时也迟到过,那一次我伤心极了,都是因为我妹妹……”慢慢地,他们愿意分享的内容越来越多。在不断的交流中,我发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在迟到的表象下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二孩家庭所带来的父母关爱的缺失。

男孩有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在男孩眼里,弟弟出生后,爸爸妈妈就很少关心自己。女孩的妈妈在她一年级时备孕,全天都能陪着她,二年级时妹妹降生。随着妹妹的降生,女孩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除了二孩家庭带来的原因,父母本身的工作非常忙碌,有做生意的,要常年飞往国外;有企业职工,每天加班到深夜……种种原因叠加,造成了父母的关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

迟到背后的原因

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听到家长的比较:“老师,这孩子比他弟弟调皮多了。”“早上起床可费劲了,还没她妹妹利索。”在对比之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潜移默化间,错误地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做不好任何事情的人。学校的一切是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重点方面,成绩的不理想、习惯的缺失等,又成了家长比较的内容。由此,孩子的不自信慢慢转移到学习上,甚至开始逃避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心理上恐惧学校,而迟到不过是最浅显的表现。

部分经常迟到的孩子,本身自制力薄弱,依赖大人的心理比较严重。有的孩子自律能力很强,早睡早起;有的孩子,起床比较困难,需要父母反复催促。后者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前者,但父母对孩子关注的缺失,造成这种依赖出现了断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孩子的心理变得不平衡,失落感明显。孩子用一切方式想获得父母的关注,早起的磨蹭就是其中一种,即使获得的只是父母的絮叨,可从孩子的内心来看,“这时的父母关注到我了”。这也是他们似乎没以前乖巧,总是闯祸的原因。迟到不过是引起关注的一种不恰当的方式。

如何解决学生迟到问题

第一,给予亲情的温暖。我们班这个女孩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在李镇西主编的《教与育:名师谈家校教育》一书中王兮教师和自己女儿的故事。随着二宝的降临,妈妈成了女儿眼里的“骂星”。那么她是怎么处理自己和女儿的亲子矛盾的呢?她采取的是三步法——自我反省、问题诊疗、重新起航。我想,王兮的方式值得借鉴。

通过“回忆式”的谈话,我让孩子的父母一起进行了一次自我反省:“自从二宝降临,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呢?”像朋友间的问候一样,父母们也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自己的种种辛苦、生活的不易。父母的焦虑带来了失控的情绪,而这种焦虑潜移默化间传递给了孩子。

对症下药要分两方面,一是对孩子,二是对父母。迟到现象对孩子来说是时间管理上出了问题,对父母来说是关爱上的缺失,对双方来说是亲子关系出现裂痕。针对不同的对象,要给予他们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教会孩子时间管理,我通过班会课的集体授课形式教给学生管理时间的方法,利用每天的晨会课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让父母学习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我任教的苏州高新区文昌实验小学校就开展了家庭教育周活动,让家长通过阅读教育文章分享读后感,拍摄家庭情景剧分享教育心得,等等。家长通过线上的学习与交流,了解了很多科学的教育方法。最后,亲子关系的问题当然需要亲子双方自己解决。学校可以邀请父母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增加亲子间快乐的回忆。在我们班,每天的亲子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父母、孩子一起坐下来看看书的温馨时光让亲子关系更加密切。除此之外,沟通也必不可少。每周父母可以给大孩留一到两个小时,只陪着大孩,听听他的想法,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

第二,给予师生的帮助。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班级。班级不仅有教师,还有同学,这都需要我们动员起来。首先,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变化,耐心地与之沟通,找寻问题的关键。课本中也有许多讲亲情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怎么表达自己,怎么和父母、兄弟姐妹相处。在发现关键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召开班会课、心理课,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次,重视同学的力量,尤其是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更愿意与同学交流。当教师无法探知学生最近遇到什么困惑时,可以让朋友、同学与他沟通,帮助他打开心结。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在案例中男孩身上的影响尤其明显。男孩多次迟到后,我尝试着通过集体活动“合唱表演,诗歌朗诵”,让他在活动中结交自己的朋友。在活动中,男孩忘记了学习的压力,集体的团结合作也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能发光发热的,消除了他的自卑感。结交到好朋友后,我常常能看到他们约好一起上学,好朋友的等待、结伴而行比老师的强制要求有力量得多。

小小的迟到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奥秘。从两个孩子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父母的关爱,可如今个别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却存在缺失。家庭、学校、亲子、师生都需要在解决孩子迟到现象中做出努力,在教育路上不断探索。希望迟到的背后不再是迟到的爱。

猜你喜欢
亲子男孩家长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亲爱的“老男孩”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瓶中妖怪
男孩John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