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轻微扭伤,以为请假休息几天就能好,不料喊一声“憋气”后就去世了;一次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病情缓解后突然出现憋气、猝死;规律健身、全程马拉松的运动爱好者,突发“胸闷、意识丧失”;孕期脚肿、喘粗氣,误认为是正常现象,突然完全喘不过气来,甚至危及两条生命……这些意外事件让人毫无防备,其罪魁祸首就是急性肺栓塞,一种“坐”出来的急症。
病死率仅次于急性心梗和肿瘤 肺栓塞发病隐匿又凶险,表现为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危害极大,其病死率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肿瘤。肺栓塞有以下几种表现:心跳呼吸骤停(最为凶险),患者几乎没有机会被送往医院救治;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胸痛、咳嗽(最易误诊),常见于呼吸或咳嗽时加剧,多为干咳、少痰;咯血,多在发生肺梗死后24小时内出现,量不多,血液呈鲜红色,数日后变为暗红色;晕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患者醒来后对此完全没有回忆,常伴有摔伤、尿便失禁等症状;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隐匿型,可以毫无症状,多在鉴别诊断中得以确诊。
上述表现与多种疾病的症状类似,如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肺炎、胸膜炎、神经系统疾病等。
“生命在于运功”这句话用在肺栓塞的预防上再恰当不过。说肺栓塞是“坐”出来的,一点儿不夸张。对于喜坐、不爱活动、迷恋游戏或工作性质导致长期久坐的人群,一定要警惕肺栓塞来袭。
如何远离肺栓塞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肺栓塞3个月内出现冠心病相关事件的概率,远大于没有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同时,冠心病也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所以,无论是急性肺栓塞还是冠心病发病,3个月内二者都会有同时发生的风险,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日常生活中,除了有意识地增加运动,处于“坐”“卧”状态时,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做“勾脚”动作,增加小腿肌肉收缩的机会;多喝水或通过设置闹铃提醒自己定时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血液淤积的可能;休息时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必要时借助弹力袜,缓解因久站、久坐或久卧等引起的下肢血液回流障碍。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