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向电子游戏Say No

2021-04-25 15:27余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5期
关键词:情绪

余梦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包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几乎都是现实问题投射在他身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父母,对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惯,不要急于去谴责和批评,而是要和他们一起去正视问题,去改进、去解决情绪背后产生的不良习惯,与学生共情,通过合理的训练去逐步抵制不良诱惑。

【关键词】情绪;沉迷游戏;自我强化

一、个案描述

小仪,女,11岁,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学总迟到,上课不专心,从不参与课堂讨论,作业也从不按时完成。每天回到学校,要么独自坐在座位上发呆,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觉,看起来总是缺乏精神气。某周一她迟到,作业也没做,蓬头垢面。经了解,小仪一年级时,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多年来跟着奶奶生活。一直以来,她都很懂事,中规中矩,可这个学期开始周末沉迷游戏,经常在周日晚上仍是玩到凌晨两三点才睡。小仪奶奶反映,小仪周末不仅沉迷游戏,还结识一些不明来历的社会青年并招呼他们一同聚在房间里玩游戏。玩游戏需要花钱买装备,小仪没有钱,骗奶奶说是学校要交资料费,还让奶奶把她存压岁钱的银行卡拿出来,幸亏婶婶及时发现并阻止。

二、原因分析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笔者一向都比较小心谨慎。他们成长的环境,本身就是有缺陷的。换位思考,谁不愿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呢?小仪沉迷游戏、不完成作业、上学迟到、上课睡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不失时机找她聊天,给她分析利弊,告诉她即将升初中了,不要放弃自己。可是,每一次她都沉默不语,表情上没有什么变化,厚重的镜片仿佛厚重的门,关上了她的心灵,也关上了我们的交流之窗。后来,笔者私下约见了她的父亲,然而换来的只是对小仪的一番训斥。小仪依然我行我素,封闭自己的内心。见此情况,笔者只好跟小仪的奶奶商量,希望她能监督小仪完成作业,少玩手机早点睡觉。然而,小仪的父亲再婚,小女儿刚出生,奶奶既要帮忙照顾小仪的继母坐月子,又要照顾新出生的宝宝,实在没有精力去监管小仪……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笔者尝试着就这件事跟小仪进行又一次深入地谈心,她流着泪说:“我妈妈不要我了,爸爸不要我了,奶奶也不要我了……所有人都不在乎我……”面对受伤的小仪,笔者心都碎了,该如何去帮助她呢?渴望被看到、被听到、受到关注的小仪,面对复杂的家庭环境,找不到存在感和温暖,所以才会放纵自己沉迷在游戏世界里。笔者决定多管齐下,帮助她学会“管理干预”,同时让朋辈和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心,让她走出自暴自弃的情绪,向电子游戏Say No。

三、制定措施

(一)转化目标

培养小仪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不沉迷游戏;让她感受到自己被同学、教师、家人在乎,重新融入集体,树立自信。

(二)具体做法

1.环节一,做好自己管理自己的准备

首先,与小仪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通过多次的聊天让她意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让她理解家人的“忽视”只是暂时的,让她学会融入家庭,帮助奶奶和继母照顾妹妹。马上要升初中了,必须要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同时,让她知道改变一个不良习惯是一个过程,需要有目标,有方法并且有行动,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行为者本人。我们达成共识之后,并拟定了“做优秀的自己=目标+方法+行动+坚持!”这个座右铭,笔者让她抄在自己的书本上,贴在自己的书桌上,不断提醒自己。

2.环节二,拟定管理计划,家长辅助记录

经过与小仪的多次磋商,对沉迷电子游戏,作出以下的安排:

目标:在3个月的时间内改变自己无节制玩游戏5-6个钟,最终是每天玩游戏不超过一个钟。

措施一:量化塑造与自我挑战相结合,逐步强化

措施二:自我强化,奖励加持

通过了解,小仪很想买一辆山地自行车,约需1000元,但是家里人总批评她沉游戏不认真学习,不给她买。笔者与小仪的父亲沟通,目前她正努力去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如果有进步,就给她奖励。但是不是一下子就奖励一辆自行车,笔者和小仪及她父亲一起商讨了以下方案:1000元買自行车的奖金,小仪父亲提供,但需要小仪去“赚”,每天将赚到的钱存入自己的“帐户”。(如果能做到一天都不玩游戏,奖励翻倍)

3.环节三,多方面见证点滴改变

(1)家访互动,鼓励为主

就量表的数据和小仪在学校的表现,多跟家长反馈交流。走进小仪的生活环节,去引导她参与到家庭中去,尽量放开心中的偏见,让她去感受教师的关注,家长的关注,鼓励她用自己的好的表现去取得大家的肯定。有自己的目标和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

(2)朋辈关心,集体温暖

在班里,利用班会课,表扬小仪的进步,设置一个小栏目——《小仪的进步,我看见》,请三到五个同学说一说小仪每一周的进步。创造各种的集体活动,让小仪主动参与,同时,提醒小仪减少与其他热衷玩电子游戏的朋友交往,减少与其他人以电子游戏为主要内容的交谈。

(3)创造机会,温情互动

利用学校的家校互动活动,邀请小仪家长走进学校,关注她的成长。比如,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护岗、亲子活动等,让小仪感受到再婚后的父亲和继母对她的关心。

(4)我的进步,我来记录

奖励小仪一本漂亮的笔记本,鼓励她写下自己的进步,写下自己感受到的家人的爱,写下在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给笔者看,与笔者分享。每次她主动给笔者看她的笔记本,笔者都会认真阅读,写下鼓励的话。这个日记本,也是我们互动的一个渠道,笔者发现,小仪更愿意用文字来敞开自己的心扉。

四、辅导效果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小仪由原来的沉迷网络游戏,自卑自暴自弃变得开朗活泼。她用量表来监督自己,去控制自己对游戏的依赖,由原来的每天无节制玩游戏五六个钟,到现在的不超过一个钟或者不玩电子游戏。她不断地自我强化,每天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作息,“赚”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山地自行车。同学的鼓励,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让她越来越主动去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当她喜提“新车”的时候,笔者问她:“下一个心愿是什么?想要什么奖励?”她笑了笑,说:“我想考上好的初中!”笔者知道,她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相对物质的奖励,她更希望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她花更多的心思去学习,去阅读、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她逐渐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了。

五、辅导延伸

虽说小仪已经达成了我们的转化目标,但是,还是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来帮助她不断地强化良好的行为。笔者拟定以下辅导延伸内容:

(一)鼓励小仪主动帮助有类似困难的同学,为同学服务,在帮助同学的过程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二)不定期通过微信、电话进行家访,持续了解小仪的校外情况;

(三)和小仪在进步的基础上提高要求,更改量表的项目,制定新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

六、反思

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学生,他们背后,是各式各样的家庭。有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几乎都是现实问题投射在他们身上。作为教育者,如能用心去观察,好好去对待每一个有情绪的学生,在他们哭泣、生气、沮丧、愤怒、哀伤的时候,不妨做一个倾听者,为学生提供倾诉的平台,和他们一起去正视问题,去改进、去解决情绪背后产生的不良习惯,与学生共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在乎,这种温暖,比知识的传授更为迫切。没有不愿向阳的花,只是花儿更希望先被看到。没有什么教育是一蹴而就的,为师者要在乎学生的情绪表达,引导学生去逐渐发现优秀的自己,树立目标,找准方法,量化行动,坚持不懈。在转化沉迷游戏的学生时,通过合理的训练去培育他们抵制不良诱惑,这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愿家校合力,让学生向电子游戏Say No!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王玲.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程[M].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