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恩夫
摘要:面对“互联网+”深度应用的全新教育生态,立足网络思政、推动学生真知真行已成为创新思政教育的重要要求。“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是对网络思政育人规律的积极应对,更是适应网络育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通过精准把握当前思政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诉求,探索“知行融合、师生成长”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创新网络思政实践探寻发展转机。文章以“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多元内涵为基础,提出符合网络思政实际的成长共同体构建方案。
关键词:网络思政;知行融合;“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009-3044(2021)09-014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提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办网灵魂,积极应对意识形态工作新挑战,发展壮大网络思政力量。在新的育人环境下,通过以网络思政规律为基础,强化师生平等协作,以“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引领网络思政教育创新,推动学生“知与行”全面融合,努力营造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最佳环境。
1“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多元内涵
本研究所提出的“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具有多重内涵。在全面推进网络思政建设进程中,通过以师生互动、资源共享为准则,以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打破学生与思政教师的“身份界限”,优化学生的思政学习体验,追求共同成长目标,构建教师主动履责、学生主动参与的思政教育成长体,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真知与真行”新高度。
1.1情感认同是支持成长共同体构筑的关键基点
良好的师生情感、共同的价值认同是“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的重要内涵。情感认同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及时有效的沟通反馈体系,更需要触及学生思想内心,引发学生的价值共鸣。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化教师、学生协同成长,引导教师深入学生思政学习全过程,以教师良好的身教、言教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实现教学方式“因时更新”、教学内容“因势创新”,为推动学生思政学习“知行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同时,推进思政教师与学生协同成长,使教师深入思政教育实际,打破了以往思政教师“浮于知识教学,缺乏深度参与”的局限性,为网络思政建设注入了新活力[1]。
1.2知行融合是支撑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点
“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是建立在“知行融合”共同目标基础上的积极探索,通过营造教师与学生高度依赖的整体发展观,实现从“单一主导”向“双方共同主导”的课堂关系转型,有力推动思政教育全面创新。“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是促进多元主体自我发展的有效尝试,通过为师生沟通协作、对话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为教师、学生全面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构建新的网络思政教学逻辑,为师生知行融合提供现实可能。
1.3育人责任是助力成长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点
“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符合网络思政规律,为深化师生合作交流、完善情感互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师生双方在平等协作、开放共享氛围中,共同达成成长使命。独特的教学任务和使命决定了思政教师不仅要建设高质量课堂,更要明确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因此,在“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指引下,思政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建设,还要重视扩大学生的思政视野,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而言,要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来客观、合理表达个人的思政困惑和学习意愿,推动师生形成“良师益友、相伴成长”的良性关系[2]。
2打造“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上文是理论层面,本部分将从实践层面来进行论证。笔者认为,打造“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优化了思政学习、问题思考和实践参与等多个环节,全面适应了网络思政教学要求,通过实时更新思政教育素材,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为学生思政学习“真知真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2.1遵循规律、彰显特色:构建高效运行的成长共同体
网络思政对思政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教师要立足实践育人的多元诉求,探索符合“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实际规律的高效运行体系。一是要从高效协同出发,组织开展主题明确且类型丰富的网络思政实践。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学习诉求和思维薄弱项,增强思政教师的情感认同,推动师生明确分工、高效协作,构建功能互补、多方联动的网络思政育人共同体。二是要从育人特色出发,组织开展开放、多形态的网络思政实践。要彰显网络思政特色,改善学生的思政学习体验,使思政教育真正“入心入行”。比如,组织师生共同完成网络思政课件的创意收集、内容整理和课件制作等各项工作,使学生全面认同“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价值[3]。三是要从网络传播规律出发,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协同的网络思政实践。通过及时研判网络思政发展趋势,建好、用好网络思政平台,通过讲好思政故事、传递学生“真声音”,以“技术之势”增添“思政之趣”,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2精神引领、深化内容:构建“开放+活力”的成长共同体
“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以“育人为本”理念回归了学生成长的整体需要,以“师生协作”理念探索了高校思政新模式,通过深入学生、优选教育内容,使网络思政教育更有时代活力。因此,要依托师生协作的良好平台,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首先,提高思政教育的价值高度。要从学生成长、习惯培养和行为引导等多个视角认识思政教育价值,通过将“网络思政”与名师引领全面融合,搭建开放、优质的网络思政平台,实现教师“正面发声”和正向行为引导,拓宽师生互动、交流空间,更好发挥“思政教学成果”的引领价值,实现学生真知、真行的育人目标。其次,拓宽思政教育的内容广度。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内容更新速度快,面临形势更加复杂。想要做好思政教育,就要突破传统的学科观,构建价值观引导、思考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深度融合的“三位一体”模式。最后,延伸思政教育的文化深度。要从文化视角精选思政教育素材,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回应时代文化、评判错误文化,使思政教育更有内涵。要组建以优质思政教师为主的文化引导队伍,通过对错误舆论进行把关,对社会热点话题及时回应,在协同解决思政问题进程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2.3聚焦时代,多元主体:构建“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模式
在全面推进“网络思政”进程中,打造“思政教师+学生”的成长共同体,需要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为目标,通过聚焦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客观问题,在改善和优化学生思政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模式,构建师生协作、相对稳定和共同成长的思政工作机制。第一,在打造“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时,要结合网络思政的新特征,引导教师以“朋友”的方式深入学生成长过程,通过践行“师表风范”,使学生将所学、所知思政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人实践,实现知行融合的育人目标。第二,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体作用,构建由党委学工干部、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多方师资组成的网络思政队伍,通过及时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用好网络思政空间,善用网络平台传递思政声音,及时解惑、精准解答,实现“借网育人”的最佳成效。第三,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作用,通过组建学生思政研究协会、开展思政实践研究,指导学生参与积极、正向的网络思政实践,凝聚学生思想共识,实现“正向育人”的理想成效[4]。
2.4重视互动,深度协同:构建知行一体的成长共同体
“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是以深入了解、全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规律为基础的教学尝试,通过构建协同共生、深度融合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参与性更加突出,有助于实现知行融合的育人目标。其一,创新优化思政教育,需要重点改善教师的学习认知,通过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规律性研究,持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为师生共同成长提供可能。学校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通过优化教师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对思政理论、思政教情和时代热点的全面认识。要鼓励思政教师、学校教师协同备课、共同讨论,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内容深层次融入学生思想理念,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度。其二,要真正融入网络思政环境,及时调整思政育人方法,搭建优质资源、高效教学和创新思维于一体的网络思政平台。通过鼓励、引导教师建好、用好自媒体平台,积极分享优秀思政教育内容,完善知名校友与在校生交流反馈平台,构建课堂内外一體、知行一体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5]。其三,讲好思政课需要以全面改革、深度改革为突破点,通过打造“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以开放理念、融合视野强化思政课建设,重点解决传统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不足、说服力不强和针对性不够等多种问题,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鲜活”,更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认知[6]。
3结语
日益完善、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有效消除师生协作隔阂,构建成长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可能[7]。因此,为有效适应网络思政新环境,推动学生真知真行,需要科学把握网络思政教学的新规律,通过构建师生深度协同、共同成长机制,打造深度融合、协同成长的“思政教师+学生”共同体,为学生思政教育知行融合提供了科学引导和全面支持。本研究以“思政教师+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多元内涵为基础,提出符合网络思政实际的成长共同体构建方案。互联网背景下如何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8]。
参考文献:
[1] 曹文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12):8-10.
[2] 张荣,王晓飞.互联网背景下如何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77-180.
[3] 朱惠蓉,陶思亮,王鑫.“导师团”:高校协同“十育人”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18(20):36-38.
[4] 李嘉莉,马学思.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144-147.
[5] 李羽佳.“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47-49.
[6] 宁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0):185-189.
[7] 陈列平.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的历史、现实与未来[J].教育评论,2019(11):78-82.
[8] 付道明.课程思政视角下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的内涵与当代关照[J].教育评论,2019(11):106-110.
【通联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