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前处理在改善黏液样碎组织制片中的应用

2021-04-25 03:24李敏敏方雪松陈晶晶王月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黏液切片预处理

李敏敏,方雪松,陈晶晶,王月娥,钟 文

随着阴道镜下子宫颈管搔刮术、消化内镜、穿刺针吸等医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黏液样碎组织及针尖样细小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1],这些松散碎小的组织在常规取材后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一系列脱水处理过程,常出现组织丢失[2],无法包埋的现象,直接影响后期切片及病理诊断。本实验通过在取材前对标本进行预处理来探讨对黏液样碎组织制片的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标本 黏液样碎组织标本68例,主要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阴道镜下子宫颈管搔刮术(ECC)、消化内镜、支气管镜、肺穿刺等活检标本及网膜囊肿、中耳炎性肉芽肿等手术组织。

1.1.2仪器 离心机(AXTG16G),组织包埋机(Thermo Histostar),切片机(Leica RM2235),VERTANA HE600全自动染色封片一体机。

1.1.3试剂及耗材 固定液(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伊红,无水乙醇,二甲苯,石蜡。

1.2 方法

1.2.1预处理 将收集到的黏液样组织标本转管至10 mL离心管中,配平离心机后,4 000 r/min离心10 min,升5降9;弃上清,将离心软管剪断,底物用吸管完全取出,将组织置于包埋纸上滴加伊红,静置5 min;将滴染伊红的组织团按照取材规范包好,置于固定液中固定。

1.2.2组织处理及制片 将预处理的组织经脱水、透明和浸蜡后进行包埋、切片,切片厚4 μm,用全自动染色封片一体机进行HE染色。

2 结果

经取材医师判断不能进行常规取材的黏液样碎组织微小标本,经高速离心、伊红滴染前期预处理(图1),在包埋时能较清晰的看到组织,易于包埋,且经过伊红滴染的组织更易于分辨,后期切片中也能极大减少误修的概率,以确保极小组织精准切片(图2)。经过处理的活检标本多数镜下能观察到腺上皮细胞、炎性细胞、黏膜上皮细胞等(图3)。

①②③图1 预处理后黏液样组织图2 切片染色后大体观图3 切片染色后镜下观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师在内镜下取出的微小组织标本通常采用滤纸作为载体以减少颗粒样微小组织的缺失,但黏液样组织含水量高,极易吸附在滤纸上,更不利于取材,妇科ECC操作时使用不沾垫作为载体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取材成功率[3],但对于如何提高送检到病理科的内镜、纤支镜等黏液样碎小标本的组织处理方法仍不明确。

病理科的微小组织标本主要通过浸染伊红提高组织的分辨率以利于切片[4],以及部分采用琼脂预包埋的方法进行干预[5]。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样本丢失,但琼脂预包埋因受其浓度影响不易把控[6],在操作上带来不便。本实验主要针对ECC、支气管镜活检的标本,组织黏液多且部分呈散在分布于固定液中,直接取材后进行脱水处理,黏液极易渗透到包埋纸外,导致出现组织缺失无法包埋,或组织贴附在包埋纸表面增加包埋难度,这些贴附的组织在刮取包埋的过程中也会造成进一步遗漏。

采用高速离心技术时以最快降速将组织进行充分沉淀,黏液碎组织形成聚集,这些成团的组织再滴加伊红预染并交由取材医师进行纸包,经过离心成团的组织较为致密,在后续组织脱水、透明处理的过程中不易从包埋纸内渗透,由于预先滴加伊红在包埋时能清楚看到组织,可对技术员后期包埋及切片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黏液切片预处理
KR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脱硫剂分散行为的影响
求解奇异线性系统的右预处理MINRES 方法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