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杨,孙 辉,张 健,李婷文,颜景飞,刘振铎
(1.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2.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闽南师范大学农村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3.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9年,第18届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办,共有32支球队参赛,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篮球项目最高水平赛事。获得前8名的球队依次是:西班牙队、阿根廷队、法国队、澳大利亚队、塞尔维亚队、捷克队、美国队及波兰队,其中共有6支欧洲球队,中国队5战3负,位列第24名。从比赛成绩中可反映出中国队与西班牙队等世界高水平球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本文通过对中国队与前8强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攻与防守技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挖掘中国队与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为提高中国队的竞技成绩提供参考。
以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前8强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攻防技术数据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官方网站[1]和2019年篮球世界杯[2]收集身体形态以及攻防技术数据,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持。
1.2.2 视频观察法
通过回放中国队与对手的5场比赛,以及前8强队与对手的比赛,进而分析中国队在比赛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前8强队运动员相比在身体形态、攻防技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收集中国队与对手的攻防技术数据、前8强队与对手的攻防技术数据,以及中国队与前8强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数据,运用SPSS25.0,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中国队与前8强队不同位置的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攻防技术数据(见表1),分析研究参赛运动员技术短板、战术执行效率等问题。如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整体年龄变化趋势,后卫及中锋的克托莱指数;后卫、前锋及中锋场均得分与投篮命中率;在防守方面,后卫、前锋、中锋运动员的具体表现及犯规次数。
表1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名次及不同位置运动员人数Tab. 1 The ranking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and the number of athlet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男篮世界杯由男篮世锦赛演化而来,中国队第1次的参加时间是1978年,并取得了第11名的战绩。2019年男篮世界杯开赛之前,中国队取得最好战绩是1994年的第8名,当时的阵容被称为“黄金一代”。随后,战绩逐渐下滑,在2010年获得了第16名,在2019年获得了第24名。另外,1998年和2014年中国队均因折戟于男篮亚锦赛(现男篮亚洲杯)而无缘男篮世界杯(见表2)。由此可见,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正逐渐增大,即中国队的竞技水平呈下降趋势,如何提高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迫在眉睫。
表2 中国队参与男篮世界杯历届战绩Tab. 2 The trend of the Chinese team's performance in the Men's Basketball World Cup
造成中国队竞技水平自1994年后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男篮世界杯4年为一个周期,1994年之后,主力运动员受年龄、伤病、竞技状态下降以及退役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连续参赛。因此,球队面临阵容重组、新老运动员交接等问题,加之运动员大部分时间均在各自俱乐部备战职业联赛,中国队运动员之间的技战术磨合时间较少。另外,稳定的教练团队对球队成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每支教练团队均有各自的篮球哲学,较频繁地更换易导致错误理解。
2.2.1 中国队与前8强运动员的年龄情况
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在耐力、速度、敏捷、反应力等体能素质上拥有优势,给球队带来活力,但是可能会存在大赛经验不足,易受到赛场环境等因素干扰;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较大运动员的耐力、速度、敏捷、反应力等体能素质会逐渐下降,从而会影响进攻与防守的质量。只有二者相互补偿才能更好地弥补运动员自身短板[4]。中国队后卫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最小,且与西班牙队、澳大利亚队和波兰队的后卫运动员平均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这3支球队的平均年龄均在30岁以上,通过回放比赛视频发现,这3支球队的进攻节奏相对较慢,对形势的把控优于中国队。中国队前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33岁,与捷克队和波兰队同一位置运动员的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前8强队中,阿根廷队、澳大利亚队、捷克队及波兰队的前锋运动员在30岁及以上。中国队中锋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7.25岁,西班牙队中锋运动员的年龄最大(30.00±7.07),法国队最年轻为25.67岁(见表3)。
由表3可知,中国队运动员整体呈现年轻化,然而比赛中却表现为大赛经验匮乏,仅中锋易建联和后卫郭艾伦有参与该大型赛事的经验。分析前8强球队的“新老补偿”现象,不仅有年轻或第一次参与该赛事的运动员,也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二者互为补偿,使得队伍的整体竞技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表3 中国队与前8强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年龄Tab. 3 The average ages of athlet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2.2.2 中国队与前8强运动员的身高及体重对比
克托莱指数是评价运动员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程度的重要复合指标,它以一个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运动员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组织的密度,该指数代表每1 cm身高的体重,避免以“绝对身高”或“绝对体重”衡量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可以相对客观地反应运动员的身体匀称度,具有较高的克托莱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运动员较高的对抗能力。篮球虽然是“巨人运动”项目,但现代篮球项目的发展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高大的身材,同时也要求有较高比例的瘦体重或较强壮的肌肉围度[5]。身材高大可以拥有较好的“制空权”,而良好的瘦体重则代表运动员具有足够的肌肉力量以抢夺“空间权”[6]。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队后卫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为436.25,仅高于阿根廷队后卫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中国队前锋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为496.70,仅有澳大利亚队、塞尔维亚队及美国队前锋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高于中国队。中国队中锋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为501.78,仅高于阿根廷队及捷克队中锋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见表4)。
表4 中国队与前8强队不同位置运动员身高及体重Tab. 4 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athlet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身高固然重要,倘若没有良好的体能支撑,难以在激烈的对抗中稳定地发挥身高优势。由表4可知,对比前8强队相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和参赛数据,发现该项目运动员的高对抗性已成必然趋势。通过观察前8强队比赛视频,发现部分运动员的身高低于该位置运动员身高的平均值,但并未影响身高较矮运动员的攻防效率;相反,他们利用体重、肌肉力量优势等,将“小打大”和“小防大”战术成功地运用于赛场上。通过数据分析,中国队后卫和中锋运动员在克托莱指数方面与前8强队运动员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反映出中国队该位置运动员肌肉力量相对较差,在身体对抗能力上相对较弱,同时会削弱防守质量,降低防守威胁性,应通过专项抗阻锻炼以及“优质热量”予以强化。
2.3.1 中国队与前8强队不同位置运动员进攻技术数据情况
中国队由5名后卫、3名前锋、4名中锋运动员组成了绝佳参赛阵容,然而运动员的进攻风格以及他们在场上的竞技表现并未达到理想的攻防效果。以中国队后卫运动员为例(见表5),场均得分6分,仅高于捷克队的5.6分;2分球命中率为43.4%,仅高于捷克队的26%和波兰队的38.7%,与最高命中率(59.3%)的塞尔维亚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队3分球命中率为23.4%,仅高于澳大利亚队的21.7%,与西班牙队(33.7%)和命中率最高的法国队(41.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队罚球命中率为72.2%,高于西班牙队(62.3%)、阿根廷队(71.4%)、澳大利亚队(50%)、捷克队(46.7%)及波兰队(42.5%);中国队人均助攻为2.6个,高于澳大利亚队(2.1个)及波兰队(1.9个);中国队失误最低(仅为0.9次),与塞尔维亚队的1.5次和法国队的1.6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队进攻篮板球为0.4个,明显高于西班牙队、捷克队及法国队。
表5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后卫运动员进攻技术数据Tab. 5 The offensive technical data of guards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中国队后卫运动员换人次数频繁,且进攻手段略显单一,得分效率普遍偏低。观看比赛视频发现,中国队后卫运动员难以有效地突破到对方内线,以致他们只能在三分线附近传导球吸引防守者以寻找进攻机会,受到进攻时间的影响,迫使仓促出球,难以高效地得分以及制造罚球威胁,使得轮换的优势大幅降低。中国队后卫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相比前8强优势明显,失误率最少,说明球的传导质量高,运动员控球的能力强。通过回放前8强队的比赛视频发现,前8强后卫运动员呈现出既能组织也能进攻的竞技特点,且这2种能力融合在单个运动员身上,这种优势即“比赛中的运动员不占用球场位置”,不需要留出2个位置给组织型控卫和进攻型控卫。使得球队的进攻点多样,既可以支配球,也可以替换得分,减少进攻压力。
中国队的前锋运动员场均得分最低(2.3分),与场均得分前3位的阿根廷队(13.3分)、美国队(9.8分)及波兰队(9.1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分命中率为41.7%,仅高于捷克队(38.5%);3分球命中率最低(11.1%),与命中率最高的捷克队(41.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罚球命中率为55.6%,高于西班牙队(49.7%)、法国队(34%)及捷克队(55.2%);助攻数最少(0.1个),与阿根廷队(1.2个)、捷克队及美国队(均为1.8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失误最少(0.5次),同时进攻篮板球0.5个,仅高于法国队的0.4个(见表6)。
表6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前锋运动员进攻技术数据Tab. 6 The forward offensive technical data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中国队2名前锋运动员(可兰白克·马坎和阿不都沙拉木·阿不都热西提)上场时间受限,说明比赛期间换人次数少,以致该位置的进攻效率低,在比赛中前锋运动员更多起到了辅助队友及中转球的作用,各项数据均不存在对比优势,即该位置是球队薄弱点,进攻重点主要是后卫和中锋运动员。通过分析前8强比赛视频,发现前8强前锋运动员承担着“承外启内”的作用,既可以承担外线的进攻得分点,也可以分担内线的篮板球压力。在执行战术时,因为具有“进攻威胁性”,所以可以有效地吸引防守者的注意力,为队友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中国队的中锋运动员场均得分8.9分(见表7),仅次于西班牙队(10.7分);2分球命中率为50.6%,高于阿根廷队(48.7%)及美国队(40.7%);3分球命中率为16.4%,仅低于澳大利亚队(23.4%)及捷克队(40%);罚球命中率为42.9%,仅高于澳大利亚队(41.7%)及波兰队(34.3%);助攻为0.7个,仅高于阿根廷队和美国队(均为0.2个);失误最高(1.7次);进攻篮板球为1.1个,仅低于法国队(1.6个)及捷克队(1.3个)。
表7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中锋运动员进攻技术数据Tab.7 The offensive technical data of centers between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中国队另一个重要的得分点是中锋位置,分析参赛数据及观看比赛视频发现,中锋运动员的进攻手段多样,相比之下,除了在内线及中距离得分外,还可以移动到三分线进行投篮,符合现代篮球发展所要求的“复合型运动员”特点,使参赛战术的发起点和终结点变得更加灵活。中锋运动员失误次数最多,可能是由于攻防两端运动员的压力大,运动员体能消耗速度加快,当遇到紧密防守时运动员的失球率上升。进攻篮板球共获得2次进攻的机会,参赛过程中,中锋运动员积极拼抢篮板球,同时提升了球落点的预判性,且能够提前抢位争抢篮板球。中锋运动员2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两者之间存在差距,参赛过程中,由于身体对抗性与国外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内线区域进攻受限,威胁性降低。同时,被对手造成犯规后,在罚球时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稳定性,加之观众情绪和行为影响,造成罚球命中率降低。
通过观察前8强比赛以及上述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发现,中锋运动员的身体对抗性强,该部分运动员通过提高在内线进攻的效率弥补外线较低的命中率,并在激烈的对抗过程中能够稳定地命中罚球。
2.3.2 中国队与前8强队运动员不同位置防守技术数据情况
分析中国队的参赛阵容,发现后卫运动员是中国队第一道防线,替补运动员人数多且年龄整体偏低,参赛体能优势表现明显。在后卫运动员方面,中国队防守篮板球个数最少(1个);抢断最多(1.2个),与澳大利亚队(0.4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中国队盖帽0次,犯规2次,犯规次数仅低于法国队(2.2次)及美国队(2.1次)。保护好防守篮板球是防守队获得进攻机会的重要战术,也是阻止进攻队获得第二次进攻机会的有效战略。
中国队后卫运动员在身体对抗方面不占优势,篮板球保护能力有待提高(见表8),预判及延误进攻队冲抢篮板球路线能力有待加强。与此相反,中国队运动员的抢断次数最多,说明运动员预判进攻队传球路线的能力强,且防守积极性高。通过观察前8强队的比赛视频发现,前8强队后卫运动员防守积极,部分前8强队后卫运动员虽然存在身高劣势,但却充分利用力量、灵活性、反应力等身体素质优势,在参赛过程中达到了有效保护篮板球的预期目标。
表8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后卫运动员防守技术数据Tab. 8 The defenders' defensive technical data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中国队的前锋运动员上场时间受限,且可供轮换的运动员人数少,致使无法保持赛场上的竞争力,防守端受体能的影响明显。由表9可知,中国队前锋运动员防守篮板球最少(0.8个),与美国队(3.2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抢断(0.3次)、盖帽(0.1次)与犯规(0.9次)的次数均最低。前锋运动员赛场上承担着“承外启内”的作用,既可以延误外线运动员,又可以协防内线运动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分担内线运动员的篮板球压力[7]。根据中国队前锋运动员参赛数据并回放比赛视频发现,受可供轮换运动员数量的限制,以及受体能下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队前锋运动员并未有效地发挥以上作用,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对篮板球的保护质量。而前8强队前锋运动员具有很高的篮板球保护能力,可以有效分担中锋运动员防守端的压力,延误对手进攻时机。
表9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前锋运动员防守技术数据Tab. 9 The forward defensive technical data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中锋运动员作为中国队的重要进攻点,同时也是中国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守护篮筐具有重要的责任。中国队防守篮板球的个数最高(4.3个);抢断为0.6个,仅低于西班牙队(0.8个);盖帽0.6个,仅低于西班牙队(1个)、法国队及美国队(均为0.9个);犯规次数最多(2.5次)。由表10可知,中国队中锋运动员与前8强队中锋运动员差距不明显,其中在防守篮板球保护、预判球的准确性以及对对手出手时机的把控上明显优于前8强队。
表10 中国队与前8强队的中锋运动员防守技术数据Tab. 10 The center defensive technical data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top 8 teams
(1)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竞技水平呈下降趋势,其影响原因受主力运动员的伤病、年龄及退役影响;受阵容重组,新老运动员交替且磨合不充分影响;教练团队缺乏稳定性,外籍团队对运动员不了解。
(2)中国队年龄普遍偏小,缺乏大赛经验。中国队后卫及中锋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与前8强队后卫及中锋运动员相比较低,说明中国队对抗能力差,力量薄弱,从而影响参赛竞技表现。
(3)与前8强队相比,中国队后卫及前锋运动员场均得分低,进攻手段单一,投篮命中率较低,进攻威胁性较小;前锋运动员进攻篮板球保护较差,失误控制较好;中锋运动员场均得分较高,进攻手段多样,但2分球及罚球命中率较低,失误最多,进攻篮板球保护较为理想。与前8强队相比,中国队后卫及前锋运动员对防守篮板球保护不好,后卫运动员抢断次数最多;中锋运动员对篮板球保护较好,但是犯规次数较多。
男篮世界杯前8强队的竞技实力体现着世界男子篮球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男子篮球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比我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杯前8强队之间竞技成绩的差距,深入分析差距的原因,以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1)通过“位置模糊化”特点选拔运动员。“位置模糊化”是指运动员具备2个位置以上的技术能力,即倡导运动员技术多样化[8]。中国队在选拔运动员时应考虑进攻手段多样,具有一定“终结能力”的运动员;考虑技术全面、专项短板较少的运动员;考虑能胜任“双重位置”的运动员,减少因运动员技术风格相似而增加位置重叠。
(2)通过高强度训练及参加高水平比赛提升运动员技战术水平[9]。中国队运动员以参加CBA联赛为主,其比赛强度低于世界大赛强度,很少与世界强队或俱乐部进行比赛交流,当参加世界大赛时会出现“水土不服”。所以,日常训练及比赛的强度应接近于高水平比赛的强度,模拟或接近于高水平比赛的环境,让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有所适应,防止在高水平比赛中出现“克拉克”现象。
(3)提升技术全面性,加强进攻手段多样化。中国队后卫和前锋运动员应努力提升进攻手段多样化,后卫及中锋运动员在加强本位置基本技术基础上,应加强中锋运动员抢位、背身单打等技术[10];应提升在对抗或干扰情况下投篮或者上篮练习,努力提升命中率。除此之外,中国队还应提升无球跑动能力快速抓住进攻时机;提升持球突破能力快速摆脱防守者或吸引防守者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
(4)通过专项化体能训练加强防守能力。通过克托莱指数可知中国队整体应加强身体围度,通过功能性练习及专项化抗阻练习提高肌肉力量,进而提升防守质量。注意专项化体能训练和竞技表现的有效衔接,进而将训练效果转化到竞赛之中,从而提升竞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