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临床检测方法分析

2021-04-25 14:24张玉基
科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

张玉基

摘要:本文中简单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的特点,并探讨了相应的临床检测方式和病毒防控方式,旨在为我国新冠病毒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监测;疫情防控;病情管理

新冠疫情在2019年年底在我国武汉爆发,并且快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直至2021年这一疾病已经扩散至全球。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以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这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尤其是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病情症状,但依旧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也直接导致新冠疫情的控制难度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的确诊以及检测对于疫情防控的开展来说极为重要,快速检测患者的疾病,并及早对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新冠病毒的监测以及核酸以及特异性抗体监测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我国目前所具有的检测方式进展进行综合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现代化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在2019年12月,一種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肺炎,在武汉爆发并且正逢我国的春节,这一集并快速在我国形成传播趋势,并且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人传人能力,疾病已经被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并纳入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乙类传染病,并且在进行管控时选择甲类传染病的预防管控方案。新冠病毒不仅对于我国的医疗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波及了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所以快速准确的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并开展有效的防控工作,是现代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一项问题。新型冠状病毒是发现的第7种β属冠状病毒,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包膜,并且颗粒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约为60~140nm。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而其中的基因组大小大约为30KB,是目前已知基因组最大的一种RNA病毒。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这一疾病的转录模式与2012年出现的SARS-CoV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新型冠状病毒中包含14个ORF,这一物质对其中的27种蛋白质进行编译。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这种疾病与蝙蝠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可以达到85%以上,而新型冠状病毒在体外分离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可以在培养96小时后被发现,而在分离培养皿中大约发现时间为6天。新型冠状病毒对于环境中的温度以及紫外线有较高的敏感度,在56摄氏度的环境下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处理,大约30分钟即可被完全灭活,同时乙醚和75%乙醇以及含氯消毒剂均能够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在相关研究中证实, ACE2作为受体蛋白与病毒一起被内吞进入细胞,这也直接导致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酶出现明显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血管紧张素以及肾素系统完全失衡。患者本身存在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的基础疾病患者在发生感染后病情则更加严重。针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患者的下呼吸道病毒含量,相较于上呼吸道来说明显更高。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检验时,患者的呼吸道病毒检验准确度相较于血液检测来说明显更高,所以在进行患者的病情取样时,一般情况下建议选择下呼吸道样本,肺泡灌洗液和支气管灌洗液,其次可选择患者的呼吸道深部深部痰液以及患者口咽部位的粘液。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前取样,应当根据患者的接受度以及诊断需求来进行调整,所以目前我国在对普通民众进行检测时,选择的是鼻咽拭子,而在对重症患者进行诊断时,则主要采用下呼吸道标本来进行检验,以保障患者的诊断准确度。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的检验结果中发现粪便样本与常用的因式子咽拭子样本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似,甚至检验准确率更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二、检测方法

1.实验室的病毒分离以及鉴定

病毒培养以及分离鉴定是实验室内开展病原体检测的新标准,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通过获取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将其分离的病毒接种制人上皮细胞后,大约在96小时后,可在人气道上皮细胞的表层观察到其细胞出现病变。在进行判断是工作人员可以在透射电镜的环境下,观察到病毒颗粒所具备的冠状病毒日冕的特殊结构。在进行病情分析室分离,纯化病毒能够为今后的病毒生物学特征以及致病机理和疫苗研发奠定基础,但由于不同病毒的培养时间以及培养技术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应当在三级安全的生物实验室内开展鉴定以及分离,所以这一技术也仅仅适合应用于疫情期间的研究,而并不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

2.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而核酸检测是目前我国对新冠肺炎进行诊断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本次疫情,在进行病毒的控制前,对病毒进行遗传序列的基因组测序,则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病毒所具有的遗传学特征,同时还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预测病毒可进行的进化以及变异,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病毒所具备的独立来源,做好病毒的追踪以及溯源分析,在进行检测时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还能够研发特异性的检验试剂盒,为疫苗研发工作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而在本次疫情爆发后,我国研究人员在一个月以内就通过宏转录测序技术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有效的促叙,了解了病毒的发育树特征,并且在测序完成后将测序结果直接上报给whoWHO,并且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共享,对于各个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持。研究人员通过第3代测序技术,在6~10小时内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的检测,不仅十分快速,并且准确度极高。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度准确以及高度灵敏的特征,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检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可通过鉴定的方式了解其他的致病病原体,但在检验过程中,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较高的检验成本,并且检测时间较长,并且还需要专业的生物研究人员对最终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答,导致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并不适合在疫情的高发时间段内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仅仅适合应用于病毒的特征学研究中。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同样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荧光探针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进行判断时通过不同的诊断要求合理设计探针,则能够区分常见的不同病原菌,对于多个靶标进行同时监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检测工作的准确度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进行检测是时PCR技术还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例如将其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诊断相较于两步法,诊断来说,不仅操作简单并且也十分迅速,能够有助于提高样本的反应浓度,并且减少开盖次数,有助于避免样本遭到周围环境或空气的污染。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凭借其检测快速以及成本较低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疫情期间的病情诊断中。这项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所以在进行病情判断时,应当对其进行多次检测,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监测结果受影响以及疫情防控方法探讨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应用过程中阳性检出率大约为30%~50%,在检测时应用于检测的样本不合格或者样品收集过早过晚,都有可能导致检出结果受到影响,所以在进行样本采集时,一般情况下建议选择多个部位的样本进行混合检查或者同时检查,尤其是在进行样本采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处理。相关研究人员针对鼻拭子、咽拭子以及痰液等样本的检测准确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具有最高的诊断阳性率,其次则为痰液标本,鼻咽拭子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所以在目前我国进行检查时,所选择的检测方式为鼻咽拭子检测方案。这一检测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病原菌的检测,并且还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原感染菌特征,以确保患者的诊断准确度,降低外界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依据,目前临床上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主要采用上呼吸道鼻咽拭子作为核酸检测样本,而其他生物样本在临床上的诊断准确度较少。在研究结果中,痰液样本诊断阳性率最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分泌物进入消化道所导致的,但也并不排除消化道粘膜屏障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阳性率增加的情况。在患者假阴性出院以及出院后患者的复阳性风险较高,故而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时,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作出相应的诊断方式选择必要时可以采用消化道检测联合痰液检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所应用的诊断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效率,故而医务人员应当选择一种最有效率的检验方案,以保障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总结

新冠疫情在发生后对病毒进行检验,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而新型冠状病毒的检验方式较多并且其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应当提高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并尽量选择全自动流水式的快速检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现代化的检验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方便普通民众在社区卫生服务内进行筛查,这样能够有助于提高新冠病毒的检验准确度,使检测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彩玉,陈梦媛,张师音,葛胜祥.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原因分析及控制要点[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9(03):310-316.

[2]王露瑩,陈品儒,郑国湾,漆楠,杨科.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03):411-416.

[3]王达,董梁,卿松,闫中强.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思维误区[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08):1167-1170.

[4]王旭东,施健,丁伟峰,鞠少卿,赵建华. 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研究状况与应用探讨[J]. 临床检验杂志,2020,38(02):81-84.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