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 冯诗婧 阎守政
(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近年来,大连市颗粒物污染治理效果显著,但臭氧污染逐步显现出来。据统计[1],2015—2017 年臭氧污染峰值逐年增大,重污染日从无到有,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 年6—9 月,大连市污染日共17 d,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目前,臭氧已成为大连市夏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020 年6 月17—20 日,大连市区共出现2 次臭氧轻度污染、1 次臭氧中度污染过程,17 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17(轻度污染),19 日AQI 为125(轻度污染),20 日AQI 为166(中度污染)。本次污染过程反应了大连市臭氧污染的典型特征,即空气质量从良升到轻度污染,在降至良后,再次上升到轻度污染,直至中度污染后,最后逐步恢复到良。
2020 年6 月17 日、19 日、20 日,大连市区臭氧浓度变化如图1 所示。17 日12:00—18:00,连续7 h市区臭氧浓度高于160 μg/m3(二级标准),19 日13:00—19:00,连续7 h 市区臭氧浓度高于160 μg/m3(二级标准),20 日9:00—22:00,连续14 h 市区臭氧浓度高于160 μg/m3(二级标准),并且13:00—20:00,连续8 h 市区臭氧浓度高于215 μg/m3(中度污染限值)。
图1 2020 年6 月17 日、19 日、20 日大连市区臭氧浓度变化情况
根据文献分析[2-7],臭氧污染与本地扩散条件、温度、风向风速等参数紧密相关。扩散条件取决于高空500 hPa 等压线分布情况。
中央气象台网站的2020 年6 月17 日8:00 和20:00 500 hPa 等压线分布图显示,有弱脊从内蒙古东部偏移至韩国,大连处于弱脊过境状态,不利于污染扩散。19 日和20 日的8:00,20:00 500 hPa 等压线在辽宁至山东分布极为稀疏,大连处于均压场控制,扩散条件一般。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臭氧生成。2020年6 月17 日、19 日、20 日大连市气温如图2 所示。
图2 2020 年6 月17 日、19 日、20 日大连市气温变化情况
6 月17 日大连地面温度超过27.0 ℃的时段为9:00—16:00,共计8 h,低于25.0 ℃的时段为19:00—24:00,共计6 h。
6 月19 日大连地面温度超过27.0 ℃的时段为9:00—11:00 和15:00—18:00,共计7 h。12:00—14:00 的相对低温时段,可能是由于12:00 的东南风向带来的海风降温造成的。低于25.0 ℃的时段为21:00—24:00,共计4 h。
6 月20 日大连地面温度超过27.0 ℃的时段为12:00—16:00,共计5 h,且最高温度低于19 日。低于25.0 ℃的时段为18:00—24:00,共计7 h。
除了本地生成之外,外部输入的臭氧及其前体物对大连市的臭氧污染影响也很大,因此应关注大连市周边区域的臭氧污染情况。
6 月17 日辽宁省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山东省以良-轻度污染为主,京津冀以良为主。
6 月19 日辽宁省空气质量以良-轻度污染为主,山东省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北部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南部以良-轻度污染为主。
6 月20 日辽宁省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山东省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北部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南部以轻度污染为主。
2020 年6 月17 日、19 日、20 日大连市地面风向风速见图3。
图3 2020 年6 月17 日、19 日、20 日大连市地面风向风速
6 月17 日大连地面风向以南风和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小。结合周边地区的污染情况,大连地区上风向污染较轻,外来污染传输造成的影响较小。
6 月19 日大连地面风向11:00 之前为北风,12:00 为东南风,风速较大,13:00—15:00 以及21:00—23:00 为西南风向。大连北风的上风向污染较轻,南风的上风向污染较重。19 日大连地面南风时段较少,因此外来污染传输造成的影响较小。
20 日大连地面风向均为西南风和南风,风速较小,西南风和南风的上风向污染较重,当日形成了外来污染的持续传入,对本地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为佐证外来污染传输影响,选取大连市星海三站空气自动站为坐标点,计算500,1 000,1 500 m 不同高度层14:00 气团的后向轨迹线。
6 月19 日3 个高度层的后向轨迹线均为正北方向,气团来源均一致,分别来自于6 月18 日20:00的辽宁省北部、6 月19 日2:00 的渤海湾北部以及6月19 日6:00 的渤海湾东部。6 月19 日11:00 之前大连市风向为北风,因此当日14:00 的气团为大连市以北区域传输而来,与后向轨迹线一致。由于18—19 日辽宁省污染较轻,因此19 日的传输污染较小。
6 月20 日3 个高度层的后向轨迹先为西偏南方向,气团来源略有不同。在500 m 高度层的气团分别来自于6 月19 日14:00 和20:00 时的山东西北部、6 月20 日2:00 的渤海湾西部以及6 月20 日8:00 的渤海湾东部。在1 000 m 高度层的气团分别来自于6 月19 日14:00 和20:00 的渤海湾西部、6 月20 日2:00 的渤海湾中部以及6 月20 日8:00的渤海湾东部。在1 500 m 高度层的气团分别来自于6 月19 日14:00 和20:00 的渤海湾中部、6 月20日2:00 和8:00 的渤海湾东部。6 月20 日大连市为持续的南风和西南风,因此当日14:00 气团为京津冀南部和山东西部传输而来,与后向轨迹线一致。由于6 月19—20 日京津冀和山东污染较重,因此6 月20 日的传输污染较大。
在大连市本次典型污染过程中,6 月17 日污染主要是因为本地温度较高,且高空扩散条件不利,地面风速较小,导致轻度污染。6 月19 日污染主要是因为地面温度高,高空扩散条件不利,地面上风向有污染传输,导致轻度污染。6 月20 日污染原因除了地面温度高、高空扩散条件一般外,主要原因在于外地污染持续输入,导致中度污染。
根据上述分析,大连市夏季臭氧污染主要取决于扩散条件、温度、上游污染传输等因素。如果本地扩散条件不利,且温度较高,则可能造成臭氧轻度污染,若同时叠加了上游污染的持续传输,且传输污染较重,则污染程度可能上升为中度甚至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