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文
我小时候看到的卖梨膏糖,其实是苏州的一种曲艺形式,苏州人称之为“小热昏”。印象里有一个中年男子,长得精瘦,家住在石路附近。白天在家“以祖传秘方,用科学方法”熬制梨膏糖。将胶状糖汁倒入木模中,形成一块薄片,就像现在超市里的可可巧克力的样子,便于分掰。
他的表演先是找个空旷的地方支起一只木箱,向附近人家借来两只凳子(归还时送两块梨膏糖作为租金)。然后头戴一个像蚌壳棉鞋帮面的帽子,帽后拖挂着一段像茄子般的尾巴,左手持一只小铜锣,右手一条小木棍边走边敲,在几条街巷兜一个圈子,招揽听众,于是众人循声尾随。搭档是他的老婆,夫妻两人都会模仿各地方言,说学逗唱,做出种种怪样,集上海滑稽、北方相声、东北二人转为一体。他们能学各种动物昆虫鸣叫,学各行业生意人的叫卖。我记得有个经典的段子——“哭妙根笃爷”,那是描述一个寡妇追念亡夫的唱段,众人听后哄笑,弄得像丧事喜办。
说唱一段时间后,就像现在放电视剧一样,要“稍等片刻,马上回来”,于是就开始了他的正事——卖梨膏糖。他妙语连珠,说自己的梨膏糖除了能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润肺清喉、生津止渴,还能包治百病,从瘌痢头到烂脚丫,样样能治。不仅如此,“吃了我的梨膏糖”还有其他“副作用”,譬如女儿嫁富郎,儿子开银行等等。
有人想解馋,有人正好在咳嗽,也有人想备用,在急于继续听唱的观众催促怂恿下,就会掏钱买个两块、三块。唱和卖要有几个轮回。当然,观众可以点戏,不过要“先卖脱三块梨膏糖”再说。
有一次,不知是凳子不牢,还是表演时动作幅度太大,他竟然从凳子上摔了下来。众人大笑,他地上爬起来,拍拍屁股说:“弗碍,弗碍,等歇吃块梨膏糖就弗痛哉!”
脚炉是一种取暖器具,现在很少有人使用了,周末文庙的地摊上还能看到,不过摊主把它当作古董文物来卖了。过去苏州人说的“敲脚炉盖”,现在的年轻人怕是更少听说了。
我小时候曾经看到过两次。
一人手拿着脚炉盖,用一根木条频频敲击,当当作响,走街串巷。这不是在演奏乐器,而是在发布寻人启事,在寻找走失的小孩。那时幼儿园、托儿所很少,大多数小孩是“散养”的。由于玩耍过度远离居所,而苏州街巷纵横交错,因此不知归途。那时广播没有普及,也没有110 警务系统,民间寻找走失的小孩,常用这种走街串巷敲击脚炉盖的方式。
听到敲脚炉盖的声音,小孩会闻声而至,有路人看到了也会指点:“刚才看见有个小孩在电线杆那边哭,快点去看看阿是那个?”
随着语境的慢慢变化,“敲脚炉盖”的涵义不再局限于寻人,而是指努力寻找,有点“踏破铁鞋”的意思。比如说,某人找到了失联多年的好友,会惊喜地说:“噢哟,敲穿脚炉盖总算寻着倷哉!”因为我退休工资少而又不做家务,我老婆就经常说:“我是敲穿脚炉盖寻着倷该种人!”
⊙ 《三百六十行图集》补碗
补碗又称作钉碗,这是一种老手艺,早就歇业下岗了。
补碗的过程很简单但又很细致。先把碎碗拼拢,再用细绳或布条把它扎紧。拿一把木扶钻,钻头上嵌着一粒很小的金刚石,上下按压手柄牵动钻头,在拼缝的两侧各钻出一个小坑,嵌入一只铜质的骑马钉,有点像订书机的钉子,然后用小铁锤敲紧。也有工匠把碗体钻透,嵌入长脚铜钉,敲钉转脚,涂一些腻子,使之与碗体紧密吻合,滴水不漏。
钉碗费用是按所使用铜钉的数量来计算的,只要不是“粉碎性骨折”,还是比买一只新碗便宜一点。如果只是有条裂纹,相当于“骨裂”,为了防止它延伸,也可以钉上一只铜钉以作保护。钉碗的工艺真有点像骨科医生的手术。
一个星期天,我到石路去玩,走到元大昌附近,看到有人在推销一种新式的补碗胶料。此人我认识,曾经在附近一所小学做过短期的代课教师。此刻他正在做演示,拿一根像铅笔芯粗细的胶棒,在蜡烛火上烧熔涂在碎碗片的边缘,然后迅速对准合拢,紧握片刻,碎碗便浑然成一体了。
他毕竟做过教书先生,身后用两根竹竿支起一条横幅广告,上面的字不但书写工整,而且内容生动——“补碗不用钉,赛过水门汀”。